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輝 昝 雪
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1
冠心病為臨床多發心血管疾病,疾病長期發展可導致心臟功能障礙,引發心力衰竭[1]。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者,生活質量顯著下降,惡性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也會因此增加,需要引起臨床的極大重視。對于冠心病并慢性心衰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及護理干預可達到較好的改善疾病癥狀的目的[2]。而患者心臟功能的恢復則需要依賴康復運動鍛煉來實現,為此,本研究對冠心病并慢性心衰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基礎上的有氧運動訓練指導,觀察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8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均為本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8-78歲,平均(60.2±3.2)歲。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50-75歲,平均(60.7±3.6)歲。納入標準:患者均經??茩z查確診冠心病并慢性心衰;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機體病變及惡性心血管疾病者;嚴重溝通障礙者。分組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據2007 年冠心病診治指南及慢性心功能衰竭診治指南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1.2.1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1)健康教育。針對冠心病并慢性心衰的知識、危險因素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進行明確的講解,提升患者的認知。(2)心理干預。針對患者存在的負性情緒進行疏導,鼓勵患者通過情緒宣泄以及情志轉移等方式,改善悲觀情緒,保持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爭取獲得家屬及社會支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3]。(3)用藥指導。明確用藥方法并進行監督,指導患者觀察不良反應,有異常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根據患者病情改善情況,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4)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及異常情況,保證治療安全。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有氧運動訓練指導。由專業的指導人員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采取運動平板形式,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運動,保證心率儲備在20%-79%之間,并控制每天運動時間在10-30min,連續運動4d后休息3d,堅持運動6個月以上。
1.3觀察指標
1.3.1評估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以6分鐘步行試驗(6MWT)進行測試。
1.3.2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以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MLHF)評估,評分0-105分,分數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1.4統計學分析
2.1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分析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前6MWT指標分別為(104.0±10.9)m和(102.3±12.3)m,組間對比差異不顯著(t=0.662,P=0.510);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6MWT指標分別為(185.0±30.4)m和(384.2±20.6)m,觀察組更高(t=34.734,P=0.000)。
2.2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分析
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MLHF評分分別為(20.1±3.2)分和(19.6±2.4)分,對比差異不顯著(t=0.800,P=0.426);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MLHF評分分別為(48.6±4.0)分和(30.1±2.2)分,觀察組更高(t=25.949,P=0.000)。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冠心病長期發展,進展到心力衰竭階段時,已經發展到了終末期,患者生活質量極受影響[4]。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穩定患者病情,改善疾病引發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而患者病情要想得到長期的控制,就需要積極改善心臟功能,消除疾病發生的誘因[5]。
為此,在本次護理中,針對患者疾病發病機制,采取了常規護理基礎上的有氧運動訓練指導,目的是在藥物治療以及護理干預的基礎上,提升患者的心臟功能,減少心肌損傷,抑制冠心病及慢性心衰的發展進程[6]。在本次研究中,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對患者進行疾病健康教育,進行心理干預以及用藥指導及對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改善情況開展密切的監護[7]。通過護理干預使患者的病情趨于穩定,并在此基礎上,給予有效的有氧運動訓練指導,以提升患者的心臟功能[8]。
從本次研究結果看,護理后,觀察組6MWT指標和MLHF評分相比對照組均更高(P<0.05)。說明在護理干預以及有氧運動聯合應用的基礎上,患者的冠心病及慢性心衰病情有效控制,心臟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顯著提高,證實了聯合干預的顯著效果。
綜上,對于冠心病并慢性心衰患者來說,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以及有氧運動訓練指導,可促進疾病轉歸,改善患者疾病癥狀,提升患者的心臟功能,從而保證其正常的生活質量。有氧運動訓練聯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好,可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以及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