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強
在小學科學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首先明確這門課程教學的一般目標,通過課程標準的研究,可以發現這門課程的定位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借助科學探究的學習,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更加直觀的認識科學。對科學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且在科學精神和科學思路方法等方面也要加強研究和學習。小學科學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科學實驗的觀察,因此,要從課程的需要出發,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讓他們在概念的學習和掌握方面進一步的高效,讓小學生們在科學課的學習中有更多的收獲。另外,實驗教學也要注重給學生提供各種動手操作的機會,要讓學生體會到科學實驗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通過動手做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有效地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養他們對科學實驗的探究欲望。科學課的內容是比較多的,為了避免讓學生在認知上產生負擔,教師要合理的組織,并且在實驗的選擇和創設方面也要遵循直觀生動與生活貼近的原則。怎樣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學科學實驗課呢? 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小學目前基礎條件相對較差的特點,我認為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活動,在我的教學實踐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方面:
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一些科學現象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實際上我們可以在實驗室當中用實驗的方法再現出來。而科學的發展本身就是在生活中,人們出于觀察以及改造的需要而不斷努力,才使得科學實踐越來越精彩紛呈。所以,小學科學課教師在組織課程內容的時候,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相關素材,讓課堂的實驗更具有生活性,也讓學生們可以非常順利地,把課堂上的實驗搬到家中去做,搬到現實的生活中去做。所以通過實驗活動小學生們對生活本身也有了一些科學角度的理解他們的科學思維得到了引導和培育。當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很多學生逐漸地能夠試著用科學課上所學的知識和技巧進行分析和常識性的解決。所以,這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難得的學習的經驗,也是通過學習給他們生活帶來積極影響作用的體現。生活中的素材用之不盡,因此教師平時也要注重積累,定期給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實驗演示,讓學生從中明白更多的科學原理。
在實驗活動中,學生們缺乏足夠的經驗,所以,即便是實驗的預期目標達到了,學生可能也觀察不到,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著學生們留意這些重點的內容。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是引發學生產生心智活動并作回答反應的信號刺激。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提問是科學探究最有效的師生溝通手段,是科學實驗成功的基礎之一。在注重科學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提問是對學生的考問,可以很好地檢驗小學生們對于有知識的掌握情況,另外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目前的實驗現象。要采用啟發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這個現象,為什么會產生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當這樣的問題問出來以后,學生們可能會有各種猜測,但是這些猜測經常與科學的結論是相距甚遠。我們不能否定猜測的重要性,學生們正是通過這樣的思考方式和探索的方式,在激活著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非常專注地用自己已有的儲備認識著目前的科學現象。因此,小學科學課教師要注意加強科學實驗的設計,并且從中融入更多的有效提問,讓學生能夠在提問中抓得住重點也能試著提出一些疑問的問題進行探索。所以,實驗本身可以給學生們帶來很多的改變,小學科學課教師要注重結合有效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記錄,學會整理,讓科學實驗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收獲。
在學習活動中,自主探究實驗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適當地組織一些自主探究型的實驗活動。這些實驗活動可以在課堂上安排進行,也可以讓學生們回到家里自主完成。通過這樣的安排小學生們有了更多實驗探索學習的經驗,可以很好地提升他們的興趣。一節科學課的時間有限,教師要完成舊知識復習、新課引入、知識介紹等環節,很多時候,當教師將需要講解的內容講解完成之后,會發現留給學生實驗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即便是給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也無法讓學生擁有足夠的實驗時間,所以要把科學課堂的內容,充分地向課外進行延伸,帶動小學生們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去分析周圍的環境去解決自己曾經遇到的一些問題??茖W的實驗是為了驗證我們提出來的假設。那么,小學生在做一些探究實驗的時候,他們首先也要有假設,其次,他們要準備實驗的材料,構思實驗的整個過程。所以,探究實驗對于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研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科學課教師要把握教學的一般方向,能夠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實驗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促進他們對于知識理解的深入。
總而言之,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會有很多實驗的內容,借助實驗的教學,不僅可以很好地調動小學生和學科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能夠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之下,對科學實踐有更多的探索,所以,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給學生們的科學學習做了很好的啟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