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展開深入研究,先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落后、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理念不足等等。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設備開展語文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培養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作業布置具有開放性;活躍課堂氛圍,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通過以上措施,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9-0064-02
【本文著錄格式】楊加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課外語文,2021,20(09):64-65.
在新課程的改革下,使得以往傳統的教學評價、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發生了改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還存在著不足之處。所以,需要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斷完善,并采取有效的對策,改變以往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觀念,使得對新課標的發展更好地順應。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落后
當前,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普遍情況下,存在的問題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對新時代發展的要求不能夠更好地滿足,不符合新課程的標準,這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這種單一教學模式,往往只是機械為學生傳授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而且對于教師來說,沒有充分相應的教學方案和使用信息化設備,這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二)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實際教學時,沒有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這種教學方式來說,不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直接關系到教師是否充分把控語文課堂,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加大力度進行監督和指導,學生難以對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養成,這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還有就是沒有確定小學語文培養教學目標,對于有的教師而言,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只依據參考資料,沒有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充分把握住教材的需求,這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
(三)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理念不足
由于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其課堂上,信息化教學設備存在閑置的現象,難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對于教師而言,難以結合教學過程,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方法,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致使信息化教學成為一種形式,沒有將其真實運用體現出來,教師缺少信息化教學能力。基于此,需要不斷去學習,并不定期參加培訓。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提出了相關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其與時俱進這一點落實到位,在新時代發展下,對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充分進行把握,積極對自身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教學的方式給予優化,對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行拓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學習態度和人生觀、價值觀。在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下,將小學語文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好地體驗語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為順利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供重要保障。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設備開展語文教學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來說,可充分運用信息化資源來展開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對信息化資源的使用方法充分掌握,之后在信息化設備下,設計相關的教學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在日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最重要的趨勢,也是教師的教學基本素質。基于此,教師對信息化技術需要不斷學習,使得信息化設備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教師在課堂上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程設計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語文課程學習重難點,需要教師給予注重。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可對整合網絡資源進行搜索,之后再進行相應的篩選,將其內容以多媒體形式呈現出來,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三)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培養目標
在現代教育環境中,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教師而言,充當的角色不僅是領導者,還是領路人,促使師生之間更好地溝通,在溝通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適當地進行管理,如激勵措施,給予充分引導和指導學生對問題自主探究,不斷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教師還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認真觀察,做到對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動態給予充分了解,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成效得到改善。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培養目標進行明確,可充分結合教學需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小學語文教學方案、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組織教學活動等相關教學活動落實到位,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期,可結合學生個性特征,有針對性進行開展,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獲得提高。
(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對語文知識更好地接受。教師良好的教學成果對教學的課堂氛圍有著直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更好地交流和溝通。基于此,在實際教學中,可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將學生的情感共識激發出來,促使學生對文章更好地閱讀。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五)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作業布置具有開放性
為了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得到解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語文教學內容需要合理安排。在新課改的標準下,將語文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充分利用主動探究方法,將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調動起來,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使得學生不斷進步。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要對以往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在開放性原則下,對學生的課堂作業展開布置,將語文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對語文作業的范圍不斷拓寬,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評價學生作業的過程中,不能只看學習結果,還要看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小學語文效果的評價,將其全面性體現出來,不要只注重學習成績。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安排得要合理,布置的語文作業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使得學生更好地體驗語文學習,將語文作業自主進行完成,對自我不斷提高,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活躍課堂氛圍,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
對于小學語文教材進行分析,有很多的故事色彩比較豐富,從小學生的角度上來看,一提到故事學生都比較感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從學生的這一特點入手,改變以往傳統教學模式。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丑小鴨》這篇文章時,對于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說,主要就是由教師為學生對這則故事進行講述,之后對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進行總結,整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難以對文章中的知識更好地理解,快速消化。而在新課改的標準下,倡導的是教師組織學生對這篇完整內容進行扮演,分成多種角色,讓學生對這篇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好地體會,加深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當學生學習結束之后,讓學生討論學完這篇文章之后的感想或者體會是什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明白這篇文章的寓意,悟出一些道理來。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其普遍存在的問題要給予高度重視,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落后、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等,并在實際教學中,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不斷創新,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并對時代的發展需求更好地掌握,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斷提高,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魏臨燕.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資訊,2020(13).
[2]茍雁如.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提升策略[J].才智,2020(12).
[3]李興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華夏教師,2020(9).
[4]馬銳敏.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才智,2018(16).
[5]曹相弟.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亞太教育,2019(2).
[6]王定康.試論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以“六書”理論的運用為視角[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7).
作者簡介:楊加梅,女,1971年生,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語文學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