【摘要】作為重要的音樂表現形式,合唱團漸漸成熟完善,年齡層次漸漸向各階層擴展。作為音樂課堂的重要延伸,童聲合唱團的感染力與震撼力非常強,教師以童聲合唱團為基礎,強化幼兒對音樂知識的認知,不斷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本文結合童聲合唱團實際情況,提出童聲合唱團曲目選擇與創作藝術的對策,為推動童聲合唱團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童聲合唱團;曲目選擇;創作藝術;合唱作品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2-159-03
【本文著錄格式】陳鶴.童聲合唱團的曲目選擇與創作藝術[J].中國民族博覽,2021,01(02):159-161.
前言
幼兒階段屬于打基礎關鍵時期,幼兒階段的教育與引導對幼兒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有效音樂教育形式,合唱團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音樂認知、音樂素養以及音樂態度。教師需要重視音樂知識的引導,培養幼兒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與音樂綜合素養,創新童聲合唱團音樂表現形式,注重對幼兒的音樂教育,有效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與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教學中需要重視合唱訓練,做好童聲合唱團的曲目選擇和創作。
一、合唱概述
(一)合唱的產生
合唱指兩組及兩組以上的人構成的不同聲部并且共同演唱一首歌曲,屬于多聲部、集體性演唱形式。合唱以二聲部合唱、三聲部合唱與四聲部合唱為主,合唱屬于集體演唱藝術,不僅有利于直接抒發情感,還有利于激發聽眾共鳴。同獨唱不同,合唱團人數較多并且聲部之間很難實現樂曲處理上的和諧統一。合唱的音域范圍比較廣,強弱對比較為明顯,表現力比較強,音色也呈現多元化,這就使得合唱難度較大。
(二)合唱分類
根據發聲群體不同,合唱大致分為男聲合唱、女聲合唱、混聲合唱等。無論何種合唱,都是經歷變聲期后,特別是混聲合唱,是經歷變聲期后男女聲部混唱,常態下,混聲合唱分為男女高聲部、男女中低聲部。此外,混聲合唱還包含同聲合唱,也就是在各聲部細化為若干個聲部,諸如,女高一、女高二聲部。童聲合唱則是未經歷變聲期的童聲。伴奏形式上,有無伴奏與有伴奏兩種。
(三)童聲合唱
印象中,童聲合唱無論是聲音上還是發出聲音的主體,都無可挑剔。童聲合唱促使人們能夠自然忘卻個人社會屬性,盡情享受天籟之音。在音色上,孩子們的聲音仿佛具有直入云霄、深入人心的力量,孩子的聲音最為自然,未經過修飾,是最純真、最天然、最善良的聲音。
二、童聲合唱團的組建
(一)組建思路
童聲合唱團的組建關鍵在于合唱團規模與合唱團團隊架構。一般來說,合唱團規模越大,合唱團覆蓋范圍越大,合唱團影響力隨之提升,但合唱團人數多致使合唱團組織管理難度增大,同時團員素質很難保證,致使合唱水平很難提升,最終合唱團演出整體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規模和效果間矛盾和制約,為了尋求平衡,確保合唱團規模的合理性、科學性,目前每個合唱團規??刂圃?0人左右。若是合唱團人數過少,那么很難均衡各個聲部;若是合唱人數過多,那么團員選拔難度與合唱團組織管理難度都會增加。以A幼兒園童聲合唱團為例,目前A幼兒園所有幼兒都參加童聲合唱團,數量達到100多人,在組建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由于對陣勢方面的盲目追求而忽視了合唱團的整體素質,避免將一些基礎不夠扎實、音準存在問題、樂感不強的學生納入到團隊內,否則直接影響團隊成員與團隊整體的發揮。
明確合唱團規模后,需要進行團員的分配與合唱團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每個團員特質,保證每個團員都有足夠的成長空間,而合唱團內人員架構直接影響合唱團的風格與質量。經過不斷摸索,童聲合唱團采取明確分工、多層級組團思路,有效發揮團員優勢,實現各個聲部的平衡,做好后備組、學生家長科普,提升童聲合唱團教學、訓練以及演出的有序性、高效性。合唱團分工明確,團長承擔合唱團的管理工作,副團長承擔日常事務,諸如,團內人事變動、資金報賬、日常訓練以及演出服等后勤工作。藝術總監承擔合唱團藝術指導與指揮,是合唱團靈魂。合唱委員會則決定是否開展合唱團活動,藝術總監則是根據合唱團實際情況確定合唱的曲目、形式以及訓練安排,確保合唱團正常運營。童聲合唱團團員年齡都比較小,因此,合唱團還專門設置家委會,定期開展對學生家長的聲樂知識普及工作,定期與家長溝通,通過家長配合監督掌握團員學習情況,有效提升合唱團演唱水平。在劃分聲部上,需要嚴格遵循金字塔分布原則,諸如,低聲部聲音更有氣勢、更沉穩飽滿,因此,童聲合唱團的低聲部團員人數比較多。中聲部屬于過渡聲部,人員分配適中。高聲部聲音更明亮、更清脆,因此團員數量相對較少,聲音較小。在團員分配過程中,根據團員實際發聲情況進行聲部分配,同時還需要考慮不同聲部間平衡性,根據作品要求優化聲部力量配置。
