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麗芳

幼兒園專用活動室是獨立于班級活動室之外的公用環境和空間,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上海市嘉定區古猗幼兒園一直秉承“固本宜心、育幼如竹”的辦園理念,在此背景下,竹趣園活動室應運而生。作為實施本園特色課程的載體之一,它既彌補了班級中玩竹和探竹等空間小、材料少的問題,又為幼兒提供了更多與竹互動體驗的學習空間,讓幼兒在活動室的環境中感受竹之本源與藝術的感染力和沖擊力。
在思考中規劃區域。竹趣園活動室共創設五大區域,即“竹趣小舞臺”“竹藝工坊”“竹林高手”“探竹小達人”“竹韻書香”,給每個幼兒自主探索的學習空間,在與竹材料和同伴的互動中積累學習經驗。
竹趣小舞臺:結合竹子“高矮”“粗細”等特性,依托研發團隊制作不同樣式的立式打擊樂器,選擇適合幼兒操作的小型打擊類樂器,如雙響筒、竹筒等,創設一個充滿“竹聲”的音樂學習氛圍。幼兒可以自由組合竹樂器,在與竹樂器互動的過程中,感受音色的不同變化,提升樂感和藝術表現力。
竹藝工坊:由作品欣賞區、材料區、操作區組成。在材料的提供上,結合竹子的特性搜集幾十種竹材料,給予幼兒充分接觸與體驗竹子的機會;在欣賞區域中,擺放由幼兒創作的竹制作品。我們不僅發揮欣賞作用,還進一步挖掘作品背后的生動故事,滿足幼兒不斷萌生的創造需求。
竹林高手:收集了很多現成以及教師研發的竹制玩具。在竹制材料研發的過程中,我們跳出幼兒園圈層,聘請專家結合STEM理念,對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讓幼兒玩出更多花樣。
探竹小達人:利用自然資源,鼓勵幼兒組建“竹林小分隊”,走出去積累真實的竹經驗,獲得多元的學習方式。
竹韻書香:此區域也稱為資料區,收集并投放了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閱讀材料,給予幼兒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支持空間。
在行動中建立新立場。多年來,竹趣園在創設與實施中不斷思考:如何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并利用好專用活動室?如何讓幼兒喜歡專用活動室,并成為它的主人?
鏈接“經驗”有序化。隨著實踐的深入,我們從以竹為載體表現的單一形式逐漸轉變為多元的藝術表現,不斷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首先,讓創意表現更多元。我們將材料從原先的十幾種逐漸擴充到二十余種,豐富材料庫,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竹材料的特質。如竹片、竹枝上有不同形態的線條,竹筒、竹節呈現出不同的面。幼兒可以根據創作需求,選擇適宜材料進行創作組合,發揮想象力。其次,讓資源利用更有效。我們努力將主題與竹趣園活動內容建立聯系,幫助幼兒積累活動經驗。如在“我們城市”的主題中,挖掘幼兒園周邊“南翔老街”“古猗園”等人文資源,形成多元資源思維導圖,為幼兒帶來學習體驗和藝術創想。最后,情感體驗需求化。在竹趣園活動內容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創設開放性的空間,重視幼兒的情感體驗以及個性化需求。如在“我是中國人”的主題下,幼兒對民族服飾感興趣,想自己用竹材料設計衣服。于是在教師、家長和幼兒的共同協作下,“民族服飾店”誕生了。在開放性的環境中、在多元材料的支持下,幼兒的創意表現更自主了,也更多元了。
打開“眼界”自主化。現有的竹資料比較成人化,相關的書籍較少;幼兒的閱讀量有限,對于資源的解讀能力不夠,無法拓展自我學習途徑。基于幼兒學習方式的特點,我們成立“竹子本領大”App研發小組,使幼兒與教師更便捷地開展多元學習。
幼兒園專用活動室是幼兒園園本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如何使活動室與課程有效整合、滿足幼兒多層次需求,如何讓幼兒的成長可視化、形成有序的評價機制等,我們將繼續探索,使專用活動室真正發揮作用。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古猗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