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

幼兒園體育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全發展、培養終身體育能力為任務,以體育活動為手段的教育。《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為此,北京市西城區長椿街幼兒園基于健康教育的平臺,將體育活動課程化,探索其對幼兒健康發展的有益作用。
體育是科學的,能夠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活動要基于幼兒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展開。例如,小班幼兒肌肉力量、耐力不足,平衡躲閃能力較差,心肺系統調節功能發育不完善,容易疲勞。設計和組織小班體育活動時,要在目標確定、內容選擇、時間安排及運動負荷方面考慮周全。
體育活動中,要保證保育護理的科學性。保育護理不能只憑習慣,要與氣候相適宜。例如,北方春秋兩季室內沒有暖氣,溫度偏低,室外陽光明媚,體育運動后會冒汗。如果外出增加衣服,會加劇運動后的出汗量,回到陰冷的室內脫去外衣極易造成感冒。
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應遵循四項基本原則:鍛煉性、教育性、興趣性與簡便易行性,實施體育教育要保持“用數據說話”的嚴謹性。
體育是兼容的,能夠有效落實相關領域的目標內容。幼兒園體育的游戲化形式,遵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整體教育的思想,注重不同領域間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力求通過一個活動完成多個發展目標。
中班趣味性體育游戲“金孔雀輕輕跳”,完成了音、體兩個維度的四個發展目標。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活動情節逐漸展開,“小孔雀”跟隨“媽媽”隨著音樂節奏慢慢行走(單腳站立);當節奏輕快的音樂響起,“小孔雀”輕快地跳行(繞過障礙物行進跳);當優美的音樂再次響起時,“媽媽”帶領“小孔雀”扇動“翅膀”翩翩起舞(原地轉三圈站穩)。幼兒通過音樂指令變換動作,感受音樂旋律與節奏的變化。
體育是藝術的,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審美表現力。當體育與文學藝術巧妙結合,教、學、做合為一體,對培養幼兒的體育興趣、促進幼兒的體能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小班趣味性體育游戲“小兔乖乖”,將體育與童話故事有機結合。兩位老師分別扮演媽媽和大灰狼,幼兒扮演兔寶寶。師幼根據故事情節,在背景音樂的引領下展開活動。幼兒沉浸在童話故事中,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音樂旋律的變化,展現角色的藝術形象,完成了雙腳行進跳、在20厘米高的斜坡走上走下、屈膝團身蹲行等鍛煉目標,也提高了藝術表現力。體育課程藝術化,激發了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彰顯了體育與藝術的自然融合性。
體育是創新的,能夠有效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幼兒園體育注重環境創設,教師有目的地設計場地、提供輔助材料,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大班體育活動“貓醫生過河”,就過河方法讓幼兒進行發散思維。老師提供了平衡木、輪胎、紙板、布帶、塑料墩等物品,幼兒在已有的平衡能力的基礎上,借助各種材料,獨立或幾人合作創造出十幾種過河的方法。游戲提升了幼兒的創造性,鍛煉了他們的平衡能力。當教師注重為幼兒創造環境、提供機會,恰當地發揮指導作用,幼兒便能在游戲中增強理解能力,發展想象力與創造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區長椿街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