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媛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現有的課堂講授+簡單操作已經無法代表目前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本文結合《外貿跟單操作》課程的實際情況,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4]以及增擴學生信息的接受面與訓練面為目標,探索“線上+線下”教學模式[2]在國際貿易專業課中的應用。
《外貿跟單操作》是高等職業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及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3],主要研究將訂單變成產品的具體過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崗位方向課程。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解讀外貿訂單、處理外貿訂單、跟蹤訂單進程、完成外貿訂單的能力,以及與客戶、工廠(或生產部門)以及公司內部與外貿各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溝通協調的能力。它具體的學習內容包括供應商的選擇、樣品的制作、原材料的采購,生產進度的跟蹤,生產質量的檢驗以及大貨的包裝與運輸。
該課程可以開設在第二學期,適合有一定外貿基礎的學生,也可以開設在第三學期,適合大部分高職學生,建議48-64學時之間。《外貿跟單操作》原來的教學模式主要采用情景再現、專題討論與實訓操作相結合,以案例背景來引起學生興趣,進入相應角色,以小組討論來強化重點,以實際操作來解決難點上的理解。由于該課程涉及的教學內容較為繁瑣,不僅需要教師對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也需要學生較多時間的訓練和討論,而且由于班級人數增多,為了完成規定的內容,教師只能采取大范圍的討論和訓練,造成部分學生對很多訓練和討論的參與度不夠,學習的知識點掌握不夠牢固。同時,原來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期末知識點的測試為主,平時只能從小組作業角度體現,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課堂參與訓練的情況無法量化,也無法掌握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塊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考慮到《外貿跟單操作》原來教學模式的部分弊端,學校教學改革的需求以及新冠疫情的防控要求,該課程在2020年開始采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
《外貿跟單操作》在2019年底立項為校級慕課,隨即課題組立刻啟動課程資源的制作。在2019年底至2020年3月間,課題組克服各種困難,完成了教學視頻制作內容的篩選、教學視頻的制作、配套習題、相關測試以及討論主題的確定。
1.篩選和制作教學視頻。《外貿跟單操作》課程內容較多,包含實操與很多基礎的知識點,課題組通過篩選,將穩定不變的知識點作為首選內容,做成微課以及相關教學視頻,同時也配備一定的實操教學視頻。比如在項目一選擇生產企業中就涉及企業的章以及法定代表人的簽字,學生常常會出現混淆,這塊知識點就做成了微課——章與簽字,比如項目一中還穿插了教學視頻——選擇國內供應商的操作演示,這些相關的教學視頻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課程的要點。
2.線上教學活動的設置。線上教學活動包含簽到、討論、搶答、測試、作業等內容。其中討論的內容一般在每次課程前給出,討論的內容安排為與教學視頻相關的難點,或者是現實中的熱點問題,一般出現在難度不大的任務中;其中搶答一般安排為簡單知識點的回顧,基本是選擇題和判斷題的類型;其中測試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將任務的重點提取,設計填空、判斷、單選、多選以及連線等題型,這一塊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一般出現在每一個項目的總結以及單個難度較大的任務中;其中作業主要是對知識點的鞏固,設計中要涉及具體的任務操作。比如項目二中關于樣品工藝單的分析任務,作業中就可以安排學生解析一份簡單的樣品工藝單,并做成打樣單。
3.其他相關資料的補充。由于外貿的宏觀條件一直在變化中,并且涉及的產品種類非常繁雜,因此除了前期的線上教學視頻與教學活動外,教師要按照外貿環境以及外貿產品的類別對相關內容進行適時的補充,此塊內容可作為學生的課后拓展內容。
課程對象為有一定外貿基礎,學生人數56人左右的教學班,安排為48學時,每周3節課,共16周。每一周課前教師會發布一周的學習任務單。學習任務單包含學生需要自主安排的教學視頻學習內容,課程討論內容,章節測試內容,作業要求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內容。比如《外貿跟單操作》第12周學習任務表如下所示:

序號 學習內容 學習方式及時間 學習途徑1觀看教學視頻項目四任務一:落實生產(時間10分鐘左右)自主安排時間,5月10日開放,5月13日之前完成教學平臺(學習通)2觀看教學視頻項目四任務二:跟蹤生產進度(時間10分鐘左右)自主安排時間,5月10日開放,5月13日之前完成教學平臺(學習通)3課程討論 自主安排時間,5月10日開放,5月13日之前完成教學平臺(學習通)4項目三測試:采購原材料 自主安排時間,5月10日開放,5月13日之前完成教學平臺(學習通)5線下面授 5月14日 教室/機房6作業 5月14日之前完成 教學平臺(學習通)
在每一次線下面授課程中,安排5分鐘時間回顧學生這一周學習任務單的完成情況,鼓勵教學視頻完成質量高、課程討論積極、測試優秀的同學繼續保持現有的學習狀態。教師可以從相關教學平臺的統計數據中獲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完成情況,包括章節學習的次數,各個任務點的完成情況,討論的參與度和完成度,測試的及時度以及測試的分數等等。
完成上述回顧后,教師要重點對學生討論中的核心點,測試中的錯誤率較高的題目一一講解,同時完成學生對這一周課程內容難點的提問,并對作業和補充內容進行拓展。整個面授中,教師針對學生的不解和不足針對性講解,同時使用投票、搶答等方式活躍課堂的氣氛,最終幫助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掌握相關知識點。
《外貿跟單操作》課程采用平時成績40%與期末測試60%相結合。其中,平時成績的40%可以直接量化,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平臺設置相關權重,如下所示:

標準課程教學視頻 30% 課程視頻全部按時完成得滿分,單個視頻分值平均分配,滿分100分測試 20% 取學生所有測試的平均分,未做測試按0分計算課堂互動 5% 參與投票、問卷、搶答等活動可以獲得相應分數,積分達到100分為滿分簽到 5% 按次數計,簽到一次+1分,簽到數達到16次為滿分課堂討論 10% 發表或回復一個討論得3分,獲得一個贊得3分,最高100分作業 30% 左右作業的平均分項目 比例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施,總體來說效果明顯。首先,教師很容易從統計數據上看到每一個學生的相關知識能力的掌握程度。具體來看,大部分學生能篩選出合適的供應商,能與供應商簽訂加工合同,能按照客戶要求及時制作各類樣品,能采購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能將訂單要求轉化為生產通知單,并制定生產計劃以及跟蹤生產進度,能進行抽樣檢驗,能按合同要求進行內包裝與外包裝的確認,能確定訂艙數量并落實運輸。其次,從面授的課堂情況看,課堂氣氛與往年相比,有了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所提升,92%以上的同學能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線上的任務,同時參與討論的學生數量大大增加。最后,從期末測試的成績來看,參加考試共56人,其中90分以上的學生7人,80-90分的學生28人,優良率達到62.5%,與往年相比,優良率大大提升。從以上幾個點,可以表明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也要注意一點,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平時的數據統計結果,有20%左右的學生需要教師一定的提醒才能完成相關任務,這里就需要教師在每一周教學任務發布的完成中期對學生適當的提醒與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