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潘麗 楊麗 田春梅 徐靜 高瑞英
大慶龍南醫院(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453
手術室是為急危重癥患者所實施搶救和治療的有效場所之一,其不但具有較大的工作任務,同時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提升,同時也可以整體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部分醫學研究專家表示[2],細節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效果顯著;因此,本次研究中將針對以上結論進行分析,探究細節護理干預后的整體效果。
1.1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選取本院于2018年10月至2020 年10月所納入的60例手術治療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內容,且具有較高的依從性;給予所有納入研究患者進行統一編號后,按照電腦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兩組,各30例;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齡大小分別為76歲和34歲;主要包括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及以上患者分別為10例、15例和5例。實驗組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齡大小分別為75歲和32歲;主要包括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及以上患者分別為8例、15例和7例。兩組研究對象的資料,比較差異小,無統計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規護理 常規組,患者入院接受相關指標的檢查后由護理人員對其資料進行掌握并核對,做好術前準備及書中指標監測等常規護理干預內容。
1.2.2細節護理 實驗組,給予手術室細節護理干預,即(1)責任制護理:由護理主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本院內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進行責任制劃分,有效明確護理人員的個人職責,并做好手術室器械、環境及與家屬的溝通工作,提高臨床護理效果。(2)手術室護理內容: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根據其手術治療方案向其簡單介紹手術室環境以及手術流程,并輔助其選取合適的體位始終保持微笑與患者進行溝通[3];給予患者實施一定的麻醉和消毒鋪巾準備后,采用棉墊覆蓋包裹患者裸露在外的肢體及頸、肩部,預防患者低體溫現象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依賴程度,進而認可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生命指標進行嚴密監測同時配合主治醫生進行手術器械的傳遞,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結束手術,減少患者的術中感染率。
1.3指標觀察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后的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評分情況,并作以有效的對比和分析;其中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發生例數/總例數*100%、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手術器械準備、消毒隔離、護理態度以及護士配合)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評估,問卷分值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臨床護理效果越好。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實驗組(6.67%)<常規組(26.67%);其中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患者8例,常規組中不良事件發生患者2例,兩組相比(X2=4.320,P=0.038),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中手術器械準備評分(23.1±1.6)分、消毒隔離評分(19.5±3.4)分、護理態度評分(22.1±1.4)分、護士配合評分(20.3±1.2)分、護理滿意度評分(86.5±2.6)分,常規組中手術器械準備評分(20.3±1.0)分、消毒隔離評分(17.5±2.3)分、護理態度評分(20.3±1.1)分、護士配合評分(18.6±1.1)分、護理滿意度評分(75.9±2.1)分,兩組相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于醫療護理工作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細節護理屬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較為重要的一種護理模式,其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手術治療患者更加人性化和科學化的護理干預[4]。在本次研究中,通過給予手術治療患者在手術前進行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責任制劃分,充分提高其服務質量[5];并通過手術前、中、后分別給予患者實施細節護理,嚴格按照相關護理流程做好手術室內的細節把控工作,輔助主治醫生順利完成手術治療,為患者提供無縫隙、不間斷的全程護理服務[6-9]。
由此可見,細節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效果顯著,對于手術治療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滿意度以及整體護理質量均具有影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