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亞,徐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發展過程中一種慢性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1]。其病程長、病情重,常導致糖尿病患者的殘疾或死亡[2]。糖尿病足的發病機制為體內的血管和末梢神經受損,導致血液黏稠和神經功能障礙等,使患者出現下肢運動障礙、潰瘍腫脹、缺血壞死、并發感染等情況[2-3]。目前該病臨床尚以全身支持和藥物治療為主,且患者常出現創面感染甚至膿毒血癥,極易影響治療效果[4-5]。在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早期階段,臨床上難以鑒別,故可使患者錯過抗感染治療的最佳時期,往往導致患者遭受截肢的痛苦。因此在合并感染的早期,及時發現并有效控制感染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患者的生存期[6-8]。本研究主要利用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判斷是否合并感染,并探討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晚期蛋白氧化產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炎癥因子和氧化指標的變化及其與早期合并感染的相關性。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咸寧市中心醫院19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診療情況,依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將其分為無合并感染的對照組(n=95)和存在合并感染的感染組(n=95)。納入標準:(1)按照臨床指南標準診斷糖尿病足及早期感染,進行細菌培養確診;(2)研究對象均于本院進行糖尿病足常規治療;(3)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心肺腎功能不全的患者;(2)不愿提供病歷資料的患者。對照組包括男性49例,女性46例,年齡范圍31~90歲,年齡(61.77±12.53)歲;病程范圍3個月~25年,病程(113.47±49.86)個月;潰瘍部位多見于足趾、足背、足底。感染組包括男性48例,女性47例,年齡范圍30~92歲,年齡(63.12±13.19)歲;病程范圍2個月~29年,病程(121.78±52.99)個月;潰瘍部位多見于足趾、足背、足底。2組糖尿病足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潰瘍分布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相同的治療方案(根據患者入院后檢測的血糖情況給予合適劑量的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于清晨患者空腹狀態時,抽取靜脈血約10 ml,室溫下靜置35 min后,將離心機速度調為3 000 r/min,離心半徑為13.5 cm,離心5 min,使得血清分離,將血清樣本置于-70 ℃的冰箱保存備用。采用PCT ELISA試劑盒(北京百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S20193468)測定血清PCT水平;采用CRP ELISA試劑盒(北京百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S20194627)測定血清CRP水平;采用MDA放射免疫沉淀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S20193891)測定血清;采用AOPPs放射免疫沉淀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S20194047)測定血清AOPPs水平。測定過程均嚴格按使用說明書操作。
1.3 觀察指標 2組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各指標的水平及其與糖尿病足早期合并感染的相關性;2組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的陽性率(CRP≥5 mg/L為陽性;PCT≥0.05 μg/L為陽性;AOPPs≥10 μmol/L為陽性;MDA≥10 μmol/L為陽性)。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各指標水平比較感染組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感染組與對照組糖尿病足早期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水平比較(x±s)
2.2 血清CRP、PCT、AOPPs、MDA與糖尿病足早期合并感染的相關性分析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的水平與早期合并感染情況具有一定的正相關性(P<0.01)。見表2。

表2 血清CRP、PCT、AOPPs、MDA水平與糖尿病足早期合并感染的相關性分析(x±s)
2.3 2組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的陽性率比較 以CRP≥5 mg/L為陽性;PCT≥0.05 μg/L為陽性;AOPPs≥10 μmol/L為陽性;MDA≥10 μmol/L為陽性。感染組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的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感染組與對照組糖尿病足早期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PCT、AOPPs、MDA的陽性率比較[例(%)]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因微循環障礙,導致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組織缺氧加劇,從而出現下肢運動功能障礙。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組織的炎癥狀態和氧化情況是影響疾病療效的關鍵因素[9-11]。
糖尿病足早期感染時,病菌常定植于下肢局部病灶組織中,引起中性粒細胞聚集并釋放CRP、PCT等炎癥因子,通過級聯反應導致全身炎癥發生[12]。CRP在急性期感染、局部組織缺血和全身炎癥反應等情況時會增高。有研究顯示,在糖尿病足早期感染患者會分泌大量CRP,且可作為臨床上判斷發生感染的關鍵指標之一[13]。PCT是降鈣素原,一般在機體內會因為水解而不被直接釋放至血液中。有研究顯示,當機體出現細菌或真菌感染時,在炎癥級聯反應的作用下,PCT水平會大幅升高,且在感染控制后,其水平又會迅速降低[14]。有研究顯示,PCT在發生感染的患者中水平穩定,且在發生嚴重膿毒血癥的患者中具有高度特異性[15-16]。
炎癥級聯反應及病菌的大量定植增殖,均會使機體處于相對缺氧的狀態,影響糖尿病足創面的愈合,該過程中會產生MDA、AOPPs等無氧代謝產物。機體在生理情況下,氧化和抗氧化系統一般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但糖尿病足患者機體中的自由基會在細胞內蓄積而破壞動態平衡,導致氧化損傷發生[17-20]。
本研究顯示,糖尿病足合并早期感染的患者體內血清CRP、PCT、AOPPs、MDA水平均明顯升高,提示這些細胞因子在機體早期感染中的炎癥級聯反應及氧化應激反應的過度激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可能是因為CRP、PCT等炎癥因子和AOPPs、MDA等氧化指標與糖尿病足之間關系密切,且兩者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感染對造成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均有激活作用,使得促進細菌的增殖和定植,不利于創面的修復,從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進一步研究發現,糖尿病足合并早期感染與患者血清中CRP、PCT、AOPPs、MDA指標的水平變化關系密切,且患者血清中CRP、PCT、AOPPs、MDA指標的陽性率都較高,這可能提示這些指標能對糖尿病足合并早期感染進行早期有效診斷,使得患者在感染早期可以進行抗感染治療,從而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臨床上早期診斷糖尿病足合并早期感染可以通過檢測血清中的CRP、PCT、AOPPs、MDA水平并結合細菌培養結果來分析,同時也可根據這些指標的高低水平評估患者感染的嚴重程度,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