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丹菲,華燦城,余躍生,程 驊,蘇 娟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都勻 558013)
孤獨感是一種不愉快,令人痛苦的心理感受。我國有約28.6%的大學生感到中等程度的孤獨,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感到孤獨[1],孤獨感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社會支持是一種社會資源,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個方面。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以緩沖心理壓力,消除負性情緒體驗,促進身心健康[2]。國內大學生孤獨感水平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已有文獻報道[1,3-5],但社會支持對孤獨感的作用機制鮮見。因此,筆者在調查貴州某醫高專學生的孤獨感和社會支持現狀(另文報道)的同時,探討了社會支持對孤獨感影響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以貴州某醫高專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遵循分層整群抽樣原則,對1 43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男生652人,女生778人;一年級606人,二年級824人;漢族692人,少數民族738人;城鎮學生468人,農村學生962人;年齡17~24歲,平均(20.1±1.3)歲。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UCLA 孤獨量表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6]進行現場問卷調查。UCLA 孤獨量表共有 20 個項目,采用1~4級評分,總分范圍在20~80分,得分越高表示孤獨程度越高。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共有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個維度。量表得分數越高,表明社會支持來源越多。
1.2.2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統計軟件包建立數據庫,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7]和通徑分析[8]進行統計學處理。
2.1 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以孤獨感總分為因變量(Y),社會支持量表的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個維度得分為自變量(X),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醫學專科生社會支持對孤獨感影響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2.2 相關分析結果 將孤獨感總分與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得分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系數
2.3 通徑分析結果 利用本組數據逐步回歸分析的標準化回歸系數βi和相關系數rij,進行通徑分析[7]。結果見表3。
表3 醫學專科生社會支持對孤獨感影響的通徑分析結果
表1結果顯示,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對孤獨感的影響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說明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影響孤獨感的主要因素。根據標準化回歸系數β的絕對值,三個維度對孤獨感的影響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支持利用度、主觀支持和客觀支持。所建立的回歸方程:Y=58.329-0.395X1-0.230X2-0.808X3,經方差分析(F=43.912,P<0.01),結果提示可以通過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得分來預測孤獨感水平,為開展大學生孤獨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依據。回歸方程的決定系數R2=0.085,說明社會支持對孤獨感的影響占總的影響因素的8.5%。眾所周知,孤獨感的影響因素較多,社會支持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必須通過多角度、多層面調查分析,才能較全面地了解孤獨感的影響因素。
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的各維度呈負相關(P<0.01),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3]。說明從家庭成員、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社團組織等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和幫助越多,孤獨感水平就越低。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中,對支持的利用度與孤獨感的關系最大,客觀支持最小,與逐步回歸分析結果相輔相成,提示家庭、學校和社會在開展大學生心理疏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時,要引導其多接觸社會、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師生交流,通過人際交往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尤其是合理利用社會支持,獲得更多物質上的援助、社會網絡上的參與和情感上的支持,藉以降低孤獨感等負性情緒體驗,促進身心健康。
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之間的相關分析結果提示,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均可單獨影響孤獨感,即直接作用,另從三個維度之間的相互關系上分析,其中某一個維度也可以通過其他兩個維度影響孤獨感,即間接作用,這兩方面作用可以通過通徑分析予以解釋[8]。通徑分析結果(表3)顯示,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對孤獨感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均呈負性影響,說明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以降低孤獨感。社會支持的直接作用,從大到小依次為支持利用度、主觀支持和客觀支持。說明社會支持對孤獨感的影響路徑,主要是通過對社會支持的利用程度,也就是說,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資源,促進人際溝通交流,提高社際交往能力,增強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消除焦慮、抑郁情緒和自卑心理,降低孤獨感水平。間接作用中,主觀支持通過支持利用度對孤獨感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客觀支持通過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支持利用度通過客觀支持的間接作用最小。進一步說明孤獨感是心理上的痛苦感受,需要通過提高社會支持利用度,獲得更多的受尊重、被理解的情感上的主觀支持,以及滿足社會、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物質上的客觀支持,減少孤獨感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