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凱玉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00
患有廣泛性焦慮癥伴共病性失眠會讓腦神經調節能力變弱,較易消耗體內營養物質和精神狀態,心慌等癥狀頻出。疾病雖然難治,但聯合使用西酞普蘭和多塞平能讓治療更完善,減少單一用藥的不足,讓病情在較短時間內被控制,提高療效。同時使用兩種藥物,能增加藥物優勢,進一步干預情緒和神經系統,調節作用變大,較好的抗擊神經敏感度,縮短病痛折磨患者的時間,詳見下述。
1.1一般資料 從2018年2月-2019年12月在院治療的2856例廣泛性焦慮癥伴共病性失眠患者中隨機抽出62例,32例參照組,30例觀察組。研究中共包括35男、27女,均(55.71±12.38)歲,均患病(2.78±1.05)年。無資料差異(P>0.05)。納入:符合《中國精神障礙疾病分類及診斷標準》中對疾病的表述,PSQI評分大于7,HAMD超過14分,已從家屬處取得知情同意書。排除:心肝等嚴重疾病、原發性精神類疾病、亂用藥史等。
1.2方法
1.2.1參照組 于每天清晨開始,需從口腔送入一次西酞普蘭(生產廠商:吉林省西點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108;規格:5mg*7粒*2板/盒)20mg,連續治療8周,再結合實際評估后續治療用藥。
1.2.2觀察組 保留上組用藥方法,然后讓患者每天晚間睡前大概1小時左右用溫水送服一次多塞平:(生產廠商: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206;規格:25mg*100片/瓶)3-6mg,用藥時間等同上。
1.3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后,在至少2名臨床醫師的PSQI和HAMA評分中,分值保持在較好范圍,睡眠情況在夜間可正常進行,睡眠時間和質量較有保障,心情不會莫名焦慮等。有效:治療后,專業測評分值大幅變好,偶爾會失眠、焦慮,存在口干、心慌等。無效:治療后,疾病并無明顯變化,經常出現頭暈、便秘等。顯效率+有效率可生成治療總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SPSS20.0統計學軟件,(n)做計數資料、(%)構成比,組間用(x2),檢驗水準α=0.05,(P<0.05)體現數據意義。
用藥后,參照組顯效、有效、無效例數分別為11例、8例、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59.38%;觀察組13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83.33%總有效率,療效顯著的為觀察組,參照組較差,有意義(x2=4.314,P=0.038)。
焦慮和失眠同時發生機體應激反應過大,身體容易發生較大變化。廣泛性焦慮癥伴共病性失眠持續消耗情緒、思維方式等,加重身體和心理負擔[2]。常見漢密爾頓焦慮自評量表、PSQI等可認真評估患者病情,分數與正常值有較大差異,能反應出患者承受的痛苦程度。常規抗焦慮的藥物中西酞普蘭較有效,成分與鈉、鉀、鈣等通道無任何親和力,不會對機體運轉造成過多影響。在用藥過程中聯合多塞平能加強抗焦慮作用,藥物與血液能快速融合,保障睡眠。機體中包含兩種藥物成分,HI受體等會盡快發生變化,病情恢復速度變快,能穩定患者身心。
同時發揮兩種藥效能延長作用持續性,促進神經系統調整,加大藥物協同力,降低相關系統異常概率[3]。每晚能看到患者自然進入睡眠狀態,調整好入睡時間、質量、速度等,臟器、腦部、淋巴系統等隨著病情的穩定逐漸恢復,更好的保護機體,減少異常情況。多種藥物的作用比一種藥物更大,保護作用更明顯,能加速物質代謝和供應,減少依賴一種藥物的不良反應[4]。藥物在機體中不斷調整機體,可降低耐藥性,保障治療能持續進行。藥物不會大量在機體中殘留,能隨消化系統、泌尿系統代謝排除[5]。兩種藥物同時作用較符合藥學機制、運轉需求,幫助機體重新建立平衡,神經不再過度敏感,讓機體每一天都有更多活力[6-9]。在疾病治療中推動兩種藥物,能提高療效,讓精神和機體都良好改變,不再被某一種藥物限制。多一種藥物參與治療,疾病可控性、機體健康度等更容易好轉,讓機體長期處于較健康的狀態,降低疾病對患者的威脅。觀察組的給藥方式應被臨床認可,能推動臨床探究,發現更多可治療焦慮等疾病的藥物,保障臨床用藥可行性。藥物使用有更多可能,不再長期依賴一種藥物,臨床能更好的控制病情,減少干擾健康的因素。同時發揮多種藥物的作用,可盡快消除癥狀,保護好患者。由此發現,用藥后,療效較符合預期的為觀察組,比參照組要好,有差異(x2=4.314,P=0.038)。說明若想保障藥物效力要多使用聯合治療。
綜上,聯合用藥能快速控制病情,讓一切向好發展,不再因藥物等干擾機體健康,治療應多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