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靜
摘 要:貴州位于西南內陸云貴高原,受地理位置、地理環境與發展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長期處于封閉落后的狀態,貧困問題非常嚴重。近年來貴州經濟快速崛起,經濟和社會整體呈現出跨越式發展,與全國經濟發展趨緩的大環境相比,貴州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主要是因為貴州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開始總結對外開放經驗,改革開放貴州內陸,開辟出更多新的經濟發展途徑。為了促進貴州經濟進一步發展,本文提出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建設建議,旨在為經濟建設發展提供 幫助。
關鍵詞: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建議;產業現代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2(a)-001-02
①基金項目:2020年度貴州省理論創新項目(聯合課題)“大數據背景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創新研究”(GZLCLH-2020-190)。
在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建設便利化、產業發展等試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通過相關試驗區的建設,推動貴州內陸經濟開放發展和進步,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1 貴州對外開放的發展歷程
貴州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對外開放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從以往的被動參與轉變成為主動參與,戰略方面也實現了對內改革的基礎上進行對外開放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對外開放格局。第一階段,即20世紀末期,主要開展對內改革工作和對外開放的試驗起步,一方面,貴州建設了南下出海的通道;另一方面,強化了北上入江通道的建設,使得貴州和長江流域開發帶之間的經濟聯系增多。此階段貴州重點關注“引進來”,重點引進外來投資、高新技術、優秀人才與創新改革機制,形成了良好的對內改革形勢。第二階段即2000—2009年,貴州借助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進入到WTO組織的機遇,開辟了很多新的經濟發展道路,文化自覺性、自信心有所提升,打造出很多關于貴州的品牌形象,為貴州的經濟對外開放提供幫助。第三階段即2010—2015年,貴州的內陸開放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尤其在全面落實“兩加一推”戰略、大扶貧大數據戰略的過程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與此同時,貴州的產業特色加快發展,特色產品的出口規模開始增多,部分重點縣的外向度有所提升,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此階段貴州省還開始共享優質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結構,吸引更多外來資金投資,促使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2 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思路
2.1 歸納總結豐富經驗
貴州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欠發達、前開發的特點,主要是因為貴州省擁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生態環境較為良好,蘊藏著一定的發展潛力,卻沒有充足的經驗開發優勢資源,對其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這就需要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地歸納總結豐富經驗,重點開發自身特有的資源,挖掘自身在開放型經濟方面的潛力,明確試驗區建設思路與戰略,轉化劣勢為優勢,加快內陸地區的開放進程,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必須要總結經驗、創新科技,開辟出新的發展道路[1]。
2.2 制定完善的工作機制
貴州在內陸開放型經濟實際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制定較為完善的工作機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實際情況開發對外開放的經濟試驗區。首先,應該編制完善的改革發展工作機制,按照當前的基本形勢與環境特點,提前開展謀劃工作,爭取借助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機遇、制度機遇等,對試驗區進行改革,打造出政策高地。其次,應該編制相應的開放型機制,建議在開放的過程中,積極投入到“一帶一路”中,積極建設鐵路基礎設施,可以通過健全的交通設施“走出去”。與此同時,建議將區位的優勢轉變成為開放型、發展型的優勢,注重旅游資源的開發,強化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區域之間的合作力度,爭取可以從內陸地區轉變成為開放的前沿地區、樞紐地區和輻射地區,獲取到更多的發展機遇和優勢。最后,應該創建創新發展機制。實際工作中應該遵循創新性的發展原則,制定具有前瞻性、規劃性的戰略方案,挖掘自然優勢,在國家政策導向下將新興產業和貴州內陸的傳統產業有機整合,形成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2]。
3 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建議
貴州省實際發展過程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建設,是促使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必須要重視相關的試驗區建設開發,研究出更多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策略。具體的建設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
3.1 注重投資貿易試驗區的建設
