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翠

摘要:目的:查找綜合醫院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存在的隱患,并制定對策。方法:利用風險評估手段,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對醫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結果:通過風險識別,找出新冠患者的識別、隔離、醫療廢物的處理、醫用織物的洗消、物表的消毒、空氣消毒、手衛生、正確防護等八個風險項目。對風險項目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與準備時間得分的乘積計算總得分,并根據得分對風險進行排序。結論:在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時進行風險評估,可以為統籌安排、決策部署提供依據,從而為防控疫情贏得時間。
關鍵詞:感控風險;綜合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用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197-01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冠狀病毒,它具有人傳人的傳播能力,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是主要傳播源,無癥狀感染患者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暴露高濃度氣溶膠,可能引起人群易感。隨著輸入病例增多,各地關口開放,企業復工復產,醫院的防控困難增大,現將我院疫情初期的質控風險評估報告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我院為研究對象,對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質控風險評估。
1.2方法
1.2.1風險識別
采用頭腦風暴法,針對本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勢,結合醫院基本情況,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方面對醫院進行系統、全面的風險識別,從而列出增加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1.2.2風險評估
本次研究的方法采用矩陣法,風險指數評分沿用《美國華盛頓國家兒童醫療中心流行病與感染控制風險評估與計劃》危險性評價部分,對準備程度的評分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危險性評價為發生問題可能性評分與結果嚴重程度評分的乘積,準備評分定為措施制定評分與措施執行評分的乘積。風險評分總分為危險性評價分值與準備評分的乘積。將所有危險因素按照風險評分總分進行排序。
2結果
2.1醫院一般資料
核定床位1100張,2019年同期住院患者人數19179,住院日總數258946,門診人數327143,急診人數14410,口腔門診人次16449,體檢人數85066.醫院所提供的治療和服務包括:急診、體檢、口腔、重癥監護、手術、血透、內鏡(電子胃鏡和腸鏡、纖維支氣管鏡)、腫瘤化療、燒傷整形、康復治療、兒科、感染疾病門診、住院等。新冠肺炎疫情中為非定點醫療機構,無感染疾病科病區。結合當地的疫情發展情況,1月23日醫院迅速成立了疫情指揮部,開始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并暫停健康體檢項目和內鏡診療、口腔科診療操作(急診除外)。
2.2風險識別
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進行識別。通過頭腦風暴,最后找出的主要風險項目包括新冠肺炎患者的識別與隔離(布局、人員管理等)、醫療廢物的處理、醫用織物的洗消、物表的消毒、空氣的消毒、手衛生、防護用品的使用、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流程的制定和落實,通過矩陣法(表1)得出各項的評分。
2.3效果評價
疫情期間,調查醫院醫護人員新冠肺炎0感染,患者無交叉感染病例。
3討論
新冠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因此,時間成為應對新冠病毒的關鍵。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風險評估由于傳染病專項控制,不允許出現任何隱患,所以在風險控制階段,所有的風險項目均進行了措施的制定,在之前的風險評估中,先確定高危因素,然后對高危因素進行排序,最后實施。本研究的目的是運用風險評估的方法,全面考慮隱患的可能性、危害的程度和所有風險項目的準備時間,然后排出一個需要解決的先后順序,為決策者的統籌安排提供科學依據,科學地和時間賽跑,為疫情的防控贏得時間。
綜上所述,在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時進行風險評估,可以為統籌安排、決策部署提供依據,從而為防控疫情贏得時間。
參考文獻
[1]楊杜鵑,李衛華,秦凌花,陳飛,劉芬.感控風險評估在綜合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20,20(09):1294-1297.
[2]梁煥英,楊芮,管愛民,陳元,門小祥,李昕.新冠肺炎疫情下綜合醫院正負壓轉換手術室空調系統防控策略及優化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0,19(11):1140-1143.
[3]趙丹,史克祥,王黎明,陳占德,劉曉潔,陳偉.基層綜合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舉措[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06): 177-178.
汪營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