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家軍來到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參觀“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圖文展,聽取人大數字化改革工作的介紹。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黎明、熊建平、姒健敏、李衛寧、李學忠、趙光君、史濟錫和秘書長魯俊陪同參觀。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研究室主任張國強作講解。
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簡稱“票決制”),是政府在廣泛征求人民群眾意見建議基礎上,提出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經同級人大代表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以投票表決方式選擇決定正式項目,交由政府組織實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監督的制度。
2008年,“票決制”在寧海縣力洋、大佳何兩個鎮率先探索試行,2012年起在寧海縣本級實施,省內不少地方開始借鑒探索。2017年,省委、省人大常委會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出臺文件、召開會議,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票決制工作。
目前,全省11個設區市、90個縣(市、區)和876個鄉鎮開展了票決制工作,全省486個街道也通過會商、合議等形式開展了票薦(票選)工作,實現了市、縣、鄉三級全覆蓋。據統計,2017年至2021年,浙江全省共票決(票薦、票選)民生實事項目4萬余件,一方“盆景”已變為全省“風景”,成為浙江人大工作的一張“金名片”。
票決制工作還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予以批示肯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先后兩次組織中央主流媒體來浙開展集中采訪報道。全國不少地方人大學習、借鑒和推廣了這一做法。
此次圖文展是省人大常委會及機關慶祝建黨100周年、深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活動。展覽以圖片、文字和視頻的形式,鮮明闡釋了我省票決制工作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意義,生動展示了票決制工作起源、探索、推廣、深化的發展過程,以及在為民辦實事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召開以來,省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省委決策部署,把數字化改革作為新時代人大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牽引,瞄準目標任務、明確方法路徑、積極探索創新,持續深化和拓展人大數字化改革實踐。
10個月來,省人大常委會對標省委“一年出成果、兩年大變樣、五年新飛躍”的要求,立足人大核心業務,梳理重大需求、多跨場景、重大改革“三張清單”,出臺《浙江省人大數字化改革行動方案》,構建“1+5+2+1”的人大數字化改革體系,形成了一批具有人大辨識度的應用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數字化改革即將迎來年度“期末考”。省人大常委會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數字化改革部署要求,對牢“一本賬”,突出“人大味”,加快“全貫通”,跑出“加速度”,推動全省人大數字化改革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