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格
小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的特點是非常鮮明的,他們的理解能力還處在直觀的階段。他們的思維水平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一定的直觀性和啟發性,而故事教學法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組成部分,讓學生們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保持注意力,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到更多語文的知識,也能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選擇或創編故事的具體內容,特別是要考慮到故事本身與學科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和相關性,要讓小學生們從故事中獲得更多的啟發,讓他們在知識,能力和規范方面都得到有效的熏陶和教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發展需要語文,這樣的學科給他們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的食糧,而簡單直觀的給學生講道理滲透一些理念,效果是比較差的,但是如果我們采用講故事的方法,把一些道理滲透進去,小學生們聽故事的過程中就有所領悟,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教學工作將故事法有效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
我們會發現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他們學習大量的詞匯,并且在語言的綜合運用方面也有著突飛猛進的速度。初入學校,小學生在語言體系方面處于起步階段,對于語言的學習絕大部分是從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的。而小朋友正處于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如果能在這時充分運用這個條件,采用合理的方法來開發小朋友對于語言學習的興趣、好奇心,那么將會帶來極大的效果,而故事教學法就恰好能夠做到這點。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特別是對于一些書面語言的使用和對具體事物的描述沒有足夠的訓練,所以他們的語言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描述一些事情或具體物品的時候,詞匯量比較少。這也讓他們的作文和口頭表達相對不是非常的生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法,讓學生們在聆聽故事的同時,學習其中的表達方式,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豐富的語言魅力的影響。特別是要選擇一些非常經典的童話故事,這些童話故事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小學生們在對故事情節的關注中不斷地有新的思考和理解。這讓小學生們對于語言的運用有了更多獨特的理解。另外,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小學生,他們不僅愛聽故事,而且非常喜歡講故事,所以鼓勵學生們講故事,是一個更好的,提高他們語言能力的方法。要讓自己把一個故事講的惟妙惟肖,趣味橫生讓聽者感到非常的有趣,這樣可以給講故事的人帶來很大的成就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設計這樣的故事內容,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讓學生們學習的效果進一步的提升。
小學生們的性格活潑,好動要給他們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鍛煉中發展能力,也進一步的培養自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開展角色扮演教學,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情感體驗詮釋其中的人物角色,增強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力。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思考,提升整體語文知識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的課文本身就是故事,所以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學生的興趣也非常的濃厚。不過,受到小學生們理解能力的影響,他們在閱讀和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大多也是關注表面看個熱鬧,而教師為了讓學生對這些內容有進一步的理解,可以組織他們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在角色扮演之前,一般都會做充分的準備,當然通過給學生們進行分組,讓小組同學共同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務。他們也會有更多交流的機會,特別是對于角色的選擇和把握問題,學生們甚至會出現很多的爭論。在這樣一種對課文內容密切關注的氛圍當中,他們對文章本身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時間和教學任務的安排,適當的穿插進行課文的角色扮演,讓學生們在課文故事中充分的體會不同的角色的狀態,讓他們對與文章的內容有更多深刻的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法可以用在很多的方面,一般來說,我們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有大量的閱讀,并且有思考有總結。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培養既是學生自身精神成長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各方面能力發展的基礎。通過選擇一些非常生動的兒童故事,讓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他們閱讀的興趣盡快地建立起來。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閱讀的經驗越來越多,他們積累的詞匯和表達的方式也會越來越多,進一步的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故事法的運用當中,豐富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要讓學生有思考有總結,也要善于發現生活當中的故事。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可以進一步地帶動學生們良好閱讀品質的養成,特別是讓他們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老師在引導他們關注故事情節的過程中,稍加點播,讓他們掌握一些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故事法看似簡單實際上用處卻非常大。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故事法來開展各種教學的活動,培養小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在培養和保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以及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等方面效果非常的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