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春雪
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在眾多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手術因其強大的優勢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手術中的疼痛會導致患者應激反應的發生,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在麻醉和靜脈鎮痛的過程中,多用阿片類藥物,舒芬太尼就是當前最常用的一種[1-2]。以往的麻醉使用芬太尼進行,雖然在對患者的疼痛進行緩解方面效果明顯,但患者在手術結束后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意識和呼吸[3]。而舒芬太尼是人工合成制劑,其活性強度較高,在手術中的應用能夠起到強大的鎮痛效果,且對于血流的動力學有穩定效果,促進了麻醉安全的提升[4-5]。本次研究即分析舒芬太尼在靜脈術后鎮痛以及臨床麻醉中應用的效果,研究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手術患者中隨機選取104例展開,按隨機抽簽法均分兩組,各52例。其中參照組男女比例為30:22,患者年齡在18~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72±26.72)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31:21,患者年齡在19~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25±26.75)歲。兩組上述基線資料在對比上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手術前線進行誘導麻醉,在建立靜脈通道后靜息10分鐘內,明確患者的體征,按照每千克0.1毫升使用咪達唑侖、每千克0.12毫升使用維庫溴銨進行聯合誘導。參照組使用芬太尼進行麻醉維持,用量為每千克1微克,在手術后的鎮痛聯合嗎啡進行。研究組使用舒芬太尼進行麻醉維持,用量為8克,術后的鎮痛用量為15毫克一次,每天的最大用量不能超過60毫克。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在麻醉前和麻醉后分別進行評分,對比兩組在麻醉之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判別標準:使用疼痛評分表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分數越高疼痛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資料使用SPSS19.0軟件統計處理,卡方檢驗中等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t檢驗中計量資料以均數±平方差表示,對比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1對比兩組疼痛程度在麻醉后的評分變化 研究組在麻醉前后疼痛評分分別為(5.64±0.64)(4.42±0.35),參照組(5.67±0.61)(4.35±0.33)。兩組疼痛程度在麻醉前評分對比無差異(t=0.245,P=0.807);麻醉后評分均降低,但兩組間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后的不良情況 研究組出現血壓下降、心動過緩等不良情況患者共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3.85%,參照組共10例,發生率19.23%。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較參照組發生率更低,對比差異顯著(x2=6.029,P=0.014)。
手術是臨床療法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由于傷病等因素導致的疼痛會使得患者應激反應的發生,影響手術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6]。手術麻醉和鎮痛是一個必要的環節,其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手術結果和手術后的康復效果[7]。舒芬太尼是麻醉的常用藥,屬于阿片藥中人工合成的一種,根據以往的臨床經驗顯示,其鎮痛效果較好,且在應用后能夠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起到穩定的作用,讓患者的心肌得到保護、耗氧量得到減少,抑制其呼吸作用[8]。而和另一種麻醉藥芬太尼在手術中的應用相比,雖然兩種藥物對于疼痛抑制都有明顯效果,但舒芬太尼在使用之后的起效更快,由于其作用的效果和時間相對都較低,因此對人體系統的影響更小,患者的呼吸和心血管等系統相對更加正常,在麻醉之后患者能夠較快的清醒過來,這也就決定了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能夠更好的避免發生不良反應[9]。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疼痛程度在麻醉前評分對比無差異,麻醉后評分均降低,但兩組間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較參照組發生率更低,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都能夠對患者的疼痛感 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但是使用舒芬太尼的患者出現不適癥狀的概率要更低一些,在治療的過程中讓患者面對的麻醉風險更少。綜上所述,在進行術中麻醉和術后鎮痛的過程中,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都能夠對疼痛起到較好的減輕作用,但使用舒芬太尼能夠對不良反應的發生產生更明顯的降低作用,提高患者的安全,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