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大連醫院,遼寧 大連 116600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術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這種麻醉方式多應用于重大手術中,以起到暫時鎮痛的作用,達到順利完成手術的目的。但患者在麻醉恢復期內易產生血壓及心率的不良變化,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現象,術后易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1]。因此,選擇適當的麻醉藥物有助于降低麻醉風險,取得最佳的麻醉效果,促進患者術后機體的恢復。為探討分析右美托咪啶靜脈注射輔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本文篩選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接受全身麻醉的6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右美托咪啶靜脈的麻醉有效性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中篩選64例為本次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其中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2例患者納入對照組,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32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對照組男女結構比為18:14,年齡跨度25~70歲,均齡(44.8±5.2)歲;觀察組男女結構比為19:13,年齡跨度27~70歲,均齡(45.1±5.3)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對比分析,得出P>0.05,可比性較好。
1.2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禁食禁水8小時,入室后建立靜脈通道并實施麻醉,對患者麻醉期間的血壓、脈搏、呼吸等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觀察組以1μg/kg右美托咪啶(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字號:國藥準字 H20090248;規格:2ml:200g)進行靜脈注射輔助麻醉。對照組以等量的生理鹽水靜脈注射輔助麻醉。之后維持麻醉誘導,以舒芬太尼、咪達唑侖、丙泊酚、順苯磺酸阿曲庫銨依次靜脈注射進行麻醉,舒芬太尼用量為0.4μg/kg、咪達唑侖用量為0.05 mg/kg、順苯磺酸阿曲庫銨用量為0.2μg/kg、丙泊酚用量為1.5~2.0 mg/kg,最后借助麻醉機實施氣管插管通氣。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麻醉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狀況。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麻醉恢復期間的躁動、肌肉顫抖、煩燥不安等,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2.1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狀況 對照組麻醉后收縮壓(138.2±13.1)mmHg 、舒張壓(92.6±14.5)mmHg、心率(94.3±5.6)次/分;劣于觀察組麻醉后收縮壓(112.8±10.7)mmHg、舒張壓(75.1±9.0)mmHg、心率(76.2±1.9)次/分,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比兩組麻醉恢復期的不良反應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25%(2/32),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13%(1/32)組間數據對比,無明顯差異和統計學意義(P>0.05)
全身麻醉是麻醉方式的一種,通常應用于臨床較大的外科手術中,以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和完成。但全麻術后,患者處于麻醉蘇醒期時,易產生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從而一定程度地影響患者的血壓及心率,進而引發心腦血管的相關并發癥[2]。右美托咪啶為臨床常用麻醉藥物之一,是一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降低交感神經興奮度的作用,主要應用于全身麻醉手術患者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的麻醉中,具鎮痛及鎮靜的作用,使術中應激患者血壓及心率下降,有助于患者血壓及心血管功能的穩定,以免出現心率的異常,右美托咪啶應用于全身麻醉的輔助中,可有效降低全麻帶來的風險,提高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3]。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啶靜脈注射輔助全身麻醉,該組32例患者麻醉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和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右美托咪啶用于輔助全身麻醉,療效顯著,安全系數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