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因地制宜利用好當地的教育資源,開展素質教育,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創造優越條件,為幼兒的美好未來打下良好基礎。山東省東營市位于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蘆葦資源豐富,獨特的地理位置為幼兒區域游戲提供了資源寶庫。山東省東營市春蕾幼兒園的老師們利用蘆葦資源,精心設計區域游戲活動,挖掘其游戲價值,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有效投放游戲區域材料。投放材料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到游戲區域活動能否順利開展,要根據幼兒特點合理投放并調整游戲材料。我們根據幼兒注意力保持時間短、充滿好奇心等特點,對年齡較小的幼兒投放蘆葦花,讓他們用來編辮子;對年齡稍大的幼兒投放更豐富的材料,如蘆葦稈、蘆葦葉子等。
在幼兒自由活動探究環節,老師們進行觀察和適時指導。通過觀察幼兒的情緒是否高漲、玩游戲時注意力保持時間的長短、投放材料的使用數量和頻率,判斷投放的材料是否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再據此靈活地調整材料的投放數量和種類。在區域游戲活動過程中,適時的指導能顯著提高活動效果,老師們要全面、及時地記錄幼兒的活動表現,為改進區域游戲的活動策略提供參考。
不斷創新區域游戲活動。幼兒追求新鮮的特點會使他們在重復同樣的游戲后興趣逐漸降低。老師們需要不斷創新區域游戲,讓傳統材料以新的形式呈現。
其一,改變傳統蘆葦游戲的規則和形式。將傳統游戲的規則、形式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進行改變,能讓傳統游戲煥發新光彩。例如經典游戲“蘆葦風車”,通常只是幼兒單獨玩,通過奔跑形成的風讓風車轉動。剛開始玩的時候,他們興趣高漲,邊跑邊吹風車。但是時間長了,很多幼兒興趣就下降了。可以通過增加玩伴或道具來提高游戲的趣味性,讓兩個幼兒結伴相互吹動對方的風車,看看誰的風車轉得更快。改良出新能使蘆葦游戲保持吸引力。
其二,發揮想象力,一物多玩。一物多玩可以讓幼兒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蘆葦稈為例,幼兒可以將蘆葦稈按照不同比例扎成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把不同形狀的蘆葦擺在地上,讓其變成小房子,玩跳房子的游戲;把造型各異的蘆葦豎起來就成了幽深的山洞,可以比比誰最快穿過山洞。簡單的材料能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百變的快樂,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其三,將蘆葦游戲與其他活動相融合。蘆葦游戲大多與編織類游戲相結合,幼兒園推陳出新,將蘆葦游戲與數學活動、科學探究活動等相融合,寓教于樂,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例如,在編織蘆葦簾的游戲中,幼兒園將該游戲與數學活動相結合,把蘆葦稈染成不同的顏色,讓幼兒根據發現的間隔規律,進行模仿編織,這種巧妙的融合方式讓幼兒在操作中加深了對數學的理解。同樣,老師們也可以將“插籬笆”的蘆葦游戲與數學活動中的識別圖形練習相結合,讓幼兒比比誰用蘆葦制作的圖形種類多。除了與數學活動相結合,蘆葦游戲還可以與美工、益智游戲、手工操作等融合,多領域巧妙融合使蘆葦游戲煥發新的魅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春蕾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