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兵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整形外科,江蘇 南京 211000
整形外科是在臨床醫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其最大的特點是融入了醫學美學的理念和技術,通過組織移植或組織替代品植入等方式,以恢復體表組織器官正常形態。依據服務對象和治療內容不同,整形外科通常分為美容外科和修復重建外科,醫學美學是聯結兩者的紐帶,也是促進整形外科理論和技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美學在特定的人類歷史階段推動了醫學發展。比如,由于宗教管制的原因,人體解剖學研究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狀態,直至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到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藝術家為在人體藝術創作時精確地描繪人體組織結構,首先開始了人體解剖學研究。藝術家的這種舉措遠遠早于醫師基于尋求疾病病因解釋的解剖學研究,是近代解剖學研究的開創者,其具有代表性的先驅有米開朗基羅、西尼奧雷利等。而達·芬奇于1505年在佛羅倫薩新圣瑪利亞醫院進行的人體解剖研究工作,直到目前仍被業內奉為經典,在促進人體解剖學發展方面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而醫學的發展整整落后了近40年,直至1543年,醫學家安德里亞斯·維薩里的解剖學巨作《論人體結構》才公開發行,標志著現代醫學發展步入科學發展軌道,該著作具有重要的醫學意義的,極大的促進了醫學的進步。
伴隨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如顯微鏡、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普及,現代醫學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學技術、基因技術、藥物化學等領域,出現了跨越式的進展,為現代醫學的發展裝上了新的發動機。就知識傳承載體而言,醫學繪圖已不再是承載醫學圖像信息的僅有方法,拍照攝影、電子圖片成為記載、傳播醫學影像的重要媒介,如三維多媒體、5G模擬等技術正在成為醫學繪圖的新興方式[1]。毋庸置疑,當前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推動了醫學的發展,但是美學意識及人文思想仍然醫學之本,是保證臨床醫學持續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的精神動力[2]。
古往今來,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一部戰爭史,隨著戰爭的發生,不可避免出現大量傷員,急需保命保肢、殘肢修復等治療。近現代整形外科的發展,是在戰創傷晚期患者救治過程中,為傷殘者矯正后天畸形,幫助戰創傷患者恢復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的大量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我國的北京整形外科醫院等,就是為救治朝鮮戰爭下來的大量傷殘戰士而設立的。在和平年代,隨著新理論、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和不同學科的融入,治療技術和手段不斷增多,治療范圍和適應證不斷擴大,新興分支學科的不斷興起,帶來整形外科與口腔科、皮膚科、美容科等學科不斷交叉融合。在整形外科這一發展潮流中,美學原則和標準一直是學科發展的重要動力與工具,而人們愛美的本性和對美的追求,極大的促進整形外科的進步與發展。
整形外科對于面部缺損整形修復手術,應當遵循美學亞單位分區原則,該原則基于面部五官光影變化,在面部明暗交界區劃分界限。基于該原則施行整形修復手術,能夠最大限度地隱蔽瘢痕,使其與美學分界線重疊。面部美學亞單位分區原則,是醫學美學與整形外科有機結合的經典范例[3]。而臨床評價一個整形修復方案的優劣,首先要評估手術技術及方法是否安全可靠,其次是看修復治療效果是否滿意、功能障礙是否明顯、并發癥是否明顯等。
當前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整形美容市場蓬勃發展,在一些不良美容教育體系里,有些觀點認為美學標準要超越醫學標準,美學標準是指導整形手術設計和實施的最高標準。針對這種觀點,我們應該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因為我們始終要明白一點,醫學標準是根本,是確保手術安全的基礎,脫離了醫學安全標準的保證,再符合美學的標準都是一場空。曾經所謂的“歐式大雙眼皮”風靡一時,追求通過手術制造上瞼凹陷,模仿歐洲女性眼部特點;后來才逐漸認識到這種手術方式并不符合我們東方人的臉型,而且會使東方人顯得衰老難看[4]。美學原則和標準在整形外科只能作為輔助工具,正確應用美學原則和標準,同時不脫離醫學本色,才能保障整形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美學和醫學美學素養是整形外科醫師的重要素質,是整形外科醫師成長過程中需要重點培養的教學內容。堅持將美學理念看做是整形外科臨床應用的工具;醫學美學觀念、原則、技術是促進整形外科發展的動力。堅持整形外科的目標是利用醫學技術幫助患者解決傷殘、變美等問題,提高生活質量。基于上述思路,在整形外科醫師的教育培養進程中,建議加強美學素養教學,并納入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教育環節。培養醫學生醫學美學素養,有助于未來的整形外科醫師能夠不斷提高臨床技能、開展良好醫患溝通、并且能夠實現自我工作價值[5]。
在整形外科醫師臨床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手術記錄必須附圖解,標明解剖部位,要點清晰,手術記錄詳實。為此,我們提前做好教學設計:第一、基礎美學素質訓練,包括素描和色彩選擇訓練,練習并掌握基本繪畫技巧;第二、人體頭面部解剖圖譜臨摹,加深解剖層次和結構意識;第三、敦促學生通過多種學習方法來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整形外科是臨床醫學與醫學美學互相結合的產物,通過加強醫學美學教育,使整形外科醫師獲得良好的審美、美學素養和醫學美學水平,有利于提高整形外科醫師的專業技能,幫助醫師快速、準確地了解患者訴求,識別并拒絕患者不切實際的要求,幫助患者將手術的心理預期調整到合適的水平,也有助于提高醫患雙方溝通達成一致的成功率,從而避免因溝通不到位帶來的糾紛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