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靜 李衛寧 阮紅群 姚雪濤



摘要:為促進河池市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和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運用偏離一份額分析法對河池市2009年和2018年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定量分析。結果發現,河池市農業產業結構中,種植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缺乏競爭力;林業結構較好,有一定競爭力;牧業、漁業具有一定競爭力,但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林牧漁服務業內部結構有一定優勢,但整體競爭力水平較低。河池市農業產業發展不均衡,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針對河池市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提出強調特色,突出優勢,穩固種植業、做優生態林業、提升水產畜牧業,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的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建議。
關鍵詞:農業產業結構;偏離一份額分析法;農業生產效益;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3-4374( 2021 )06-0054-05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Hechi City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
Su Wen-jingl, Li Wei-ning2',Ruan Hong-qun3, Yao Xue-taol
( l.Guangxi Linsheng Forestr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Nanning, Guangxi 530002.China:
2. Nanning Branch,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Guangxi 53000l.China:
3.Nanning Land Reclamation Center, Nanning, Guangxi 530002,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Hechi City, the Shift -share Method was used to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chi City in 2009 and 2018.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chi City are as follows: theinternal structure of farming is unreasonable with weak competitiveness. The forestry industry structureis better with certain competition ability.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industry has certaincompetitiveness. but the intemal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service industry has certain advantages, but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sweak.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Hechi city is not balanced. but has much space to toimprove. In view of the issues existing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chi City, this paper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emphasizingcharacteristics, highlighting advantages, stabilizing planting industry, optimizing ecological forestry,improving aquatic animal husbandr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ofagricultural production.Key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hift share Metho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competitiveness
偏離一份額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SSM)是一種在國內外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分析中被普遍使用的方法[1.2]。本文在廣西農業產業大環境下,利用偏離一份額分析法對河池市2009年與2018年農業產業結構、產業競爭力狀況等進行分析,找出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部門,旨在為進一步推進河池市農業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提供參考,對優化產業結構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l 農業發展概況
1.1 自然條件
河池市地處廣西西北邊陲、云貴高原南麓,是桂西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介于東經106°34'―lO9°09'、北緯23°41'-25°37'之間,土地總面積335 .lx104hm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河池市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是廣西石漠化面積最大、分布范圍最廣的地級市,石漠化土地面積72.3 x104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1.6%,占全廣西石漠化面積的35%。
1.2 農業發展概況
河池市始終把農業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以及鄉村振興的關鍵產業,立足河池實際,不斷調整農業發展思路,創新發展理念,以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為主線,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著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市農業產值持續增長,由2009年的135.2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75.47億元。2018年,河池市農業產業總產值位于廣西第10位,對全市GDP貢獻率為34.9%,其中種植業產值為111.73億元,林業產值為33.64億元,牧業產值為112.85億元,漁業產值為10.38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為6.87億元[3],種植業和牧業占主導地位。
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45.42x104hm2,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4.84 x104hm2,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20.58x104hm2,淡水養殖面積1.59 x104hm2;糧食總產量97.74x104t,甘蔗產量296.07x104t,水果總產量41.32x104t,蔬菜(含食用菌)產量168.38x104t,其他農作物產量9.85x104t。全年畜禽肉類總產量22.46x104t,水產品產量6.89x104t,蠶繭產量12.96xl04t。全市森林面積234.68x104hm2,森林覆蓋率70.05%,木材產量313 .6x104m3。[4]
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2009年和2018年河池市與廣西的農業產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數據,以及廣西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來源于《廣西統計年鑒2010》《廣西統計年鑒2019》,見表1。
2.2 研究方法
選用偏離一份額分析法,分析河池市2009年、2018年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初期為2009年,末期為2018年。該方法將區域自身經濟總量在特定時間段的變動分解為份額分量、結構偏離分量和競爭力偏離分量,該方法可以用來評價區域經濟結構和競爭力,找出區域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產業部門,確定區域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計算過程如下:
