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芳
湖北省松滋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松滋 434200
計劃生育手術在臨床治療中屬于婦科的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同時也是控制我國人口數量發展的主要手段[1]。近些年,雖然計劃生育手術有所成熟,安全性逐年提高,但大多數病人對于此手術均存有抵抗情緒,而且治療依從性十分差,而且這種手術治療方式會給病人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在手術治療時間首先要進行宮頸擴張,在將窺陰器置入其中,在疼痛感的刺激下導致病人出現頭暈、嘔吐、乏力等不良情緒反應[2-3]。為了改善此情況,我科室則輔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80例在我院進行計劃生育手術的病人進行調查與分析,本次調查時間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將病人分為2組,每組分得140例。對比組:病人年齡在25~46歲之間,中位年齡為35.61歲。研究組:病人年齡在26~47歲之間,中位年齡為36.11歲。對比組與研究組病人一般資料經對比結果證實并無差異,P值>0.05。
1.2方法 對比組所采用的護理模式為常規護理。
研究組所采用的護理方式為心理干預,如下:(1)術前心理護理:在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要積極的與病人、病人家屬進行溝通與交流,掌握病人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以及家庭情況,同時告知病人計劃生育手術的優點與重要性。大多數病人因對于手術的不了解與抵抗而出現焦慮的情緒,為此術前要做好安撫的工作,告知病人與手術有關的常識,并向其舉行治療成功的案例,幫助病人打消負性情緒。(2)術中心理護理:病人進入手術室以后與病人進行溝通,主動詢問病人感受,對于病人所提出的疑問要給予詳細的解答,同時實施心理疏導與干預,并對病人實施對癥處理,可提升治療舒適度與依從性,,此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室內的溫度與濕度,保證室內人員不要隨意走動,避免增加感染幾率。(3)術后護理:在手術結束后告知病人術后注意事項,并告知其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病人存在不良的習慣,要給予健康教育,幫助病人進行緩解,可有效的緩解術后疼痛感。
1.3觀察指標 分析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得分結果采用評分方式進行,總得分值越高證明滿意度越佳,此評分為我院自設評分問卷,主要評分內容以對于護理技術、護理服務、護理態度以及護理效果滿意程度進行分析。

對比組:護理滿意得分結果為76.99±0.99分;研究組:護理滿意得分結果為90.99±1.01分,對比組護理滿意得分結果明顯低于研究組,兩組差異明顯,P值<0.05。
計劃生育手術是婦產科常用的手術方式,此手術可有效的控制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此外計劃生育手術還會針對節育環異位、脫落而展開的一種手術方式。此種手術模式主要應用于身體健康的女性人群中[4]。大多數來我院進行計劃生育手術的人群因缺少對于計劃生育手術的了解程度,進而表現出抵抗、焦慮、不安的負性情緒反應,為此要輔以有效的護理干預[5-6]。在以往護理中,常用護理模式為傳統常規護理,雖然這種護理模式有效,但效果不甚理想。為了提升護理質量,我科室則采用心理護理模式。心理護理模式屬于新型護理方式,此護理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有效的彌補傳統常規護理不足之處,并保留其優勢。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術前護理可有效的提升病人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進而提高治療依從性。通過術中護理,可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通過術后護理,可緩解病人不安的心理情緒反應,此外術后護理還能夠幫助病人養成良好習慣,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計劃生育手術護理中,心理護理應作為首選,此方案值得臨床應用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