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勤文
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慢性支氣管炎為臨床常見及高發病癥,老年患者為疾病高危人群,疾病主要特點為氣道內發生非特異性炎癥,疾病通常進展緩慢,但是容易反復發作,多表現為進行性加重,冬春季節發病率相對較高[1-2]。老年支氣管炎患者會因為感染導致疾病進入急性加重期,臨床通常應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為了進一步明確用藥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將本院收治的95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作為亞久對象,分析和研究合理應用抗生素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總計納入95例,均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利用拋硬幣法分成兩組。對照組(n=47)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在65-78歲,均值(67.91±2.33)歲。觀察組(n=48)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在66-80歲,均值(68.12±2.29)歲。患者均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處于急性加重階段,排除嚴重心臟功能異常患者、配合度較差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文件。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中患者給予復方新諾明(產商:河南興源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3726;規格:磺胺甲噁唑0.4g,甲氧芐啶80mg /片)治療,服用劑量為每次甲氧芐啶160mg和磺胺甲惡唑800mg,間隔12小時服藥1次。觀察組患者首先接受痰液檢查和藥敏試驗,根據檢查結果合理給予抗生素藥物:患者因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菌誘發感染,可給予頭孢或是乙酰螺旋霉素治療,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選擇藥物口服、肌注或是靜脈注射;腸桿菌導致感染患者給予喹諾酮、丁胺卡抗生素,藥物口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者可給予青霉素或是頭孢類藥物,推薦肌肉注射或是靜脈滴注,通常連續給藥不得低于10d,急性癥狀明顯好轉后可逐漸減少給藥劑量。
1.3指標觀察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指標情況: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頭暈頭痛、惡心、腹瀉。

2.1兩組治療后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FEV1、分別為 (1.8±0.5)L、(1.1±0.4)L,FEV1/FVC分別為(56.4±6.9)%、 (36.5±8.3)%,經計算(t= 7.525 P=0.000)(t=12.719 P=0.000),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2.2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 觀察組中1例頭暈頭痛,并發癥發生幾率為2.08%(1/48),對照組中惡心3例、腹瀉1例,頭暈頭痛2例,并發癥發生幾率為12.77%(6/47),經計算χ2=3.970 P=0.046,對照組不良反應幾率相對更高(P>0.05)。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發生幾率較高的疾病之一,老年患者發病率高于青壯年和患者[3],致病原因主要包括過敏、吸煙以及感染,疾病病程冗長、極易反復發作,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帶痰、氣促,常合并阻塞性肺氣腫、肺動脈高壓等癥狀,疾病惡化還會導致發生肺源性心臟病[4]。疾病主要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包括:急性發作期、慢性延展期及緩解期。患者處于急性發作期咳痰量顯著增加,且痰液粘稠伴有膿性物質,患者還可能發生發熱或是惡心等反應,老年患者處于急性加重期容易發生呼吸或是心力衰竭等嚴重情況,因此需要特別注意,盡量保證老年患者生存質量和生命安全[5]。
相關研究發現[6],疾病急性發作期主要致病病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菌以及腸桿菌,病原菌入侵會導致氣道粘膜受到損傷,從而降低氣道局部免疫能力,因此針對此類患者臨床通常會給予抗生素進行治療,改善患者肺部功能[7]。老年患者身體素質較差,因此需要明確致病病菌給予合理抗菌藥物,保證治療效果同時降低不良反應幾率[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明確致病菌和開展藥敏反應后合理給予藥物,結果顯示,本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常規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也顯著降低(P<0.05),表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避免產生不良反應,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可得,急性加重期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治療時需要首先明確致病原因,合理給予抗生素,保證老年患者安全同時提高治療有效率,望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