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光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深入開展,高中語文課本編排體系、篇目都做了較大改動。較之過去,這對語文老師的要求逐漸變高,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更靈活多樣。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懂得傳承與發展,去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下得到進步與成長,實現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經驗;新課改
我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已有18年。多年來,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汲取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大膽探索,勇于創新,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特別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對教育的認識、理解更清晰了,在多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現作以下幾方面論述:
一、突出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備好課。作為語文教師,精心備好課,是上好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絕對不能忽視。備好課,首先要熟悉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熟悉課本,其次要做到三備: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備好課就應備好學生,如本課所設計的觀點、問題學生知道多少,本課用到的舊知識學生知道多少,學生學習的難點在哪里,講課中學生可能遇到什么問題,怎樣設計本課才能讓學生接受,哪些問題需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思想認識上應達到什么水平等;備教材,關鍵就是理順知識點,摸準重點和難點,找出疑點和與本課有關的實際問題;備教法,就是每一堂課、每一個問題,要注意學生的實際,盡可能地降低要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二個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節課就四十五分鐘,如果能充分利用,高于課后兩個四十五分鐘的效率。當堂能解決的問題,決不拖到課后解決,這就需要在課堂上想方設法調動每一個學生認真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涌躍參加每一個教學環節,不能讓學生分散精力,搞小動作,不能讓學生干或想與本課無關的事情,時常多問學生幾個為什么,盡可能多地提問每一個學生。否則你準備得再好,講得再清楚,也是一堂失敗的課。
第三個環節是重視課后輔導檢查和課外閱讀。古人云:“溫故而知新。”上完課不注意對學生已學知識的檢查輔導,就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布置完作業,課后我會及時進行批改檢查,該背的文章要背會,該記住的知識點要記牢,每過一個階段會進行一次測驗。只有反復學習,學生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點。
二、抓好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學好課本,夯實語文基礎。高考試題不直接取材于課本,因而有人對課本的作用產生懷疑,對課文的教學不感興趣。其實,高考命題雖不取材于課本,但考查的知識點大多是課本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內容,這一點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寫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默寫題,只要掌握課本和大綱共同要求背誦的篇目,就能拿滿分。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扎扎實實地學習課本,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逐句翻譯課文,通過練習檢查督促。我充分利用教材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和各種必要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發展學生的文言知識遷移能力。即便是現代文,每一篇課文我都依據高考考點設計問題,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解題能力。
第二個方面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教師來說,教讀是手段,教寫是目的;對學生來說,讀就是學,寫就是用,就是實際操作。而技能必須經過實際操作才能獲得。只有在寫的反復實踐中,才能夠使學生學會寫作,達到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目的。基于此,我布置給學生的作業基本上是寫。兩周一篇大作文,每周一篇周記或讀書筆記。另外,課堂上還臨時設置一些片斷作文。
三、培養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尤其是知識日益更新的今天,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更為重要。一個只能被動學習,不會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麻煩,甚至無法適應周圍的環境。學無定法,我經常教育學生在學習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學習任何知識,必須注重基礎訓練,一步一個腳印,由易到難,扎扎實實地練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騖遠,前面的沒有學會、弄懂,就急著去學后面的知識,基本的問題沒有弄好,就一味地去鉆偏題、怪題。
二是教育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動腦。要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要防止那種死記硬背、不求甚解的傾向。學習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一個問題可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用多種方法解決,這樣不僅可以對問題本身有較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舉一反三。
三是教育學生必須一絲不茍。學習切忌似懂非懂,猜啞謎,平時要注重思維訓練的嚴謹性。例如語句排列順序題做錯了,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學生能自己發現錯誤并改正它,這就要求學生首先通過初讀,理清思路,然后對題中的每一步的推導能說出正確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據,切忌胡亂猜測,我們課文中的寫作順序、作者的安排意圖等就是解題的根據,必須牢記,且要理解它們,并且在實踐中學會運用。
四是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學完一個單元,要回顧學了哪些知識點,做完一道題目,要理順思路,在大腦中有一個完整的解題框架,還要善于給同類型的題目歸類,發現、研究每一個題是課本中哪一個題的變式,或者是你做的哪一個題的變形。若能做到這樣,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了。
教海無涯,在以后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參考文獻:
[1]拜玉芳.淺議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上),2018(02):92-93.
[2]賴曉蕓.淺談高中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0):102.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河曲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