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摘 要:閱讀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模式。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中,語文對于人們現實的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語文教學在初中階段受到了切實的重視。而既然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那么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就要思考開展語文閱讀的高效方法。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將閱讀興趣的激發作為重中之重”“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切實發揮閱讀作業的有效作用”這幾方面出發,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具體的論述,以期為加強初中語文的閱讀水平做出一份貢獻。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興趣
閱讀理解能力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必備條件之一,也是語文學科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內容之一。在這樣的重要情況下,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尤其是在初中階段,要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閱讀綜合水平的分析,準確地分析初中語文的整體影響因素,根據學生的閱讀基礎水平和實際溝通需求,來開展教學,以實現學生語文閱讀綜合水平的提升。在此,結合一定的教學實踐,本文從以下這幾方面出發,對于如何高效開展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將閱讀興趣的激發作為重中之重
不管對于哪一個階段的學生,興趣都是促使他們積極學習的重要動力,對于學生積極性的發揮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畢竟興趣能夠真正地驅使學生在課堂之中開發主觀能動性,產生主動性學習意識。但是從初中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表現來說,他們在閱讀中缺乏一定的興趣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問題。這就嚴重影響了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為此,教師必須把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重中之重。在此,教師應該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借助構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活動的方式,來實現激趣的目的。這樣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去克服閱讀困難。在多樣化和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運用的手段和方式是十分多樣的。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節課的時候,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經驗,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濟南,所以他們在閱讀中可能缺乏一定的興趣,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是十分不利的。為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關于濟南的圖片,讓學生了解趵突泉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實際看看濟南是什么樣子的。這樣一來,學生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中所寫,切實掌握一些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知識。同時圖片情境的創設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切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又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定的動畫視頻,這更加能夠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又如,在教學《貓》這節課的時候,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說出關于貓的一兩個特點,以這樣的小游戲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將他們的興趣提高起來。由此可見,在激發學生的興趣方面,教師可以運用的手段是十分豐富的。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切實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去開展激趣教學,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果。
二、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
在一定程度上傳統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閱讀自由性,讓學生在固定的思維之中去理解閱讀內容,弱化了學生閱讀思維活躍性的發展。這是因為語文教師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之中所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通常以教學思維和教材內容為主,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忽略了,這也就難以去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師生會在學習過程中陷入單向灌輸和被動接受的模式中。這就使得學生閱讀綜合能力得不到提升。為此,教師為了在教學中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促使他們可以得到能力的鍛煉。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為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如讓學生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濟南的冬天的?在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樣的特點?作者借助描寫濟南的冬天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由此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到閱讀中。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產生思維方面的碰撞。針對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更為深刻。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體會到閱讀的真正含義。同時借助討論和交流,還可以構建生動性和趣味性的課堂氛圍。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切實根據學生的需求來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閱讀空間,充分將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
三、切實發揮閱讀作業的有效作用
為了促使學生的閱讀效果有效提升,教師還要注意利用一定的作業來促使學生進行閱讀練習。但是有的語文教師在布置課后閱讀理解練習的時候只規定數量,學生做了就好,但卻忽視了作業的質。最后可以發現,學生即使做了大量的練習,但閱讀能力卻絲毫沒有提高。為避免做無用功,語文教師需要在閱讀方面為學生設計高效的閱讀作業,讓學生每次做的作業都應該是教師精心挑選的。在設計語文閱讀作業方面,為學生設計多少題、難易程度如何、是不是包含不同類型的文章等,都應該被考慮在內。同時,教師還要增強閱讀作業的新穎性,以促使學生樂于完成。
例如,還是以《濟南的冬天》為例,在教學這節課后,教師除了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問題之外,還可以要求學生模仿著這篇文章去寫一寫自己家鄉的冬天,以此促使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加以內化、運用,促使學生不但加深閱讀理解還能夠提高寫作能力。又如,在教學《觀滄海》這節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進行一定的改編,更好地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發揮。學生的時間很寶貴,尤其是初中學生,教師要切實發揮閱讀作業的有效作用。
總而言之,閱讀是對學生語文詞匯量、理解能力、思維方式的考察,學生閱讀能力彰顯語文綜合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讓他們在語文閱讀中領悟語文的魅力。為此,教師也應積極探索教學方法,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轉變,不斷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俞水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方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0(12)74.
[2]傅秋萍.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J].考試周刊,2020(A5):73.
(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牛牛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