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高校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當前我國高校治理過程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其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這一部分不僅是高校發展應該所重視的內容,更是我國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能夠保證高校具有合理的發展方式,能夠不斷完善政策,實現高校各項治理目標。縱觀我國高校目前的發展情況,許多高校在審計質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審計獨立性不夠,審計人力資源統籌不合理,審計過程中的管理制度不嚴格等,這些問題看似無法影響到審計質量控制工作,但是實則不然。針對新時代高校的發展情況,對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進行研究,以期國家以及高校能夠對這一問題予以重視,促進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G647.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34-0097-03
審計質量這一工作目前是我國高校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不僅是高校治理水平的體現,更是高校辦學方式以及可持續發展水平的綜合體現。嚴格的審計質量控制有利于高校的良性發展,有利于高校的現代化發展,也有利于我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本文對我國當前形勢下,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工作形式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一、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性
(一)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內在意義
審計質量控制,顧名思義,就是在審計工作過程中,對相關工作進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不僅是對審計工作質量的總體控制,更是對審計業務工作的分別控制,從多方面提高工作質量。審計質量控制工作對于審計風險的降低是十分有效的,降低風險就會相應提高工作質量,從而促進高校的正常運轉。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曾出臺具體的相關條例——《第2306號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這一條例中所提及的內部質量控制,實則是根據實際情況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要求和標準。要求工作內容嚴格地按照所規定的程序和方法來執行,并且對這一部分的內容再進行細分,可以分為內部審計機構質量控制和項目質量控制兩個方面。根據這一規定不難發現,條例中明確提出對高校內部進行的審計質量控制其實就是為了能夠保證高校的審計質量過關,根據國家所制定的章程而進行設計的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以及審計準則。目前高校的審計質量控制主要就是對項目質量以及機構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這兩種控制方式看似不同,實則對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以及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都是一種保證,并且還要根據專業團隊,進行審計計劃的設計,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工作流程,對審計資源也要合理分配,在工作的過程中執行審計復核制度,并依照制度規定對高校內部的工作進行適度的監督審計。
(二)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相關重點內容
中央審計委員會在2018年5月進行的第一次會議中明確指出,黨和國家的監督體系中審計屬于重要的內容。我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也基本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并且著重強調了這一目標,在第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又加以嚴格化,再次確認了這一內容。高校是我國培養知識分子的搖籃,是我國基礎智力的保障,是我教育發展的重要輸出地點,高校如果想走穩定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那么必然的選擇就是要建立良好健全的監督體系。而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不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國家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要覆蓋面更廣,貫徹落實國家各項相關政策,不僅要保證公共權力的規范性,還要保證體系內部的完整性,建立健全風險管理辦法,提高高校績效。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對傳統基礎上的工程審計工作要進行拓展,不能夠完全沿襲舊制度;第二,高校所推行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要符合國家同責同審的要求,推動審計工作的全面發展,并且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多方法來確保審計工作的評價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第三,審計工作中財務收支的相關內容要逐漸地過渡到內部管理中,與我國的審計大方向相符合;第四,要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及時解決,結合當前信息化進程的發展,在培養合理的審計思維的同時,樹立審計意識,對工作中的內容要具備研究性的思維,對工作中存在的可能風險要及時預估并處理。
二、新時代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內部審計獨立性不強
我國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審計部門或者審計機構的權威性有待加強,審計部門的負責人與其他部門的領導者的層級關系屬于持平,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無法行使權力。高校的大部分領導會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對審計工作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此舉不僅不利于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甚至還會對工作的質量產生不小的影響,進而影響高校的發展。審計工作人員的職稱評審和升職等都受到許多方面的限制,高校中審計的評審員通常涉及會計領域。很多高校的審計工作評審都要經過二級單位將年終的審計內容加入績效以及職稱的評選過程中。此類情況存在較為普遍,導致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無法按照規章制度正常進行,缺乏獨立性。
(二)高校內部審計人力資源統籌欠佳
我國教育部以及相關審計工作單位對高校內部的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要求其工作內容實施全面覆蓋,這樣就要求審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要做到抓住重點,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工作不能浮于表面,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距離這一目標依然存在差距。主要原因包括三點:第一,審計人力資源不足,人員的限制導致許多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高校的審計工作與審計人員無法匹配,導致工作積壓嚴重。第二,審計人員專業度不夠,我國高校的許多審計人員不是專業出身,都屬于復合型人才,因此在知識面上就無法達到全面,對于財務審計、工程審計等知識不了解,信息技術也掌握得不熟練,無法將其與審計工作聯合起來,這樣直接影響到了審計工作的效率。第三,審計部門的制度不明確,當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無法達到審計工作的要求時,規章制度的解決辦法通常是選擇委托審計,而不是從工作人員的內部發掘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規章制度也是不完善的。
(三)高校內部審計管理機制欠缺
審計工作的全過程都需要依照嚴格的規范制度進行,其中包括審計計劃制訂、審計工作實施以及審計報告的制定等,審計制度的不規范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質量。目前,高校中審計管理的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審計計劃的管理被動,大部分高校在推進審計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搞清審計對象底數,導致制訂的長期計劃無法實施或者是方向錯誤。而且許多高校在年度審計計劃上沒有合理的長期規劃,這對于工作的細化以及長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導致審計項目冗雜、性質復雜、業務范圍不清晰等。第二,審計過程中沒有實施標準化管理,許多高校在對各類審計項目的實施中未做到標準化管理,并且工作前期的調研不充分,導致實際工作中無法抓住重點,在工作中缺乏針對性內容,導致操作結果與實際結果不符。審計工作人員原本的專修方向可能有區別,并且有不同的實踐工作,因此對同一工作的理解能力以及所得出的判斷結果也是不同的,這樣的區別性對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十分不利。第三,審計工作底稿、報告的復核制度不完善。復核是審計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這一內容不僅對工作有二次確認的效果,也對審計工作人員是一種監督和約束作用,是審計工作降低風險、提高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許多高校對于審計工作的復核并不重視,大部分復核工作也只是一級復核,這樣的復核方式降低了審計工作的準確性進而影響后續工作的質量。審計報告在提交之前是需要經過修改復核的,但是許多高校卻沒有復核痕跡,也就證明沒有進行嚴格的復核工作,導致審計工作的風險性提高。
