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晶 郭文靜 邵 弘 孔令娟 孫麗婷 王春月
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對于大面積燒傷的患者來說,一般會使用高營養等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在實際的治療中會出現輸液滲漏的情況,這時就會導致患者發生局部腫脹和組織壞死的情況,對患者產生不利的影響,降低療效[1]。正因如此,需要對出現輸液滲漏的原因進行分析,并使用合理的方式降低輸液中滲漏情況的出現,提升護理質量。基于此,本院對導致大面積燒傷患者輸液滲漏的原因和護理的效果進行了研究,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自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21例大面積燒傷患者當做研究對象。男性和女性患者數量為11例和10例,年齡為19~49歲,平均(34.56±5.89)歲。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家屬和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不具有任何精神類疾病,可以配合研究。
1.2方法 對出現輸液滲漏的原因進行分析之后發現有以下幾點:
(1)藥物的影響:在使用藥物為患者治療的時候,因為高營養液等藥物會讓患者的血漿pH值發生變化,這時患者的pH值同樣會出現變化,很可能就出現了血管內膜新陳代謝情況,導致炎癥或血瘀的情況出現。而使用多巴胺等治療,靜脈壁的營養血管可能會出現痙攣的情況,讓其通透性加強,最終導致滲漏的出現。
(2)血管因素:因為大面積燒傷會增加穿刺的難度,在反復穿刺的情況下會對患者產生影響,所以護理人員會選擇小靜脈穿刺[2],而小靜脈輸液會導致速度下降,如果局部血管中的藥物濃度較高,這時就會出現血管損傷,導致滲漏。
(3)感染:在大面積燒傷之后,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破損的情況,血管會比較脆弱,彈性也會下降,這時血管承受的壓力較小,靜脈滴注對其產生較大的壓力就會導致滲漏的情況出現。
護理方法
(1)將藥物充分稀釋:對于大面積燒傷的患者來說,靜脈滴注的時候會選取留置針,這樣可以減小對患者血管的刺激,也非常容易固定,能夠減少對靜脈的破壞,降低滲漏的出現。
(2)無菌操作:在靜脈穿刺的時候,最好找到患者完整的皮膚和血管彈性好的位置進行穿刺,并且爭取一次性成功。小靜脈不是長期輸液治療的選擇,所以最好不要選擇[3]。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無痛新型拔針的方式,將拔針過程中對血管產生的損傷減小。
(3)輸液的速度和溫度:輸液的時候需要將輸液的溫度、速度以及室內的溫度調整到合適的范圍中。穿刺之前可以使用熱水袋將穿刺的地方熱敷,血管擴張可以促進血液循環[4]。患者在靜脈輸液的時候需要短時間內輸入大量的藥物,所以可以為患者建立多條靜脈通道,防止使用一條對其刺激較大。
1.3觀察指標 分析輸液滲漏的原因和提出相對的護理措施,觀察護理之后的效果。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將輸入的數據進行處理,%為計數資料,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為21例大面積燒傷患者分析輸液滲漏原因之后,使用合理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輸液滲漏的效果,共有1例出現滲漏情況,占比為4.76%。而因為輸液滲漏導致局部腫脹的12例患者,在治療和護理之后恢復正常,最終全部患者康復出院。
大面積燒傷的患者在治療的時候靜脈輸液是常見方式,但是此過程也會將輸液滲漏的發生率增加[5]。由于大面積燒傷的患者情況較為嚴重,血管通透性較強,會將穿刺難度增加,一旦出現滲漏的情況,不光會感受到疼痛,對日后的生活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6]。所以為了可以降低滲漏的出現,需要對其發生原因進行分析,并使用合理的護理方式為患者護理,確保提升生活質量和療效[7]。在本次研究中發現輸液滲漏與血管、藥物和感染有關,所以在護理時主要針對這些方面做出了相對的護理。護理人員在為患者護理時,正確找到合理的位置一次性穿刺成功,并且在護理中做好藥物稀釋的工作,確保無菌操作,讓患者在良好的環境下治療,降低輸液滲漏的發生,提升生活質量和依從性,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防止病情惡化[8-10]。可見,分析原因對患者的療效和護理來說十分重要,所以需要認識到其重要性,發生輸液滲漏情況時,及時采取針對的護理措施,減少疾病為患者帶來的痛苦[11]。
綜上所述,在對大面積燒傷患者輸液滲漏原因進行分析之后,應用針對性的護理方式可以將護理效果提升,并將滲漏的發生率降低,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