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君紅

2021年11月23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自條例5月1日施行以來,全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依法推進條例貫徹實施,健全監管體系,強化工作機制,嚴格執法監管,全域推進、全程覆蓋、全民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格局不斷深化。
率先成為全國生活垃圾“零增長”的省份
“截至9月30日,全省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為95%以上,城鄉生活垃圾增長率為-3.41%。我省率先成為全國生活垃圾‘零增長的省份,成效是明顯的。”
“截至9月30日,全省建成省級高標準分類示范小區2698個、示范片區158個、分揀中心222個、回收網點7600多個?!?/p>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130座,總處理能力9.43萬噸/日,實際處理約7.2萬噸/日,基本實現了縣縣‘全覆蓋,在全國率先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p>
……
報告展示了這樣幾組傲人的數據。而這只是我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推進條例貫徹實施取得成效的一個側面。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職責。省政府高度重視,建立了省生活垃圾治理領導小組并設立分類辦公室。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相關部門,對照條例有關規定,制定和完善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等,發布全國首部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省級標準,編制省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技術導則等10余個技術規范,印發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點及考核評估辦法,持續開展“五大”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全省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決勝兩年行動計劃的實施。
強化源頭管控,抓好垃圾減量。嚴格落實垃圾總量控制要求,依法制訂了生活垃圾處理收費、電商快遞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與回收情況報告等制度,完善生活垃圾總量控制機制,推廣“智能賬戶”“兩定四分”等行之有效的分類模式,全面提升分類質量和回收利用效率。各地通過開展塑料污染治理三年攻堅行動、電商快遞業專項整治、“光盤行動”以及黨政機關帶頭落實條例情況專項檢查等,制止塑料制品使用、賓館餐飲一次性消費品使用、快遞業過度包裝和餐飲業浪費等。同時,發揮再生資源、物業服務、快遞等相關行業協會行業自律的作用,鼓勵將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深入推進源頭減量工作。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垃圾處置能力。加快分類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全省基本建成了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體系。緊盯“零填埋”目標,大力開展處理設施建設兩年攻堅行動。加快中轉站改造提升,制定下發全省生活垃圾中轉站改造提升行動計劃,組織開展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
強化宣傳教育,營造條例實施良好氛圍。各地、各部門以生活垃圾分類“八進”活動為載體,加大條例的宣貫力度,營造良好學習貫徹條例的氛圍。今年7月至8月,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全省上下聯動開展了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執法檢查,并將我省關于調整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增值稅政策的建議上報全國人大。杭州、寧波等市和上虞等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將生活垃圾管理納入常委會監督重點工作議題,督促政府抓好條例貫徹落實,合力助推生活垃圾治理。
引領生活垃圾分類再上新臺階
執法檢查組發現,對照條例規定,我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還存在諸如思想認識有待提高、源頭管控仍需加強、分類處置各環節仍有短板和監管執法仍有困難等問題。為此,檢查組提出如下建議。
強化法治意識,持續抓好生活垃圾治理的責任落實。
省政府及有關部門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垃圾分類管理的有關決策部署,切實強化政治意識、法治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目標考核,加大工作舉措,努力打造全國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區。
省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省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導,以及城鎮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省農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省發展改革、工業信息化等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本行業生活垃圾監督管理工作,合力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對標“十四五”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和建設“無廢城市”的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對所屬的領域、區域、行業、單位依法嚴格監管,對短板、弱項和突出問題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切實做到依法履責、守土盡責。要加大條例的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營造全社會自覺貫徹條例的良好氛圍。
堅持問題導向,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實效。
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簡便易行的原則,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分類體系,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一是根據條例規定,完善生活垃圾管理的相關政策、制度。二是加強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能力建設。三是加大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全過程的投入。四是持續提升源頭治理精細化水平。
加強執法監督,促進法規制度落實落地。
開展常態化執法行動。緊盯“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五個環節,強化執法部門聯動,加大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投放點管理,針對非投放時間投放、地堆垃圾等問題,堅持教育與處罰結合,切實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
深化各項執法檢查專項行動。重點關注與分類工作密切相關的物業服務企業、餐飲店個體工商戶、賓館(酒店)等單位,加大對垃圾分類違法行為的教育勸導和行政處罰力度,堅決依法打擊非正規堆放垃圾、違規堆放建筑垃圾、非法處置有害垃圾等違法行為。
開展在線執法直播。對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典型案例進行媒體曝光,形成執法威懾,實現全社會普法知法守法。同時,著力推動垃圾治理數字化改革。加快全省垃圾分類信息監管平臺建設,確保今年底上線試運行,助推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加快建設“生活垃圾能力調度”“源頭減量”“焚燒廠監管”等應用場景,強化數字賦能提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