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凌凌
戲劇教育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為原理,以戲劇形式為依托,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們在游戲中模仿,在情境中感悟,在群體中與他人發生心靈的碰撞,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塑造自我,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學校開設英文戲劇校本課,以戲劇教育為載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戲劇課中,游戲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在第一節戲劇課中,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年級和班級,彼此并不熟悉,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如何讓他們盡快熟悉起來呢?我設計的游戲內容是按照規則用動作及聲音完成自我介紹。
我請學生們圍成一個圓圈,我用鼓槌敲擊節奏,以此提示學生學習戲劇的前提是感受節奏。
第一輪游戲:自我介紹時聲音洪亮,要伴隨教師的節奏,每個學生之間不要間斷、不做停留。這一輪游戲中,有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聲音比較小,不能讓所有人都聽清楚;有的學生沒有把握好戲劇的節奏,中間有卡殼斷掉的現象。于是,我重申游戲規則后,進行第二輪游戲并增加難度。
第二輪游戲:自我介紹時音量要讓所有人都聽到,并創編一個與眾不同的動作來代表自己,以便大家更容易記住名字。這一輪游戲中多數學生的音量增大一些,但是仍然有卡殼不能按照節奏行進的情況,原因是學生難以在瞬間創作出獨特的個性動作。于是,我再次重申游戲的規則開始第三輪游戲。
第三輪游戲:每個人伴隨動作介紹自己后,還要介紹另一位同學,說出他的名字并做出與之相應的動作,接著被介紹的同學要繼續介紹自己、介紹他人并且做動作,以此循環往復。
在三遍游戲之后,學生們基本上從陌生變得熟悉,在做動作的時候身體會稍微打開一些,說話的音量也會大一些,能有意識地認真聆聽他人的名字、注意觀察他人的動作。
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活動中學習戲劇的相關技能,并在游戲中學習規則且自覺遵守規則,這種遵從規則的意識會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使他們逐步形成道德意識,從而將遵守道德規范內化為一種約束行為。
學生們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會感受到自己的突破與成長,在健康心態、規則意識、自我表達、共情能力、與他人交往等方面都會有所提升,在戲劇課中形成的一些優秀品質會遷移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一些學生也開始把道德看作他們身份特征的一個重要部分,并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誠實、公正、關心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