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思哲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信息數據中心,廣東廣州 510080)
隨著醫療改革制度的不斷深化及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作為醫療領域最核心、最復雜的醫院信息系統,其技術架構和“互聯網+”的應用發展相比于物流、電子商務等行業存在有明顯的滯后性[1]。解決應用集成問題和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全面促進智慧醫療服務”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治理和構建新一代的醫院核心信息系統,提升醫院管理效率和醫療服務的便捷性尤為重要。通過引入數據中臺技術,執行統一的數據操作標準,可解決醫院信息系統在數據管理方面的問題,實現醫療信息的互聯互通。
醫院信息系統是利用計算機等系統實現醫療活動信息管理和智能化操作的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其包括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臨床醫療信息系統及其他系統[2]。數據治理包括數據標準化、數據管理、數據質量提升和數據應用。目前我國醫院的信息化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系統是相對獨立的,信息系統集成度較低,數據庫能力已達上限,難以適應龐大的醫療信息數據庫的發展[3]。
1.1 信息化系統的建立缺乏統一標準因前期醫院信息系統開發無統一標準,其系統功能和模塊建設僅考慮滿足基本業務需求,缺乏整體規劃,各部門間信息系統獨立產生眾多數據且以各種形式分散存儲,普遍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在業務操作過程中反復錄入信息,操作繁瑣且未能及時錄入。各醫院間溝通與合作較少,數據接口不統一,導致醫療信息在各醫院間無法傳遞和共享,對患者就診造成一定的困擾,嚴重限制了社會管理信息的數據融合和資源利用[4]。
1.2 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及資源投入醫院信息化建設對技術人員能力要求極高,要求必須具備較豐富的醫學知識,熟知醫院工作流程,且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還需具備開發系統的能力。由于這類人才的緊缺,導致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嚴重受阻。此外,該系統的建設需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運作和維護,但當前所投入的經費十分有限,極大的限制了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進程[5]。
1.3 硬件設施及信息網絡安全問題醫院信息系統的硬件設施可能會受到火災、水災、電路損害等影響導致事故問題,醫院信息系統運行的各個客戶端需與服務器進行信息交換,極大地增加了黑客和病毒制造者攻擊的可能性,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使網絡的接入情況越來越復雜,導致醫院內部的信息數據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安全事故頻發[6]。
數據中臺是通過大數據云平臺構建而成,主要完成海量數據的采集、整合、梳理及存儲等工作,數據中臺不僅具有在大數據平臺基礎上已經沉淀的采集、計算和存儲能力,統一規劃數據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的治理能力,還可支持質量評估、診療輔助、臨床決策支持、階段數據分析、多學科建設創新等智能應用[7]。數據中臺具備數據計算、應用及統一存儲的能力,可完全避免功能和數據設計的重復建設,打破數據隔閡,利于前臺使用,使醫院用戶更快捷地獲取后臺資源,同時,還能保證數據安全[8]。數據中臺主要包括5個部分:一是數據的標準化和結構化;二是數據的聚類和轉化,生成業務所需要的信息;三是數據質控和監控,保證數據質量;四是構建指標體系;五是統一對外的服務,向下發展提升服務性能,保證數據應用能力。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中臺,能更好地解決數據標準格式、質量、完整性的問題,真正將數據變為資產,為實現信息數據互聯互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9]。
設定一個統一標準規范的數據記錄模板,數據中臺借助ETL工具對醫院各個業務系統的數據進行采集、整合和裝載,并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建立不同的數據主題庫,如臨床主題庫、基礎醫學知識庫、患者主題庫、財務主題庫、檢查檢驗主題庫、科研主題庫等[10]。患者信息庫包括患者電子病歷、處方醫囑、影像學資料等綜合性醫療信息,醫生可在醫療系統內隨時取用患者完整臨床信息,提供紙張病歷無法提供的服務,減少患者排隊就診時間,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并能輔助提高醫療互聯互通的信息化管理。數據中臺借助商業智能BI分析平臺,為醫院管理者提供運營分析指標,提升醫院管理水平。數據中臺通過對數據資產進行全面集中管控分析,對數據質量進行預警,可形成完整的數據質量報告,以確保數據質量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醫護科研人員可直接在主題庫中提取數據,極大地節約了數據處理時間,通過對比分析相同病歷的治療方案,評價治療效果,總結改進治療方案,研發新的治療方案。各醫院對其數據進行整合形成相應的數據庫后,基于數據中臺共享數據模型向上提供數據共享能力,從而實現信息互聯互通。
4.1 業務較復雜且投入成本較大醫院信息系統涉及的數據十分復雜,隨著各科室數據量的不斷增加,其需求變化也在不斷加快,需將數據重新定義才能規范數據中臺建模,從底層架構將遺留的醫院信息系統全部重新進行梳理、重構,其建設周期較長。此外重構系統所需的人力和服務器配置等資源的成本投入也較大,需租賃足夠的網絡帶寬及計算和存儲設備等。
4.2 建設困難單個事物原來僅需在單體系統或煙囪系統中操作,引入企業級的分布式互聯網架構運行數據中臺后可能需在多個分布式服務協同完成。如庫存扣減服務和支付服務是在不同的物理服務器上完成,分布式事務處理如何保證事務完整和數據的最終一致性,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當后臺微服務化后,服務顆粒度劃分愈來愈細,服務的客戶端越來越多時,統一資源定位符配置管理運作會變得十分艱難,客戶端依賴性增加,一旦草率下線就會造成其他服務問題的連鎖反應。如何穩定系統性能和用戶體驗,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4.3 短期效果不明顯底層技術架構重構雖長遠價值較高,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使用者和決策者很難在短期內體驗到其優勢和應用效果。在數據治理過程中需考慮如何做好頂層計劃,分布實施各系統的統一標準化改造。
數據中臺運用于醫院信息系統數據治理中,可將分散、無效、不標準的數據集中處理使之標準化,并可解決醫院現有的IT架構在業務互聯互通及數據共享的困境,推動一切業務數據化,實現數據共享和臨床信息一體化。構建服務化中臺架構,逐漸完善數據服務有助于醫院真正掌握自己的核心數據資產,提高醫院管理人員、醫務人員及科研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對醫院進行有效監管和科學決策,保障醫院信息化建設,從而穩步前行,為醫院未來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