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貴州仁懷新朝陽醫院,貴州 遵義 56450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發病率為5%~12%,主要是全身小動脈痙攣,內皮損傷及局部缺血,導致全身各系統各臟器灌流減少,而出現血壓升高、水腫、血液濃縮等癥狀,嚴重的可導致抽搐、胎盤絨毛退行性病變、肺水腫、心腎衰竭、胎盤早剝[1],嚴重威脅孕婦和胎兒健康[2],是孕婦病死率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有效控制血壓、解除血管痙攣顯得極為重要,本文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8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其中部分患者使用硫酸鎂的同時聯合拉貝洛爾,對于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效果明顯,現將結果呈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8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40例,實驗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2~38歲,平均年齡26.3±2.8歲;孕周為28~37周,平均32.6±1.9周;其中初產婦28例,經產婦12例。實驗組患者年齡在21~38歲,平均年齡25.9±3.2歲;孕周為28周~38周,平均32.4±1.6周,其中初產婦26例,經產婦14例。對比兩組患者年齡、生產情況,孕周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硫酸鎂單獨用藥,首次劑量為25%的硫酸鎂[生產廠家: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994,規格:10ml:2.5g]注射液10ml與5%葡萄糖溶液10ml混合,緩慢靜脈推注,于5分鐘注射完畢,然后25%的硫酸鎂20ml混合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靜脈滴注1小時,每日一次,在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患者膝反射、全身肌張力和呼吸情況,避免出現硫酸鎂中毒。
實驗組以同樣的劑量、同樣的濃度、同樣的方法使用硫酸鎂進行治療,同時聯合拉貝洛爾[生產廠家: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6121;規格:10ml:50mg]一起用藥,5%葡萄糖溶液250ml+20ml(100mg)的拉貝洛爾,靜脈滴注,1~3mg/分鐘,用藥期間,囑患者臥床休息,不得隨意調節滴速,以防出現低血壓,注射完畢至少于床上平躺30分鐘。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仔細認真記錄患者用藥前和用藥后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情況。

2.1對照組治療前收縮壓:169.45±16.26(mmHg),舒張壓:96.19±4.85(mmHg);治療后收縮壓:156.48±11.56(mmHg),舒張壓:92.28±2.83(mmHg)。
實驗組治療前前收縮壓:168.12.45±17.28(mmHg),舒張壓:95.19±6.83(mmHg);治療療后收縮壓:134.42±14.28(mmHg),舒張壓:86.78±2.79(mmHg)。經治療后:對照組和實驗組血壓都有明顯下降,其中實驗組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更為顯著,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
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患者為初產婦或高齡產婦、精神過度緊張、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體型過矮或過胖、營養缺乏、子宮-胎盤缺血缺氧、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該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是由于全身小動脈痙攣,導致周圍小血管阻力增加,從而致使血壓增高,同時因毛細血管缺氧,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患者出現水腫。妊娠期高血壓基本處理措施為鎮靜、解除血管痙攣、降低血壓、利尿,必要時需要結束妊娠,從而達到降低孕產婦病死率的目的。硫酸鎂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首選藥物,該藥中的鎂離子可以中樞神經產生抑制作用,有效控制肌肉收縮,阻斷神經肌肉傳導,舒張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痙攣,從而達到降低的血壓作用。拉貝洛爾同樣適用于妊娠期高血壓[3],本藥有選擇性α1和非選擇性β受體兩種拮抗作用,α1受體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擴張血容量[4],減輕心臟負荷,從而降低血壓;β受體可減慢心率,減少機體耗氧量,在一定程度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且該藥安全性高,對孕婦及嬰兒均無明顯毒副作用,一般不會出現心動過速或過緩等副作用。
在此次研究中顯示,硫酸鎂單一用藥對于治療妊娠期高血糖,可使血壓下降,但聯合拉貝洛爾一起使用,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均下降更為顯著,治療效果優于單一用藥。由此可見,硫酸鎂聯合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療效顯著,在臨床值得推廣和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