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君
每天早上第一個擠進我們班教室門的總是那個“球”——官晨旭。他不僅臉蛋胖,連手也是肥嘟嘟,摸起來像果凍一樣軟軟的。那肚子圓滾滾的,拍兩下“咚咚”響,就像在拍一個大西瓜。如果他端坐在那兒,活像正在坐禪的彌勒佛。
中午吃飯時,我們都是怕飯太多吃不了,但官晨旭相反,加了一次又一次。郭老師一來,他馬上堆起笑臉,舉起他厚厚的熊貓掌,對著盒子里的飯菜招手,那模樣滑稽極了。
郭老師終于走到他的身邊,盛了兩勺飯放在他的盤子里,問:“夠了嗎?”官晨旭不好意思地回答:“還不夠。”郭老師又給他加了好幾勺,飯堆得像小山一樣高了,他這才心滿意足,甩起腮幫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從開學起,官晨旭每天都打卡“光盤行動”,不僅飯菜都吃光,而且連湯汁都一滴不剩。最令我佩服的是他不挑食,白菜、青菜、花菜、蘿卜……無論什么菜,他都吃得津津有味,而這些素菜可是我們這幫小孩最不愛吃的。每次見我們挑三揀四,官晨旭都不忘教育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你們都不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
官晨旭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我們都很喜歡他,特別是他珍惜糧食的優秀品質。
老師小評
小作者緊緊圍繞“大胃王”這一中心組織材料,身體胖、吃飯香、珍惜糧,三方面環環相扣,勾勒出一個愛吃、能吃、會吃的“大胃王”形象。
【作者系江蘇丹陽市實驗小學六·4班學生,指導并置評:任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