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香
青島市即墨區田橫衛生院,山東 青島 266211
強化風險管理可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科學評估和全面細致收集,并加強患者護理各方面的監控,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高效處理,可實現盡可能規避風險,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130例內科住院治療患者,并將其隨機分為各65例患者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在觀察組65例患者中,有27例女性患者,有38例男性患者,年齡在53到8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1±3)歲。其中有11例冠心病患者,有5例心力衰竭患者,有8例肺心病患者,有17例哮喘患者,有11例重癥肺炎患者,還有13例支氣管炎患者。在對照組65例患者中,有26例女性患者,有39例男性患者,年齡在54到8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2)歲。其中有10例冠心病患者,有7例心力衰竭患者,有7例肺心病患者,有19例哮喘患者,有12例重癥肺炎患者,有12例支氣管炎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所患疾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較強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 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宣傳有關疾病健康知識,每天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檢測,依照有關內科護理有關制度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并提醒患者或家屬進行通風,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飲食及鍛煉。
1.2.2給予實驗組常規護理加強化風險管理 要求有專業能力水平較高的護理人員組成護理小組,確保護理人員都經過嚴格的強化風險管理培訓。應做好以下四方面:一是內科風險的識別與分析方面,護理人員應依據內科中發生頻率較高的風險事件、護理的程序及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并依據分析結果進行風險評估,可通過開研討會對其中的問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防范。二是風險管理措施的優化改進,應做好護理服務的細化,合理配置人員,并將每位護理人員承擔的任務進行有效明確,組內負責人應對每日工作量進行風險質控。還應做好相關護理服務風險的排查工作,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風險,并找出根本原因,再進行針對性整改。護理人員應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映給領導以及相關負責人員。要求護理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認真完成消毒任務,并保持患者病房內有良好的通風條件、適宜的溫度。針對輸液管理方面,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液體流速進行合理控制,以免造成患者的身體負擔。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用正確舒適體位,并囑咐患者不要做相應的危險動作。三是加強風險知識教育,并科學強化患者及家屬的風險意識。護理人員還應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及有關需求,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以患者的意見為依據進行有效改進,使患者感受到醫院的溫暖。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在兩組內科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和強化風險管理護理后,可從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這三個觀察指標進行評價。具體為:一是風險事件發生率,對這130例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發生的跌倒或墜床等意外風險事件和輸液、采血方面出現錯誤的責任風險事件以及出現藥物外滲的技術風險事件進行統計,并計算出兩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率。二是護理質量評分,可從消毒滅菌衛生、強化風險管理、基礎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四個指標進行評分,每個指標十分為滿分,評分越高則護理質量越高。三是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將其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等于十分滿意的人數加上一般滿意的人數的總和除以65的結果再乘以百分之百。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對所收集的數據信息進行統計處理,用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并用X2進行科學檢驗。用平均數±均差表示計量資料,并用獨立樣本t對組間數據進行檢驗。當P小于0.05,則證明對比數據間有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風險事件發生率 在觀察組65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現穿刺失敗情況,有1例患者出現藥物外滲的情況,有4.62%風險事件發生率。在對照組6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現墜床情況,有2例患者出現跌倒的情況,有1例患者出現輸液錯誤的情況,有1例患者出現采血錯誤的情況,有4例患者出現穿刺失敗的情況,有5例患者出現藥物外滲的情況,有13.85%的風險事件發生率。觀察組風險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數據間存在較大差距,有統計學意義。
2.2護理質量評分 針對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分析消毒滅菌衛生、強化風險管理、基礎護理以及健康教育這四項指標的評分可發現,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之間有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在觀察組65例患者中,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有38例患者,有12例患者一般滿意,有3例患者不滿意,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為95.38%。在對照組的65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非常滿意,有27例患者一般滿意,有18例患者滿意,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為72.31%。觀察組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有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醫院內科科室收治的住院患者通常有年齡較大,比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特點,導致患者的護理安全服務工作強度比較大。在對內科患者進行護理中,強化風險管理可使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風險辨別能力得以有效增強。護理工作的管理人員應科學劃分并明確每位護理人員的職責,使責任落實到個人,還應加強檢查對其中潛在的風險,加強護理人員風險知識培訓。強化風險管理應用在內科護理安全中,可有效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率,并使護理質量評分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有效提升,應在內科護理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