(1)計算廣西所有產業在2009-2018年時間段的變化率R。
R=
式中Bo、B1分別為2009年、2018年廣西所有產業產值。
(2)計算廣西農業產業各部門在2009-2018年時間段的變化率Rjo。
Rj=
(2)
式中Bjo、Bjt分別為2009年、2018年廣西農業產業各部門產值。
(3)計算河池市農業產業各部門在2009-2018年時間段的變化率rijo。
(3)
式中
、
分別為2009年、2018年河池市農業產業各部門產值。
(4)計算河池市農業產業部門增長量Gijo。
(4)
式中Nij為份額分量,Nij=bijoxR,Pij為結構偏離分量,Pij=bijo×(Rj-R),Dij為競爭力偏離分量,Dij=bijo×(rij-Rj)。
(5)計算河池市農業產業各部門增長量PDijo。
PDij=Pij+Dij.(5)
(6)計算結構效果指數W、競爭力效果指數M與相對增長率Lo。
(6)
(7)
(8)
其中:Ki。=Bijo。/Bio,
分別表示河池市農業產業各部門初期、末期與廣西農業產業各部門的比重。
3 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
3.1 數據處理結果
根據上述公式(1),計算得到R=1.62,根據公式(2)~(5),計算得到河池市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的偏離份額相關指標,見表2。
3.2 產業結構分析
根據表2,可得出河池市農業產業部門的份額分量N>0,說明這些產業都是全區性的增長產業;林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的結構偏離分量Pij>0,說明河池市的這兩個產業的結構略優于廣西的平均水平,但還有較大的優化空間,而種植業、牧業、漁業Pij<0,需繼續調整內部結構的任務較重;林業、牧業、漁業的競爭力偏離分量Dij>O,說明這三個產業部門在全區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林業、漁業的競爭力優勢不明顯,牧業的競爭力相對較強,而種植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競爭力偏離分量Dij <0,說明該產業缺乏競爭力優勢。
在各產業結構中,種植業的Pij<0,Dij0,Dij>0,PDij>0,說明該產業結構較好,競爭力較高;牧業、漁業的Pij<0,Dij>0,PDij0,Dij <0,PD
3.3 偏離一份額圖分析
根據計算得到的份額分量Nij、競爭力偏離分量Dij、結構偏離分量Pij、總偏離量PDij指標,繪制偏離一份額分析圖,使結論更加直觀。部門優勢分析圖以總偏離量PDij為橫軸,份額分量Nij為縱軸;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以競爭力偏離分量Dij為橫軸,以結構偏離分量Pij為縱軸。根據表1中的Nij、Pij、Dij、PDij指標數據,可繪制出部門優勢分析圖(見圖1)、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見圖2),并可得出表3、表4。
林業位于部門優勢分析圖中的S2扇面,說明該產業部門為增長部門,且具有部門優勢;種植業、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位于部門優勢分析圖中的S4扇面,說明這4個產業部門雖然都是增長部門,但不具有部門優勢。林業位于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中的S2扇面,說明林業產業的基礎較好,競爭力較強;農林牧漁服務業位于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中的S5扇面,說明該產業的基礎較好,但競爭力較差;牧業、漁業位于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中的5扇面,說明這2個產業基礎差,但發展很快;種植業位于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中的S8扇面,說明該產業基礎差,且缺乏競爭力。
3.4 效果指數與相對增長率分析
根據公式(6)~(8)計算得到競爭力效果指數U=1.01,大于1,說明河池市農業產業發展較迅速,地位不斷提升,有一定的競爭力;結構效果指數W=0.98,小于1,說明河池市農業產業的基礎、結構低于廣西的平均水平;相對增長率L=0.99,小于l,說明河池市農業產業經濟增長速度略弱于廣西農業產業的平均水平,雖然河池市農業產業發展較迅速,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種植業、牧業等部門的產業基礎相對較差,且內部結構不夠合理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該市的農業產業經濟增長速度低于廣西平均水平。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農業產業結構是否合理,是相對的和發展的,根據計算出來的指標,河池市的農業產業各部門均為增長型產業,但不同產業部門發展不均衡,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的產值比重由2009年的4.66:0.85:3.79:0.32:0.20,調整為2018年的4.06:1.22:4.10:0.38:0.25,各產業結構中,種植業比重有所下降,其他產業比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長,說明產業結構得到一定程度優化,基本符合農業產業發展的基本趨勢,與2009年相比較,2018年自然資源利用更為合理,農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生態系統更加穩定,但在農業產業經濟中,種植業和牧業仍然是農業發展的主體。
4.2 建議
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壯大優勢特色農產品,既要強調“特色”,更要突出“優勢”,穩固種植業、做優生態林業、提升水產畜牧業,在繼續發展種植業的基礎上,加快畜牧業發展,充分利用山水資源發展林業和漁業,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圍繞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升級提速,實施核桃、油茶、板栗、“三特”水果、桑蠶、富硒農產品、糖料蔗、肉牛、肉羊、香豬、淡水生態養殖產品、食用菌等特色扶貧產業提升行動,促進特色農業發展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5]
穩固種植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糧食品種和富硒有機品種;建立“雙高”糖料蔗生產基地;推進高產、高質、高效“三高”蠶業建設,同步推進優質原料繭基地建設;建設常年蔬菜種植基地和連片秋冬菜生產基地,高寒山區反季節蔬菜基地;建設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全面提高食用菌生產水平;開展“三特”水果標準化基地建設,重點建設李子、葡萄、柚子等特優種植區。
做優生態林業:優化森林生態環境和調整樹種結構,著力擴大優質用材樹種大徑材的培育比重,提升森林質量和效益,增強森林可持續經營能力;保持核桃、油茶、板栗、八角等特色林產品競爭力,豐富以旅游、森林康養、休閑游憩為主的森林生態服務產品。
提升水產畜牧業:優化水產畜牧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重點推進生態養殖、特色養殖,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生態化”產業發展進程,實現肉牛、肉羊、香豬、大水面漁業和稻田漁業、漁牧產品加工、流通、飼料工業和休閑漁業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甘,楊威.基于偏離一份額法的城市產業結構分析——以湖北省隨州市為例[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47-152.
[2]于婧,田羅,周智浩,等.基于偏離一份額分析法的區域發展空間戰略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7(5):462-467.
[3]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網站.廣西統計年鑒2019[EB/OL].( 2020 -04 - 15)[ 2020 - 10 -27 ].http: //tjj.gxzf.gov.e n//tjsj/ma-terial/tinj2020041 5/20 19/2 K/indexch.htm.
[4]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網站.廣西統計年鑒20IO[EB/OL].(202 1-08-06)[ 202 1-10-27 ].http://tjj.gxzf.gov.cn/tj sj/tj sj/tj nj/.
[5]黃啟.基于偏離一份額分析法的廣西林下經濟優勢產業選擇分析[J].西部林業科學,2020,49(6): 166-170.
收稿日期:2021-10-10 修回日期:2021-10-15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教育廳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GIS精準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和建設”(項目編號:2017KY0242)
第一作者簡介:蘇文靜,女,1986年生,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規劃設計工作。
通訊作者:李衛寧,男,1987年生,講師,博士在讀,主要從事GIS二次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