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蓉
大連市中心醫院,遼寧 大連 116033
近幾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病癥表現愈加復雜,隨著患病的人增多、病菌病毒種類的豐富,該類疾病對患者的疾病影響越來越嚴重,病死率逐年提升[1]。本文選取23例住院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從人性化護理角度觀察分析護理服務對臨床醫療技術應用的積極影響,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某醫院2019年10月收治的23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范圍在28-78歲之間。患者臨床表現為,持續高熱、呼吸不暢、肺部CT影像有病原體、致病菌,符合相關性肺炎疾病診斷標準。
1.2護理方法 針對23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疾病狀態制定治療方案,采取人性化護理模式,內容如下:一是,常規護理
為每例患者安排責任護士,護士負責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及病癥反應、與家屬就治療情況展開溝通、確定檢查時間,對患者進行陪護,配合醫生治療延展護理服務,達成治療配合。如:介紹醫院住院環境、對患者病情進行簡要介紹,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協調患者日常檢查時間表等。同時,針對不能自主行動的患者,要給予輔助性的生活護理,如:保持患者身體健康、干凈,定期、按時更換被褥,如果病人的床鋪臟亂,需叮嚀家屬或自己親力親為,協助整理,不過必須要保證床鋪、被面是干凈整潔的;定期詢問、巡視患者住院情況,服藥時間、服藥后感受、飲食排便情況、睡眠質量等,協助提升患者生活的優質程度。
二是,呼吸道及呼吸機護理
每例患者實行呼吸機輔助呼吸的需求不同,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疾病狀態,呼吸機使用機型、類別及反應情況,同步給予吸痰、氧療、抗生素藥物、氣道濕化管理等服務[2]。全方位照料患者使用呼吸機或執行輔助呼吸護理服務時候的實際問題,嚴格落實標準護理服務程序,執行無菌操作,時刻關注患者不適感受的主訴表達、隨機調整呼吸機儀器的使用參數及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和頻率。
三是,飲食護理
保證患者飲食健康,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哪種食物、怎樣飲食是有利于身體恢復的,例如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這類食物可以增強患者體魄、使其抵抗力提高,還有易消化,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可服用的食物[3]。如果不能用口進食,采用鼻飼時,護理人員需按常規方法操作,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變化,了解他們的疾苦,給予一定的營養液。
觀察了解人性化護理前后,23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病癥狀態變化情況,分析判斷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應用價值及影響。
1.3判斷標準 詳細記錄23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入院后,接受人性化護理前后病癥變化情況,呼吸機通氣時間、不適癥發生次數等。同時,向23例患者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對專業性護理、呼吸道及呼吸機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等四個護理模塊的滿意度評價,每項25分,總分100分。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為:①非常滿意:90分以上;②滿意:80-90分;③一般:70-80分;④不滿意:70分以下。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

23例患者,人性化護理干預后,平均呼吸機通氣時間(22.15±3.71)h、不適癥2例,護理滿意率95.65(22/23)%,具體數據見表1、2。

表1 23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護理前后的病癥表現

表2 23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人性化護理滿意度[n(%)]
本組研究發現,臨床針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人性化護理服務,是針對針對患者疾病狀態及疾病造成的不利影響而展開的,其人性化表現在多方面,如:對患者基礎護理需求的供給、對患者衣食住的協調與幫助、對患者生活質量的維護與提升,對患者專業化疾病治療的輔助護理支持等[4]。與常規護理相比,人性化護理不僅解決了患者治療期間的相關護理問題,還有效提升了患者在護理期間的護理感受。
對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來說,呼吸機使用、呼吸狀態的治療與調節、治療期間的生活及心理狀態是非常關鍵的,事實也證明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患者有很大的幫助和積極影響,人性化護理能給患者充分的自信、自尊,讓患者感受到來自于專業醫療護理服務的權威性和影響力,進而更加相信身邊的護理人員,愿意配合醫護人員制定的治療及護理方案。
本文所選23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患病年齡段差異較大,但仍以65歲以上老人,該部分人群疾病狀態復雜、病癥表現對患者生命狀態的影響更深,所以更加需要給予人性化護理。一方面,從護理服務上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照顧,另一方面,從人性化角度輔助患者在治療期能夠正常的生活,最大限度減少不良情緒、不適感受及并發癥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