三、加強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方法
(一)增強高校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增強審計的獨立性就是要增強其可行性,學校內部的其他工作人員要對審計工作予以配合,要嚴格尊重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并且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支持,這樣才能夠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高校要賦予審計委員會應有的工作權限,同時對于工作人員的職稱評定、薪資評定等要做出相關的規定,并且對這類事務要直接負責,保證對審計人員福利待遇方面的絕對公平,避免出現審計人員因為這一類事務而焦慮以保證高校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高校內部審計人力資源統籌
審計署辦公廳對于我國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也下發了相關的章程以及各類意見通知,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統籌管理,要提高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對社會中介機構的審計人員要有效利用發揮其效果,最好健全審計專家庫,能夠在高校審計工作中需要的時候,提供專業知識的支持和引導。人力資源統籌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審計工作人員的待遇問題,高校應該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編制,針對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設置不同的職務條款,合理配備審計、財務、管理、工程、信息技術等專業的技術人員。根據審計行業內的標準要求,規定審計工作人員都要遵從客觀原則,履行其職務責任。高校應為審計工作人員設立特定的業務培訓課程、考核課程以及繼續教育課程。還可以實行審計工作人員的輪崗制度,這樣能夠給工作人員更多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當前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審計工作人員要對基本的信息技術做到熟練操作,將信息化技術投入到審計工作當中,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同時,將引進審計人才工作納入議事日程,例如聘請審計專家做顧問,或指導相關工作,解決審計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三)加強高校內部審計管理的規范
高校應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制定適合本校的審計制度,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審計工作。例如,審計取證時可采取一些視聽手段和工具,但必須嚴格遵守審計制度。具體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內容中遇到的難題,可以與專家共同討論解決。同時,審計工作人員要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定期的工作記錄,記錄的方式可以采用日記或周記的方式,具體的記錄方式可以根據不同高校的情況進行調整。這樣的記錄方式可以保證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夠通過記錄的問題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盡快解決。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也要不斷更新,傳統的審計質量控制已經跟不上當今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腳步。對于高校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同時要注重審計人才的合理分配以及公平待遇問題。審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問題也要及時規避,合理健全的規章制度是防范風險的最直接手段,而且能夠保證審計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保證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水平,不僅能夠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更能夠實現我國建設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的教育目標,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興.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提升路徑探討[J].財經界,2021,(3):156-157.
[2]? 夏青.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關鍵點的確定及實施研究:基于QFD工具應用視角[J].金融縱橫,2018,(11):60-67.
[3]? 鄧彥,駱卓為,鐘明秀.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研究[J].商業會計,2020,(7):48-50.
[4]? 游雪琴.新背景下提升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的舉措[J].中國內部審計,2020,(12):49-52.
[5]? 蘆麗麗,陳全奎,于應來,等.我國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審計,2020,(11):166-167.
Research on Internal Audit Quality Control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KONG Wen
(Qufu Normal University,Audit Office,Qufu 273165,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the management mode of universities is also constantly changing.At present,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governance process of universities is its internal audit quality control,which is not only the content paid importance to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national supervision system.Reasonable internal audit quality contro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nsure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 reasonable development mode,can constantly improve policies,and realize various governance go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ooking a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udit quality control are insufficient audit independence,unreasonable audit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and not strict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audit process.These problems seem to not affect the audit quality control work,but they are not.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internal audit is studied,hoping that the state and universities can pay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audit qua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the new era;university internal audit;quality control
[責任編輯 馬 學]
收稿日期:2021-03-12
作者簡介:孔穩(1990-),女,山東曲阜人,審計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審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