建設投資貿易試驗區,主要目的就是將對內開放當作先導條件,推動貴州的對外開放,協調“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關系,提升投資貿易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內陸經濟開放發展尋找到更多新的經驗。首先,應該積極創建國際化的開放平臺。試驗區建設期間,可以將貴安新區當作主要部分,聯合經濟技術開發、畢節試驗區等部分,創建出新的平臺,針對相關的工作機制全面創新改革,建設技能型、創新型的人才隊伍,實現高新技術與資本的有效流動。與此同時應該堅持大膽創新,強化跨境電子商務的建設力度和改革效果,借助貴州省自身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舉辦相關的國際論壇活動、文化交流活動等,建設相應的國際化發展模式[3]。其次,應該重點改革相關的投資融資機制,引導跨國企業在試驗區之內創設研發機構、采購機構、財務管理機構等,同時轉變以往的繁瑣跨境投資融資管理工作模式,簡化其中的內容,使得跨境資金的流動更加便利,進一步降低投資和融資方面的成本,形成新興的服務模式。最后,應該重點強調提升貿易的便捷性。建議著重開放貴陽航空口岸,在遵義市、安順市等區域建設新的航空口岸,部分地區還可以設置產品出境手續的查驗部門,便于直接查驗相關的手續,簡化工作程序,提升貿易的便利性。與此同時,還可以在海關監管區域之內,設置一線開放型管理、二線安全性管理的機制,使得人員的跨境流動能夠更加便利。除此之外,在具體的工作中還應該重視國際展品、電商進出口商品方面的通關管理,在通關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簡化各個審批程序與管理程序的情況下,推動貿易的良好發展。為了可以在貿易便利性試驗區建設工作,可以提升相關試驗區建設效果,應該重點培育具有貿易競爭性的優勢產業,拓寬服務外包形式,著重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培育出更多在貿易方面具有優勢的產業,增強自身在貿易方面的競爭力[4]。
3.2 產業現代化發展的試驗區
為了在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過程中,通過試驗區的建設促進產業現代化進步,應該積極建設產業現代化發展的試驗區,按照現有的資源優勢與產業基礎條件,在傳統產業中積極引進綠色化生產技術,創建特色化的產業,增加規模、創新產品、融入新興技術,使得產業向著高端化的方向發展。在此期間,還需積極構建具有較為鮮明的特色、機構非常合理、功能較為完善、競爭能力較強的現代化產業模式,推動各個產業的現代化發展[5]。首先,在具體的試驗區建設工作中,應該著重創建資源開發、特色化加工、裝備制造等現代化的產業基地,融入高端化的服務,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開發出自動化并且智能化的產品,使得相關的產業能夠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為了彰顯現代化理念的優勢,應該制定完善的戰略投資引進方案,以壯大苗藥為主導的中藥民族藥業,開發先進的醫療器械產品,融入智能化制造技術、高端化制造技術與綠色化制造技術,為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幫助。其次,應該制定完善的產業發展戰略,著重建設新興產業基地。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建設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試驗區、智能終端設計與生產的產業試驗區等,積極采用先進大數據技術與云計算技術等開發更多產業結構,培育更多具有增值服務的產業,利用新興產業的建設爭取到國家更多優惠政策,降低稅收負擔,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最后,還應該積極創建“大健康”創新示范的試驗區,將中草藥種植產業、藥品開發研制產業、醫療器械的創新制造產業等有機整合在一起,打造“大健康”的相關創新示范基地,開發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等產業鏈條,形成一定的競爭力[6]。
3.3 注重扶貧試驗區的建設發展
實際工作中應該注重創建開放式的扶貧攻堅工作模式,借助市場資源的力量形成扶貧的引導模式,將人才培養、產業發展和就業等方面全面整合在一起,爭取到更多國內與國外的投資者參與到相關扶貧開發活動中,保證可以有效開展脫貧攻堅的相關工作,保證各方面的工作效果。首先,應該積極開展“對口幫扶”的相關工作,明確具體的對口幫扶關系,積極創新相關的扶貧形式,在扶貧地區積極建設先進的基礎設施,強化各個地區之間的人才交流力度,在醫療領域方面與教育領域方面精準扶貧。在此期間,還需要將幫扶一方的沿海港口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共同創建合作港口,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拓寬相關的出海通道,促使國際物流產業的良好發展,形成良好的扶貧基礎力量。其次,應該在扶貧方面強化各方面的國際合作力度,強化貴州與聯合國之間的合作力度,尤其是在開發計劃署、兒童基金會、投資銀行方面,應該注重扶貧合作,充分發揮國際扶貧的積極作用。最后,應該強化農業開放型、交流型的合作力度,積極開發鄉村旅游的相關扶貧模式,爭取可以在開發基層農村產業的情況下,增加基層的經濟來源渠道,形成一定的扶貧作用[7]。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從最初的內部改革進入到當前的對外開放階段,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為了探索出最佳的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渠道,建議著重建設現代化產業發展、扶貧方面的試驗區,通過試驗區的研究和產業創新,探索出最佳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渠道,改善當前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現狀,促使當地區域經濟的快速進步。
參考文獻
[1] 林玲.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與上海自貿區比較研究[J].貴州商學院學報,2019,32(04):155-167.
[2] 王玉華,代元盼,趙平.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背景下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J].經濟論壇,2018,56(11):133-135.
[3] 李盼杰,李靖.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選擇[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3(01):57-63.
[4] 高汝仕.產業化與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協調發展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8,34(11):78-86.
[5] 李盼杰,李靖.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選擇[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3(01)55-78.
[6] 蘇江元.借“一帶一路”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貴州出海[J].當代貴州,2017,11(20):67-89.
[7] 于開鋒.貴州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研究與思考[J].時代報告,2016,56(3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