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明
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管理局中心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95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在當前社會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患者在出現胃潰瘍后,會出現胃痛、體重下降、反酸、腹脹等癥狀,而幽門桿菌感染則是引發胃潰瘍的最常見因素[1-2]。單一藥物在治療幽門桿菌感染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導致耐藥性的出現,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多藥聯合應用就成為了治療的首選。臨床上常用阿莫西林對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進行治療,雖然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較為嚴重的弊端,需要尋找一種更新的藥物來進行代替[3]。鑒于此,本次研究即分析幽門螺桿菌(Hp)陽性胃潰瘍使用左氧氟沙星替代三聯阿莫西林治療的藥學效果,研究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84例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隨機抽簽法均分兩組,各42例。其中參照組男女比例為23:19,患者年齡在24-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55±18.55)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2:20,患者年齡在25-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38±18.62)歲。兩組上述基線資料的對比上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方法
1.2.1參照組
參照組使用阿莫西林三聯法治療。其中阿莫西林(生產廠商:浙江天力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6020311)每日服用2次,每次1000mg;克拉霉素(生產廠商:俌人控銷集團;國藥準字:H20083367)每日2次,每次500mg;蘭索拉唑(生產廠商:河南醫保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088)每日2次,每次30mg。
1.2.2研究組
研究組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三聯法治療。其中克拉霉素和拉索拉唑用法用量與參照組相同,鹽酸左氧氟沙星(生產廠商:湖北生源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927)每日2次,每次0.2g。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接受治療后的潰瘍愈合率以及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
1.4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資料使用SPSS19.0軟件統計處理,卡方檢驗中等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t檢驗中計量資料以均數±平方差表示,對比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1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
研究組經治療后共35例痊愈,治愈率83.33%,參照組25例,治愈率59.52%。在治愈率方面,研究組明顯更高,對比有顯著差異(χ2=5.833,P=0.016)。
2.2對比兩組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
研究組共例患者治療后共2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4.76%,參照組共9例,發生率21.43%。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研究組明顯更低,對比差異顯著(χ2=5.126,P=0.024)。
胃潰瘍是當前社會普遍發作的一種消化性潰瘍疾病,表現為反酸、腹脹、腹痛,等,對會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需要積極的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干預[4-5]。幽門螺桿菌是引發胃潰瘍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單一用藥的方式由于極易產生耐藥性,因此已經被多聯用藥所取代,阿莫西林就是常用于治療幽門螺旋菌感染的藥物[6]。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雖然治療的效果較好,但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存在著過敏情況因此無法使用,且在應用過程中容易產生耐藥性,而左氧氟沙星作為幽門螺旋桿菌治療中的新藥,也有不錯的應用效果。理論上可以作為阿莫西林的替代藥。因此,本次主要研究使用左氧氟沙星代替三聯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效果[7-8]。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在治愈率方面,研究組明顯更高,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研究組明顯更低,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在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將三聯治療中的阿莫西林換為左氧氟沙星,能夠進一步讓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加強,同時該藥在應用時安全性較高,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小。
綜上所述,在對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代替三聯阿莫西林治療,能夠對治療效果起到提升的作用,減少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有應用價值[9-10]。在之后的臨床工作中我們也需要注意,幽門螺旋桿菌的耐藥性是逐漸發展增加的,藥物的濫用會進一步加強其耐藥性,使得治療的有效性不斷下降、治療難度上升,影響臨床工作的進步,因此,我們要做好藥物應用的控制,保證合理用藥,減少耐藥性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