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旋菲 丁慶剛 李岫 陳睿 旋靜
1.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130000;2.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3.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當今社會快速的轉變和高速的發展對于高校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于廣大醫學生更是尤為如此。當代醫學生面臨著來自就業、升學、交際、戀愛等各種方面的壓力,心理疾病呈現上升趨勢,并且已經成為他們休學、退學、死亡的主要原因。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適時地給予心理疏導就顯得尤其的重要。心理疏導利用心理學的知識改變人們的心理認知及不良情緒,從思想政治工作角度來講是以人為本的一種體現。有研究表明,人處在精神緊張的情況下不易接受他人的觀點,相反,當人身處較為放松的心理狀態下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觀點。所以,當我們給予醫學生思政教育的同時把心理疏導的方法與其相結合,可以大大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1.1研究對象 長春中醫藥大學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2017級,2018級,2019級在校大學生共計200人。
1.2研究方法 針對上述共計200人分為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和在校大學生兩組,并根據不同的特點圍繞心理疏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詢問不同的問題,以一對一的方式隨機進行,通過對訪談所得到的內容的整理和歸納,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參與調查的長春中醫藥大學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2017級,2018級,2019級在校大學生都來源于不同的專業,包括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和針灸推拿學專業。專業來源情況均具有廣泛性,樣本總體具有代表性。
2.1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政教師和輔導員) 關于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情況方面有6個問題,分別是您如何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您所在的學校是否注重心理疏導?學校采取過相關措施來實施心理疏導嗎?在您看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對在校大學生的發展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幫助?能否結合您當前的工作經歷談一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應該著重于哪些方面?在您看來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在實施過程中有什么困難?您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實效性的提高有什么建議嗎?[1]調查結果顯示78%的思政教師和輔導員通過網絡和報紙等方式來了解思政教育中的心理疏導。61%的教師和輔導員認為學校對心理疏導缺乏足夠的關注。73%的老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可以幫助醫學生更好的排解壓力,有利于促進醫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利于形成醫學生良好人格品質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有利于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有益于其以后的學習生活。82%的思政教師和輔導員認為心理疏導應該側重于與學生的交流上。53%的思政教師和輔導員認為在心理疏導過程中學生的不配合和應和心理是最大的困難。在建議方面,18%的老師和輔導員認為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授課方式等與理論結合,注意完善心理疏導的內容,疏導內容要與時俱進,疏導內容要符合醫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78%的老師認為校應該多開展一些心理疏導的相關課程和主題講座以增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的實效性,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第二,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領導,第三,建立心理疏導合力體系[2]。
2.2對于在校大學生 關于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情況方面有6個問題,分別是你是否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這一概念?你的思政教師和輔導員是否會經常關心你們的學習生活,思想以及心理狀況呢?你或者是身邊的同學是否會常遇到各種心理困惑?是怎么處理的?如果遇到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會不會尋求教師和心理醫生的幫助?(有的話效果如何?)對學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否感興趣?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要更貼切學生的生活方面有什么建議?調查結果顯示61%的學生對思想政治中的心理疏導有一定的了解。51%的學生表示自己的思政教師和輔導員會經常與自己交流,關心自己的學習生活,思想以及心理情況。75%的同學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心里困惑;其中32%的同學會通過聽歌看電影等來排除自己的壓力;40%的同學會與自己的好友及家人等傾訴自己的疑惑;10%的同學會選擇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來釋放壓力;只有18%的同學會選擇向自己的輔導員或思政教師或心理醫生等尋求幫助(63%的同學覺得教師和心理醫生的幫助能很快解決自己的疑惑,幫助自己排解壓力;21%的同學覺得效果平平)。91%的學生表示對學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很感興趣。在建議方面,30%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授課方式太過單一,應該創新心理疏導的方式,其中包括線上引導與線下疏導相結合,專業性教育與通識性教育相結合,團體疏導與個別疏導相結合,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教師疏導與自我疏導相結合;47%的學生希望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能采用更加多樣的教學方式,希望學校能提高心理疏導的專業性,包含了完善心理疏導人員的聘請與考核機制,聘請專家任教,提高輔導員隊伍建設責任[2]。
心理疏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心理疏導的范圍及針對的人群更為廣泛,他們的相同之處在于均為以對話的方式進行溝通,但是心理咨詢和治療偏重于有心理問題及行為問題的人群,心理疏導則不盡然,心理疏導是一種協助自我調節的支持行為[3]。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當代大學生形成社會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培育其優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可以使大學生更易接受,擁有更為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樣,可以更好的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
在針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同時,將心理疏導引入其中,可以大大的提升教育效果,在進行思政教育的同時,更進行了心理上的疏導,對于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是很有必要的。醫學生與普通大學生相比除了擁有更大的課業壓力、升學壓力及就業壓力等,還將面對著現今復雜的醫患關系,擁有良好的品格及心態就顯得尤其重要。如果自身處于一種不健康的狀態時,又何談治療及幫助他人。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可以更加及時的發現并了解學生的困難及想法,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也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其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擁有面對困難和戰勝困難的勇氣。綜上,作為醫學生步入社會的最后一步階梯,使學生更好的進入社會、適應社會,將心理疏導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