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霞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 呼吸科,山東 濟南 250200
肺心病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最有可能會出現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的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更甚者還可對患者的生命帶來威脅。因此,采取有效科學的治療手段對患者來說尤為重要[1]。常規的治療以抗感染、利尿、解痙等對癥治療為主,但是其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的癥狀緩解不明顯。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肺心病的治療也在逐漸的進步,抗凝治療作為現階段治療肺心病的新方法,其治療效果受到廣大醫學工作者的肯定,被逐漸應用到臨床當中[2]。本文針對肺心病患者采用抗凝治療,分析其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2020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6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為(65.71±4.56)歲;實驗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為(65.41±4.77)歲,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法,給予患者氧氣支持,為患者進行利尿、平喘、抗感染以及解痙等對癥治療。
1.2.2實驗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抗凝治療,具體方法為: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皮下注射治療,選擇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60191,規格為1ml:5000Axa單位,5000AxaIU/次,2次/d,連續治療2周。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的臨床療效,顯效,患者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癥狀部分消失。無效,患者癥狀無改變或更加嚴重。(2)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功能、生命力、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各48例,其中實驗組患者顯效27例,占比56.25%,有效19例,占比39.58%,無效2例,占比4.17%,總有效率95.83%(46例);對照組患者顯效23例,占比47.92%,有效17例,占比35.42%,無效8例,占比16.66%,總有效率83.34%(40例);兩組對比結果X2=4.0186,P=0.0450,實驗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各48例,其中實驗組患者生理功能評分為(50.27±10.39)分,對照組患者生理功能評分為(42.79±11.64)分,兩組對比t=3.3214,P=0.0013,P<0.05;實驗組患者生命力評分為(46.27±10.44)分,對照組患者生命力評分為(40.63±11.59)分,兩組對比t=2.5050,P=0.0140,P<0.05;實驗組患者心理功能評分為(65.37±10.71)分,對照組患者心理功能評分為(50.84±11.63)分,兩組對比t=6.3672,P=0.0000,P<0.05;實驗組患者社會功能評分為(55.37±14.41)分,對照組患者社會功能評分為(43.52±15.96)分,兩組對比t=3.8181,P=0.0002,P<0.05。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多,老齡化日漸嚴重,因而肺心病的發病也逐漸趨于高齡化,因為病程時間長,病情復雜,病程纏綿不休,經常反復發作,難于根治,并且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對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害。肺心病的患者其身體各組織長期處于缺氧的狀態并且同時伴有肺動脈高壓,如果沒有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干預和治療,患者體內的紅細胞數量會逐漸增加,使機體循環出現障礙,導致病情出現惡化,引發心力衰竭或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情況。常規治療中通常以患者的臨床癥狀為主要治療依據,對其進行對癥治療,通過利尿、解痙等方法減輕患者的心肺負擔,糾正患者的電解質平衡等,但其治療效果并不確切[3-4]。抗凝治療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是一種催化 AT-Ⅲ發揮抗凝、抗栓作用的物質,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000-6500。低分子肝素的Xa 活性強于普通肝素,其抗凝作用更加有效。經藥動學研究證實,低分子肝素可以調節患者血流動力學,使患者的高凝狀態得以緩解,減少蛋白流失,提高血漿白蛋白濃度。采用皮下注射的給藥方式,可以使藥物的吸收率增加至百分之九十以上,在給藥后的3-4個小時,患者體內的血藥濃度就可以達到最高值,并且藥物的抗凝時間長達16-24小時。每天只為患者進行2次注射,藥物使用劑量得到良好的控制,用藥以后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也隨之下降,并且不需要不斷監測患者的實驗室指標,其用藥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采用低分子肝素對肺心病患者進行抗凝治療,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得到改善[5]。本文對比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的臨床療效,實驗組(95.83%)優于對照組(83.34%);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實驗組患者在各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改善更加明顯,P<0.05。
綜上所述,對肺心病患者在臨床治療上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進行抗凝治療,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得到改善,并且血栓的發生率也較低,患者的肺動脈高壓得到有效治療,具有較高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