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北安 164000
癡呆癥屬于精神內科常見疾病,是由于腦部的病變、遺傳、腦血管病等導致的,認知功能的漸進性退化是其明顯表現[1],患者會出現語言、記憶、理解等方面的下降,嚴重時各項功能均出現障礙[2],無法對所處地點、時間及面對的人物等進行分辨,有些患者在發病后出現妄想、行為紊亂等精神行為癥狀[3]。當前臨床上暫時沒有特效藥能夠進行癡呆癥的治療,需要通過良好的生活、心理及藥物治療等方式對病情進行緩解[4],以期糾正患者的精神行為癥狀,讓患者的生存時間得到延長、自理能力得到提高。齊拉西酮和奧氮平都是癡呆治療的常用藥[5],本次研究即分析這兩種藥物對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的治療效果及應用安全性,研究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間收治的86例癡呆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隨機抽簽法均分兩組,各43例。其中參照組男女比例為24:19,患者年齡在30~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37±20.37)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3:20,患者年齡在31~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31±20.31)歲。兩組上述基線資料的對比上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方法
1.2.1參照組 參照組使用齊拉西酮片(生產廠商: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78)進行治療,初次口服劑量每次20mg,每天2次,用藥后對患者表現反應進行觀察,根據病情變化對應用劑量進行調整,最大劑量不超過每次80mg,劑量調節時間間隔需在2天以上。
1.2.2研究組 研究組使用奧氮平片(生產廠商:清源堂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12)進行治療,初次口服劑量每日5mg,用藥后對患者表現反應進行觀察,根據病情變化對應用劑量進行調整,最大劑量不超過每日20mg。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精神行為癥狀嚴重程度在治療前后的變化,以及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判別標準:使用精神行為評定表對患者癥狀嚴重程度進行判定,分數越高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資料使用SPSS19.0軟件統計處理,卡方檢驗中等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t檢驗中計量資料以均數±平方差表示,對比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1對比兩組精神行為癥狀嚴重程度在治療前后的變化 研究組治療前后精神行為癥狀評分分別為(14.26±7.12)、(5.84±6.13),參照組分別為(14.24±7.13)、(5.57±5.47)。兩組患者精神行為癥狀評分在治療后均有所下降,對比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05);但分別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評分無差異(P>0.05)。
2.2對比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 研究組治療后出現頭暈、便秘等不良反應患者共7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6.28%,參照組共9例,發生率20.93%。不良反應發生概率方面,兩組對比未出現顯著差異(x2=0.307,P=0.579)。
癡呆是一種神經科疾病,患者由于外傷、腦血管病、大腦病變及神經退行性變化等[6],導致認知功能出現缺損,表現為智力、認知、理解、語言等多方面的障礙,也有患者會出現妄想、激惹、攻擊等精神行為癥狀[7]。當前尚無特效藥能夠根治癡呆癥,因此在治療上主要以抗精神藥為主,其中齊拉西酮和奧氮平都是常用的藥物,本次研究即分析這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和引發不良反應的概率。齊拉西酮是一種平衡拮抗劑,能夠對多種受體產生親和力,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進行抑制,起到治療精神行為癥狀的效果[8]。而奧氮平屬于非典型抗精神藥,其作用機制和齊拉西酮相似,對于減少精神行為癥狀的發生有效[9]。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精神行為癥狀評分在治療后均有所下降,對比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05);但分別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評分無差異(P>0.05)。不良反應發生概率方面,兩組對比未出現顯著差異(P>0.05)。表明在對癡呆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齊拉西酮與奧氮平的治療效果是沒有較大差別的,并且兩者在應用后患者也有著相近的概率會出現不良反應,但也有研究指出,奧氮平在應用后會對患者的血糖和總膽固醇指標產生影響,需要格外注意。綜上所述,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使用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的效果相似,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相近,在臨床上應酌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