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常熟分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2019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的通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起重機械共有244.01萬臺,共發生起重機械事故26起,共造成26人死亡。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起重機械事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大的損失,同時也使得相關企業遭受到了較為惡劣的影響。這些已經發生的,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例,無不警示著人們必須加強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工作。因此探討研究起重機械事故風險及安全管理無疑具有尤為重要的理論研究意義和現實作用。
重物墜落事故風險主要是指起重機械設備在進行吊物或吊具作業的時候,吊物或吊具從高空之中脫落下來,從而導致起重機械下方相關作業人員被砸傷亡的事故風險。究其原因,首先,起重機械的吊索在進行捆綁的時候存在夾角過大的問題,使其缺乏平衡,再加之用以吊運的吊具、吊物如帶有棱角,同時又未為其設置安全防護墊,那么在吊運過程中吊索很可能因此而出現斷裂的情況,最終使得吊具、吊物在高空脫落,從而導致下方人員被砸傷、砸死。其次,起重機械的吊索原本就存在安全隱患,或是老化了,或是存在輕微折斷等情況,還有就是吊鉤存在明顯的松脫、變形等缺陷,從而導致吊具、吊物在高空脫落。最后,操作人員安全意識缺乏,對吊具、吊物的重量缺乏正確認識,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出現歪托斜吊的情況,從而導致吊索被扯斷或將吊具、吊物甩落的情況。
擠壓碰撞風險主要是指由于起重機械在作業過程中發生擠壓碰撞從而導致人員傷亡的事風險。究其原因,首先,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存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使得吊具、吊物在吊運過程中由于路線不合理以及運行速度比較快,從而使得吊具、吊物獲得比較大的慣性,進而由于激烈擺動而將人員擠壓碰撞到。其次,吊具、吊物的放置方式不夠恰當,再加之作業人員又未能合理地目測現場情況,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缺乏,從而導致吊具、吊物由于突然傾倒而將人擠壓碰撞到。再次,由于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的視野不夠廣闊或者輔助指揮起重機械的人員站的位置不佳,使得操作人員由于操作不當而導致吊具、吊物將人擠壓碰撞到。最后,維修人員在維修期間未斷拉電源,未懸掛表明正在施工的指示牌,操作人員誤操作起重機械,導致維修人員和運動的機器部件碰撞或者和固定的建筑物等相撞。
整機傾翻事故風險主要是指起重機械在作業過程中由于整機傾翻而導致人員傷亡的事故風險。整機傾翻事故風險通常發生在露天作業的時候,特別是流動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這兩種起重機最容易發生整機傾翻事故風險。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機械所處的作業環境較為惡劣,比如突然出現狂風大作,而相關防風錨定裝置又未安裝或者失效,那么起重機械設備很可能被大風刮倒而導致人員出現傷亡。二是起重機械由于履帶存在運轉異常情況或者起重力矩限制失效,進而導致整機傾翻,使得周邊人員出現傷亡。三是起重機械作業現場路基較為松軟或是存在滑坡等情況,再加之操作人員出現了不當操作,那么起重機械很容易因此而發生整機傾翻,從而導致周邊人員出現傷亡。
人員墜落事故風險主要是指起重機械設備的作業人員由于從起重機械上墜落下來而出現人員傷亡的事故風險。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機械的作業人員存在思想麻痹大意問題,或是存在違章作業的問題,常常由于操作不當以及沒有做好相關安全防護工作,最終導致事故發生。二是安裝、維修起重機械的人員在進行安裝、維修的過程中由于安裝、維修方法不恰當而使得事故發生。三是起重機械的結構設計原本就存在不夠合理的情況,比如防護桿高度不夠,選用材質不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電擊事故風險主要是指起重機械的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由于觸碰到帶電物體而導致的觸電事故。究其原因,首先,起重機械的司機室存在設置不夠合理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司機室與滑觸線設置在相同一邊,同時滑觸線端側與起重機相互靠近的地方沒有設置防護板。其次,在高壓電線作業過程中,由于實際操作不準確、指揮不正確等等原因,起重機械很可能因此而觸電,進而導致作業人員觸電。最后,起重機械的維修保養工作未能有效開展好,起重機械接地不符合要求、絕緣性能破壞,很容易增大漏電的幾率,再加之司機室沒有設置安全防護絕緣墊板,那么一旦起重機械發生漏電情況,作業人員就會因此而觸電。
為盡可能減少起重機械事故風險,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一是進一步加強對起重機械的安全監管工作,堅決嚴把質量關,嚴禁讓任何缺乏質量保證或資質的設備或技術操作人員入場。二是對從事起重機械安裝、維修的相關企業實行安裝、維修資格的安全質量認證,沒有具備相關資質的企業不能承擔起重機械安裝以及維修業務,將起重機械安裝以及維修方面的質量關把好。三是定期不定期對各個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對那些不符合現行標準老舊設備或者非法制造的起重機械,堅決予以淘汰拆除;發現起重機械存在安全隱患的,立即要求相關單位限期進行整改。四是對定期檢驗不合格或者超期未檢的起重機械堅決停用,防止設備帶病運行。五是對于那些發生了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必須做出一定程度的懲處,提高其對事故安全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積極做好相關安全防護措施,盡可能避免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起重機械設備進行作業之前,企業必須對現有的起重機械管理責任體系予以健全完善,確保能夠借助經過健全完善以后的管理責任體系,來使得起重機械的各項安全風險管理責任能夠得到切實的有效落實。一旦發生了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那么就可以及時對相關責任人追究他們的相關責任,從而借此來督促相關責任人認真肩負起自身應當承擔的起重機械管理責任,更認真地對待所開展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工作,將各類事故風險事先就扼殺于搖籃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責任體系的完善應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應根據管理責任體系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不斷加以健全完善,使健全完善后的起重機械管理責任體系得以始終契合實際的安全管理工作開展需要,切實提高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水平以及質量。
為更好地防控好起重機械事故風險,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安全技術培訓力度,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安全技術培訓活動,將起重機械的相關作業人員組織起來參與其中,不斷提高他們對于事故風險的認識程度,不斷提高他們的安全技術水平,從而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嚴格遵循作業要求進行相關操作。
對從事起重機械的相關作業人員,不管是國家要求取證還是不需要持證操作的,比如安裝維修人員、司機、起重司索員、操作指揮員等都要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并且有相關培訓考核記錄。為了使起重機械作業人員更好地認識和開展各項工作,除了編制標準作業指導書、現場講解之外,還可以編制各種設計驗算、施工方案等范本文件,以及對相關管理文件加以匯編,以便起重機械的作業人員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方便查閱。
總之,鑒于在我國國民生產中起重機械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針對目前起重機械存在著的種種事故風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積極采取相關對策措施來加以解決,以達到有效控制起重機械事故風險的目的,使起重機械在國民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研究分析,可以發現,起重機械事故風險主要集中在重物墜落、擠壓碰撞、整機傾翻、人員墜落、電擊等。針對起重機械事故風險,本文從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健全管理責任體系、加強安全技術培訓,3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安全管理對策,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