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瑩瑩 夏婧
名師工作室究其根本是一種學習與發展共同體,集理論學習、教學實踐研究、學術課題研究、教師成員培訓于一體,對內應發揮凝聚、帶動的作用,對外應起到示范、輻射的作用。然而實際操作中,名師工作室面臨種種困境,出現了諸多問題,致使其“應然”作用大打折扣。本文針對各名師工作室出現的共性問題,提出相應建議及對策,以期改善其現狀,縮小其“實然”與“應然”的差距,讓其能更好地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使名師工作室的影響最大化、效能最優化。
明確定位,合理確定發展目標
名師工作室作為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在引領教師發展、助推專業成長中作用顯著,工作室的目標直接決定著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發展水平。因此,合理確定工作室目標是最基礎、最關鍵的一步。
首先,名師工作室的成員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園所,專業水平及思想觀念不盡相同,工作室在制定目標時,需考慮到不同園所背景的教師情況,了解其職業認同感、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及自我發展意識等,再結合工作室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引領工作室未來發展。
其次,在工作室總目標的引領下,根據成員個人問題、需求和崗位職責不同,制定適合成員個人的專屬發展目標,重點對焦成員自身薄弱環節,為成員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在共同成長的同時,有針對性地解決成員個人發展困難的問題,以達到團體與個人共同成長的目的。
最后,工作室總目標和成員個人目標應盡可能細化,可根據時間節點,制定月發展目標、學期發展目標、年度發展目標,并根據實際目標完成情況,動態調整發展目標,及時更新目標,確保團體及個人目標切實發揮引領作用;也可根據成員專業素養的標準,制定不同的發展目標,全方位提升教師能力水平。
完善制度,保障平穩快速發展
任何組織和團體的正常運行都離不開各項規章制度,名師工作室集結數位專家顧問、領域名師和成員,打造優秀教師共同學習、互勉互助的集體成長平臺,必須要有完整系統的規章制度,才能保障工作室正常運轉。
首先,要確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規范成員自身行為。雖然名師工作室成員數量相對較少,但由于來自不同園所,成員之間熟悉度、默契度不足,活動中成員時有缺席,需要以制度來約束成員行為,幫助成員間互相熟悉。可采用層級管理制度,首席名師引領名師,名師引領小組長,小組長引領成員,層層把關,關注每一位成員,促進成員互相成就。
其次,建立行之有效的評估制度。建立評價標準,從工作室設立、活動開展、成果檢驗等各個方面定期對名師工作室進行評價,改變僅從對主持人的評估判斷工作室水平的做法,注重對工作室建設過程、活動過程等方面的評價,判斷名師工作室平時工作是否發揮實效。同時,對成員個人進行評價,注重評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將成員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多種方式全面評估成員發展狀況。
最后,建立工作室及成員發展的激勵制度,保證工作室后續發展動力,激發成員持續參與熱情。在工作室設置多種獎項,如活動設計獎、積極參與獎、創新獎、勤勉獎等,充分發揮成員自主性,提升其各方面能力。同時,根據成員在工作室的表現、個人目標的完成程度,肯定成員自身努力與團體配合,適當給予精神及物質獎勵。
整合教育資源,多種形式開展活動
名師工作室要聯合一批有共同教育理想和追求,或有相同學科專業背景和業績的優秀教師,一起開展創新型的、建構型的教育教學研究,從而促進成員專業能力共同發展,并以點帶面,促進地區園所發展。名師工作室承擔多項任務,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不僅是名師資源,還應聯合政府相關人員、高校專家學者、優秀園所資源以及地方社區資源等。
主管部門相關人員可根據當地實際狀況,結合其他優秀工作室的觀察評估情況,給工作室發展提出客觀建議,并從經費、場地、設施設備等方面給予一定保障。工作室還可以邀請高校專家學者作為工作室顧問,針對工作室發展困惑,定期開展專題講座、科學理念交流會、成員經驗分享會等,提升成員專業素養。工作室可以充分挖掘本地區優秀示范園所,組織成員到優秀園所觀摩,開展園本課程資源共享。還可以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發揮成員創造力,用身邊的場地、人員、物品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評選優秀教案,供成員共同學習。
名師工作室還應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研活動。除觀摩示范、專題講座引領、經驗交流分享等傳統培訓方式,還可以適時開展小組課例研討,根據典型的共性問題開展教育教學疑難問題探討,成員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體驗提出可行建議。
創新研訓模式,探索名師發展途徑
工作室在發展過程中須不斷探索教研培訓模式,不斷優化名師及成員發展途徑,可以借鑒其他優秀工作室的做法,并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吸收有利經驗。例如:湖南長沙市羅曉紅工作室探索出“五步一輪”的研訓方案,即圍繞一個主題,分五步走。第一步,自我診斷,在開展活動前,成員對自身水平做出判斷,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第二步,理論學習,利用線上線下的形式,組織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提升成員理論素養,樹立科學理念,指引自身實踐工作;第三步,案例示范,選取幾位表現突出的成員或名師,開展現場學習交流分享;第四步,園所實踐,每個成員在入室之前確定個人發展規劃,并在參與活動室的過程中,及時診斷,對規劃進行完善,通過同伴輔助與名師指導促進個人發展規劃的落地;第五步,成員分享與專業指導,對工作室成員進行分組,每一組推薦成員來分享其發展規劃和在發展規劃中的心得體會,并對此進行專業提煉,通過詳細的發展規劃,達到研訓質量螺旋上升的效果。
工作室還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交流和學習,開啟“互聯網+”學習教研模式。還可設置優秀成員風采展示欄目,激勵成員向優秀成員看齊,建設名師在線欄目,及時為成員答疑解惑,促進成員自身成長。
多形式成果展現,擴大輻射范圍
名師工作室的職責不僅在于培養優秀教師,還要促進附近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及保教質量的提高,帶動地區園所共同發展。工作室應基于自己的研修成果,充分釋放其輻射帶動的功能。
首先,可以采取“送教下鄉”的形式,響應“國培計劃”號召,促進鄉村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以名師領航研修的方式,把專業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到鄉村,讓鄉村的幼兒教師能夠接受到專家的指導、能夠學習到名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從而轉化為自己的教育力量。
其次,名師工作室成員較少,要充分發揮每一位名師及成員的優勢,擴大工作室的影響力。每一位成員都有成為名師的機會,在成員經過學習培訓被評為優秀成員之后,可給予成員充分的自主權,放手讓優秀成員再成立名師工作室,形成促進教師成長的“漣漪效應”。
最后,借助互聯網搭建平臺,如建立公眾號、微信群或QQ群,也可以開發一款軟件或建立一個網站,展示科學理念、實踐技巧、優秀教案、課程視頻等,匯集各地名師及成員,讓名師工作室的優秀成果展示在全國乃至世界面前,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鑒的良性循環。
(作者司瑩瑩系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作者夏婧系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本文通訊作者)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