(二)童聲合唱團組建意義
1.有利于提升幼兒的音樂綜合能力
幼兒年齡較小,可塑性相對較強,教師在組建與訓練童聲合唱團時需要提升訓練有效性,
為幼兒傳授更系統、更全面的音樂知識技能,通過訓練發現幼兒存在的不足,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與提升方案,培養幼兒良好的歌唱技巧與歌唱習慣,提升幼兒音樂知識儲備,培養幼兒的音樂核心素養。
2.有利于培養幼兒交流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童聲合唱團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同幼兒的溝通,促使幼兒明確個人在合唱團內的位置,同時鼓勵幼兒與同伴積極溝通,優化演唱質量,無形間提高幼兒交流能力與交往能力。童聲合唱團在訓練及演唱過程中,教師需要調動幼兒與同伴配合,積極探討演唱方式,達成統一意見,循序漸進培養幼兒團隊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
3.有利于提升幼兒綜合素質
童聲合唱團的音樂感染力、音樂震撼力都比較強,給予幼兒更積極的音樂熏陶,促使幼兒能夠更深刻體悟音樂,凈化幼兒心靈,達成積極向上人生態度,促使幼兒能夠熱愛生活,全面提升幼兒綜合素養。組建童聲合唱團對提升幼兒各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師需要提高認識,明確幼兒合唱團的定位,積極探討童聲合唱團組建策略,提升音樂教育接受度。
三、我國童聲合唱團發展現狀
(一)地域間發展差距大
地理位置與經濟發展影響致使中國在發達地區、貧困地區教育水平上呈現出嚴重的不平衡,并且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一線城市學校大都設置童聲合唱團,很多優秀合唱團甚至與世界接軌。經濟欠發達地區,童聲合唱團較為普通,合唱訓練教育不足。在貧困地區甚至無法順利開展音樂課,這就使得中國合唱團呈現嚴重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國家愈發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中國很多地區學校都開始組建童聲合唱團,特別是素質教育理念推行,音樂課程成為幼兒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童聲合唱團起點低、起步晚,發展較為緩慢,因此差距比較大。
(二)童聲合唱團并未受到重視
由于教育體制與價值理念影響,社會、學校、家長等對幼兒培養側重點不同,實際上,更注重文化課程、語言課程培養,對于培養幼兒藝術素養方面的關注度并不高。在音樂教育中,很多家長更傾向于學習樂器,認為合唱教育無法突出個人。幼兒園培養中,為了能夠提升知名度,也更加側重文化課程,對音樂教育的重視不足。
(三)缺乏童聲合唱作品
由于中國音樂教育發展較為緩慢,音樂教育并不受重視,這就使得中國嚴重缺乏優秀的音樂教育家,再加上專業性音樂合唱教育人才、指揮人才培養難度比較大,這就使得優秀童聲合唱作品非常匱乏,目前童聲合唱作品仍然選擇經典曲目或者是移植國外,無法滿足童聲合唱團的發展需求。
四、童聲合唱團的曲目選擇與創作藝術
(一)內容與形式相統一
1.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從近些年來看,一些合唱團出于比賽需求或者是表演震撼力,往往選擇排練一些難度較大的成人混聲作品,諸如,《祖國頌》《長征組歌》等等,雖然成人混聲合唱作品具有很積極的意義,但演唱效果卻大打折扣,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造成團員嗓子上的負擔。若是幼兒長期演唱成年人作品,遠離幼兒生活情趣,幼兒會漸漸喪失合唱的信心與興趣,因此,在選擇合唱曲目時,需要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2.揚長避短、量體裁衣
縱觀古今中外,合唱作品浩如煙海,若是沒有合格的領唱,那么無法排出合格的合唱曲;若是合唱團協調感不強、音準不佳,那么就不要排練無伴奏合唱。若是合唱團缺乏轉調意識與離調意識,缺乏對西方音樂的感受,那么就無法排練有一定難度的作品。因此,曲目選擇過程中,需要結合合唱團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提升幼兒合唱水平。
3.緊扣主題思想
在選擇合唱曲目前,需要明確合唱團的規模以及演出主題,需要根據不同場合、不同主題選擇合唱內容。以慶六一兒童節為例,若是選擇《小白菜》為合唱曲目,無論是在演出情緒、演出內容還是演唱風格,都增加了晚會的不和諧因素。
(二)作品風格和色彩相統一
