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琪
詩歌《池子與河流》是俄國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所寫,他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他將寓言內容與現實緊密聯系,加上自己幽默而樸實的語言風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訓誡的界限,成為了諷刺的利器。
《池子與河流》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池子貪圖安逸,滿足于現狀,懶于運動,只要自己過得好就行了。不僅如此,池子還認為河流的生活負重太多。而河流認為,只有流動了才能保持新鮮,要用盈滿和清澈的水,帶給人們利益。池子與河流的想法和行動截然不同。
其實克雷洛夫的寓言很多都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如《蜻蜓和螞蟻》里蜻蜓游手好閑,整個夏天唱歌跳舞,不準備過冬的住所和食物,而螞蟻辛勤勞動。冬天蜻蜓過不下去了,只好來求助螞蟻。《鷹與蜜蜂》里的鷹趾高氣揚,以震懾其他動物為榮;而蜜蜂默默無聞地為他人勞動,不求名利。《狼和小羊》里的狼,自私霸道,是權力的象征;而小羊弱小無助,是被壓迫者的代表。還有《風箏》里自由與不自由的對比,《承包商和鞋匠》里窮困與富有的對比等等,給人以啟迪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