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萍
摘 要:八年級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主要學習方式是在探究中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基本技能的提升。那么要如何提升八年級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呢?本文筆者就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八年級;數學;有效課堂
我們常常抱怨學生在課堂上“心不在焉”“片面參與”,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為學生沒能掌握老師講授多遍的知識、方法而苦惱。如何讓學生整個身心參與到學習中成為教師普遍思考的問題。有人認為,人是關系的存在,學習并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一種社會行為。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理應充分發揮自身主動能動性,進行教學方法的改良和創新,以豐富初中數學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鑒于此,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
一、構建信息化課堂,促進自主學習
在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之前,教學大多離不開教學的反復講述,其屬于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始終在被動地學習,課堂交流不夠,學生思維處于停滯。教師只是一味地教,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沒有充分的了解。很多時候,就只是簡單地問一句:剛才講的聽懂了嗎?有的學生聽懂了,但有的沒有聽懂。而那些沒有聽懂的,往往不會主動說不懂。教師繼續進行教學,從而這部分學生與其他人的差距就越來越大。利用互聯網+構建信息化的課堂教學平臺,能夠為教學提供一個平等、交流、互動的平臺,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教師根據收到的反饋,調整自己的教學是繼續進行還是再講一遍。這樣的方式刺激了學生的學習欲,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提高學習水平。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相關內容時,筆者將一次函數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通過多媒體予以呈現,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受,循著制定好的教案,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走進一次函數的世界。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引出、獲悉一次函數的性質,筆者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展示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在屏幕中存在一個圓盤,其半徑為R,那么面積可以怎樣表示?對于初中生來說,問題并不難,學生解決之后,再詳細地講解一次函數,使新知識的學習更易為學生接受,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借助游戲教學,實現寓教于樂
隨著時代的發展,游戲教學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同。而且,已經有大量的實踐研究證明,游戲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一來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二來能夠有效緩解數學知識學習的枯燥,為課堂增添趣味性,抵消學生對數學的畏難情緒。
例如,在教學“對稱軸圖形”時,筆者就采用了游戲教學法,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課前,教師提前制作一些簡單有趣的圖形,像動物的圖形、建筑的圖形等,一式兩份。在課堂上教師將一張圖形進行放置,然后下達觀察圖形是否為對稱圖形的指令,通過抽簽器讓學生在黑板上擺放另一個同樣的圖形,判斷學生選擇的正確與否。教師還可以將各個圖形都擺放好,然后用抽簽器指定學生,讓其說出圖形是否為對稱圖形,對稱軸在哪.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游戲,很好地將所學知識貫穿其中,學生在游戲中既收獲了快樂,也鞏固了知識,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融合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理解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而學生則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形成了一定的依賴性和惰性,思維的主動性不能被有效激發,而且教師直接傳授知識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固化和僵化,這些都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十分不利。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積極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數學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從而讓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各種問題。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自身和周圍環境中的自然現象、社會生活、數學或其他學科中的問題,為知識學習的切入點,突出數學與現實世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知識產生的由來,引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引導他們的思維指向將要學習的新知識。
例如,在教學“平方根”內容時,筆者就通過PPT演示:如何裁出一塊面積為25cm2的正方形畫布,這塊正方形畫布的邊長應取多少?引入課題,很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還有“角的大小比較”這節課時,從國旗上的五角星自然過渡到五個角的計算,再引出課題。始終緊扣教材,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融合,讓學生達到共情,獲得學習數學的動力。
四、微課典型題應用,實現能力提升
典型題是數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類題,其中包含了最典型的數學思想和解題思路,典型題的訓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解題思路,鍛煉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讓學生在解題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通過微課呈現典型題的解法,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和一元一次方程”相關內容時,對于經典的行程問題,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為學生進行直觀的、動態的演示——兩輛汽車的運動過程、相遇、追及等。然后向學生提問“誰能結合剛才的動態畫面說一說汽車的運動狀況”,學生很快給出了滿意的回答。正是因為有了動態的演示,幫助學生在理解上變得更加容易,從而提升了教學效率。除此之外,為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平日練習中學生的易錯題和難題進行整合,總結他們的共性在課上進行講解,避免學生在下次解題中犯類似的錯誤。同時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還可以變化題目中的條件,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應該是一個能夠培養學生思維、充滿師生互動、充滿趣味的課堂,教師要想方設法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實現這些目標。當然,以上筆者提到的幾點肯定無法勾勒出整個初中數學課堂的面貌,希望廣大教師能夠用心鉆研、悉心探索。之后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將這些教學形式應用在實踐教學中,促進課堂教學經驗的積累,從而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講解體系,逐步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平志.初中數學課堂小結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07):82-83.
[2]韓靜.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173-174.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南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