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靜 魏嫻 沈鑫 武云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2.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臨床醫學是醫學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通過臨床實習,學生可將前期蘇偶爾的理論知識得到相對應的臨床實踐中[1]。但由于不斷擴大的學生規模加上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主動參與其中的機會也日益減少。在臨床實習中對醫學生的教學也逐步傾向于純理論知識講解,多數采用以單純知識傳授型(LBL)教學法為主的授課方式。心血管內科是內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教學一直是臨床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就目前我國每年死于冠心病約360萬人,占總死亡原因的42%,位居各種疾病之首。其中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占所有的61.9%[2]。其作為臨床上常見的重、危、急癥,如何讓學生掌握一直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傳統的教學,學生被迫接收知識,學習效果差,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這種傳統教學現已無法達到教學的要求和目的。因此為了提高臨床綜合思考能力以及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務之急是需要尋找新的冠心病教學方法。本文就以研究在臨床教學中實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BL)和以病例為中心得教學方法(CBL)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冠心病臨床實習教學中的體會和經驗。
PBL教學法于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次報道并運用到一月教育領域 ,提倡“以問題為基礎,以教師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題”的教育理念[3]。這種“以問題為重”的教育方式能和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和溝通以及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管能動性。近幾年這一教學模式被引進到我國醫學 教育中。PBL教學蛀牙是由學生 自學、互相討論、查閱文獻來解答問題,教師只是在整個過程中提出問題、指引方向,這樣可以有效的配音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CBL教學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他是以臨床案例形式展開小組討論教學,緊密聯系臨床。學生通過病史詢問、資料查閱、體格檢查以及對分析解決問題,老師只需要選取相對應病例材料,最后對病例進行講解,適當增加該領域最新的進展研究,可以極大的配音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PBL和CBL教學上存在許多共同點,CBL和PBL都強調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和主觀能動性。CBL和PBL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可以是學生更好的將 所學的基礎理論應用到臨床實際工作中,同時也是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1老師選取病例、設計問題 臨床病例各有不同,選取住院患者,充分熬了實習醫師的知識結構,選取的病例盡量有針對性且典型。有針對性的選取不同類型的冠心病典型病例:不穩定型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例資料各2~3份,并設施其相關問題,問題覆蓋面需廣。
2.2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床旁教學 選取1份典型病例如 穩定型心絞痛,復習基礎知識,從收集資料開始,給學生示范病史詢問,強調病史詢問中的相關問題,重點是胸痛,以及胸痛的特點,并注意從病史中收集診斷有關的病史,做好相關體格檢查,然后回到教室,結合病例資料以及多媒體給同學分析初步考慮疾病的相關問題。并利用多媒體影像使學生對冠心病以及冠狀動脈的解剖有更直觀的了解與認識。
2.3分組收集資料并歸納 指導老師詳細說明教學過程和計劃、多媒體播放相關病例資料,將學生們分組,每組4~6人,分別搜集資料,每組1~2人主要詢問相關情況以及檢查,其它人員作為補充,最后由老師指正錯誤或不恰當之處。對收集到的治療進行歸納整理,并對預先提出的問題進行組內討論,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提出問題,為下次討論做好準備。
對于醫學生來說,臨床實習是臨床教學的一個重要階段,是銜接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以及培養學生臨床思維的重要橋梁[4]。對他們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將前期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相結合并學以致用尤為重要。在傳統教學方式中,以老師為中心的講課教學法過于呆板、生硬。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并且所教學的內容與臨床實踐不相符,致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過于枯燥,而進入經常后也不能將相關專業知識得到很好的運用。因此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國家近年也在強調培養臨床實用型技術人才。重點是知識、素質技能的全面發展,特別強調醫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新知識、職業素質等的能力的培養[5]。
PBL聯合CBL的教學模式是“案例—問題”的教學方法。在臨床中將重心從老師轉化為學生,以主動探索為主地新型教學模式,次教學模式已在多學科的臨床教學中取得相對滿意的效果[5]。本文將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運用在冠心病課程的教學中,其目的在結合臨床冠心病典型病例實際結束患者,了解其發病起因、體征以及診治過程,更深入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思維,以此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優秀醫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