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00
帕金森病也被稱之為震顫麻痹,該病將會引發患者出現姿勢障礙、靜止性震顫等多種運動功能障礙癥狀[1-2],將會對患者的神經系統、運動系統以及精神系統等造成嚴重的損害,還會使患者出現腦部疾病的概率大幅提高,極大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針對該病需通常是采用藥物治療,主要是圍繞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控制患者病情進展以及降低患者疼痛等目標進行治療[4]。所以,需要對患者合理用藥,才可以保證對患者的治療效果[5]。因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分析對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多芭單用聯合普拉克索進行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選自本院2018年7月到2020年1月期間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共7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對患者分組,設定其中3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美多芭單用治療,其余38例患者為觀察組并聯合普拉克索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2::16,年齡區間為33歲到75歲,平均年齡為57.2(s=5.3)歲;觀察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3::15,年齡區間為32歲到74歲,平均年齡為56.8(s=4.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存在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其常規對癥治療,并給予患者口服美多芭藥物,用藥方法為口服,初始給藥劑量為每次62.5毫克,每天給藥3次。患者在接受連續一個月的治療后,每次給藥量提高到125毫克,每6小時給藥1次。對觀察組患者在這個基礎上聯合普拉克索進行治療,用藥方法為口服,初始給藥劑量為每次0.125毫克,每天給藥2次。患者在接受連續一個月的治療后,每次給藥量提高到0.25毫克,每天給藥3次。
1.3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評價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患者的帕金森病癥狀評分下降超過50%,運動功能障礙顯著改善)、有效(患者的帕金森病癥狀評分下降超過20%不足50%,運動功能障礙有一定改善)以及無效(患者的帕金森病癥狀評分下降不足20%,運動功能障礙未見改善)。同時,觀察并記錄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藥物副反應(頭暈、惡心/嘔吐、失眠)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開展分析,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表明有明顯差異。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藥物副反應發生率 對照組患者的藥物副反應發生率為7.89%(頭暈1例、惡心/嘔吐1例、失眠1例),觀察組患者的藥物副反應發生率為10.53%(頭暈2例、惡心/嘔吐1例、失眠1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藥物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與對照組無差異(X^2=0.157,P=0.692)。
2.2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7.37%(顯效27例,有效10例),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3.68%(顯效19例,有效9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組高于對照組(X^2=8.610,P=0.003)。
帕金森病屬于一種多發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形疾病,該病在臨床上極為常見,而且近些年來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態勢[6]。現如今,醫學界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通常認為患者的發病與中腦黑質細胞病變有關[7]。目前,在臨床上的常用藥物就是美多芭,該藥物的主要成分為左旋多巴,這種物質能夠對患者腦補的多巴胺含量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從而更好的保護患者的多巴胺神經元。但是,如果患者單一用藥,將很容易產生耐藥性,還會引發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8]。
而普拉克索屬于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藥物,這種藥物可以對多巴胺細胞的產生起到間接的促進作用,并能夠對醌基的生成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9]。并且,該藥物對患者的內分泌代謝不會造成過大的影響,還有著十分理想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強親脂性,將其與美多芭聯合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療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比較兩組患者的藥物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與對照組無差異(>0.05)。
綜上所述,對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多芭單用聯合普拉克索進行治療的效果更加理想,還不會引發患者出現嚴重的藥物副反應,具有大力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