最初,色彩來自美術,在合唱中,顏色主要展現在音響效果方面,屬于音響色彩。音響色彩并不只是一般意義的顏色,更是合唱音樂內音響組合手段。以音的橫向組合關系來看,主要體現在調式色彩,音的縱向組合則體現在和聲色彩,不同聲部、不同因素組合彰顯音色變化。合唱色彩需要結合合唱作品內容所要表達的情緒,通過情緒增減形成色調起伏。風格為藝術生存提供更大的空間,以《月光》為例,貝多芬和德彪西則表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格。在合唱中,音樂基本情緒則決定合唱作品基本格調,合唱音樂風格體系則決定同種格調類型的不同。風格,實際上,屬于基本情緒內容的形式化、具體化,豐富形式手段,同時賦予具體的情緒內容。在可能條件下,合唱團內各個聲部都需要有意識開展風格、色彩相靠近的訓練,諸如,在排練《山童》過程中,選擇西南特色音調,整首歌曲的色調非常的活潑,作曲家在其中加入很多變音、滑音和倚音等,構成特色風格,融入夸張化、民族化、生活化以及口語化內容,真實展現作曲家創作意圖。合唱作品民族性、地域性直接影響合唱作品,那么需要根據合唱作品風格選擇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例如,在合唱曲《街頭少年》排練過程中,若是在風格處理與色彩處理上,選擇與《山童》相同的色調,那么整個合唱曲就顯得不倫不類。若是合唱團已經適應“中國化”合唱作品,那么很難演唱外國合唱作品,因此,在選擇曲目過程中,堅持民族音樂和創作音樂并舉,多層次、廣泛性接觸合唱曲目,充實合唱曲的數量。
(三)契合幼兒語言特點和心理特點
在曲目選擇與創作過程中,觀念轉變至關重要?,F代信息技術發展,孩子們的接觸面積逐漸拓寬,也更加早熟,體悟也更敏銳。兒童歌曲創作深刻把握兒童審美趣味與兒童視角,注重對前瞻性、真誠性精神生活的追求,豐富幼兒高尚心靈,激發幼兒對大自然、對人類的熱愛,通過學習和研究經典,促使幼兒能夠流露出最自然、最本真的思想,激發創作熱情與精神動力。歌曲創作過程中,需要熟悉幼兒生活,旨在于體現新歷史時期幼兒的特點。童聲合唱歌曲創作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語言方面的問題,諸如,語言與詞匯是否新穎,是否有理有情,是否具備作品感染力。童聲合唱作品創作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創作框架,創設新視角,注重各類體裁開掘,創作一些普及難度更低的歌曲,控制好難度與音域,提升作品的傳唱度。
(四)考慮指揮的作品駕馭能力
作為合唱團的靈魂,指揮不只是合唱團的領導者與組織者,還是合唱團的指導者,指揮對合唱團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優秀的指揮需要具備作品駕馭能力,因此在選擇合唱曲目時需要重點考慮其是否能夠駕馭。一名合格的指揮不僅需要具備嫻熟的指揮能力與指揮技巧,還需要具備準確的速度感、節奏感以及敏銳的聽覺。此外,合唱作品處理能力、音樂想象力、鑒賞力,以及排練合唱能力至關重要。若是合唱團沒有稱職的指揮,那么選擇排練難度較大作品,很難獲得預期的效果。合唱藝術屬于立體化聲樂交響藝術,不僅影響各聲部音響均衡、音響平衡和音響協調,同時還需要強調多層次音質、音色與力度變化,明亮豐富的共鳴、清晰咬字與良好音準至關重要,優化合唱效果。
五、結語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合唱藝術迅速發展并且成功組建出高素質、可持續發展的童聲合唱團,但童聲合唱團的曲目選擇與創作并不簡單,不僅需要明確合唱團定位、團隊架構以及規模,還需要重視團員選拔。合唱團在宣傳運營過程中,需要明確曲目選擇與創作的重要性,逐步實現樂團管理運營機制的規范化,推動童聲合唱事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雅楠.“閃亮童星”少兒合唱團成長報告及對童聲合唱團發展的啟示[J].中華少年,2019(21).
[2]陳楠.合唱教育欠發達地區童聲合唱團組建狀況探析——以潮州愛樂童聲合唱團為例[J].北方音樂,2019,39(6).
[3]樊迪.談童聲合唱團的建設[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9(12).
[4]馮繼玉.淺談零基礎童聲合唱團之訓練[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3).
[5]顏瑩.童聲合唱常見問題分析與解決路徑[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9(4).
[6]張月.童聲合唱團的組建和訓練探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9(6).
[7]文偉.淺論童聲合唱中發聲訓練的重要性及練習方法[J].明日風尚,2019(16).
[8]李平平.小學童聲合唱指揮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
[9]吳國斌.小學童聲合唱團訓練的研究[J].收藏界:名師探索,2018(8):135-136.
[10]呂蘇.童聲合唱團組建及訓練要素探析[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13).
作者簡介:陳鶴(1989-),男,漢族,福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