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
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促進智力和語言的發展,對于心理健康的發展和社會適應性也有著積極影響。故從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育的重要意義分析入手,分析當前幼兒閱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探討培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2-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90
培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不僅遵循其身心發展規律,更有助于其之后的成長發展。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基于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創新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育的策略。
一、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幼兒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基于這個時期身心發展規律,必須要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而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幼兒語言培養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從幼兒自身來說,其所處的生長時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興趣,常常模仿大人來說話、寫字等行為。早期閱讀可以幫助幼兒獲得較多的詞匯,進一步掌握發展的語法結構,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為之后的閱讀理解以及寫作等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利于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從表面上看,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智力的發展聯系不大,但是實際上,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一個人來說,其智力的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并不是一個短期的提高過程。對于幼兒來說,若想要實現智力的發展,不能忽視思維訓練的開展。通過思維訓練,可以提高幼兒的思維邏輯性,幫助其從抽象的事物中找到具體的共性,實現概括能力的發展。在進行閱讀時,這種概括力可以得到極大培養。具體來說,當幼兒閱讀書本,可以理解書本中的故事內容,在教師或者家長的引導下可以進行故事內容的概括敘述,從而培養了幼兒的概括思維和概括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的理解力、想象力也可以得到極大發展,這些能力也是幼兒智力發展的標志。
(三)有利于幼兒實現心理健康的發展
教師及家長在進行幼兒教育時,常常會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可幫助幼兒實現心理健康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幼兒所處的年齡階段具有好奇心很正常,但是不少教師及家長常用強硬的方式來約束幼兒的行為,對于幼兒好奇心造成打擊,進而影響到幼兒內心的發展,不利于幼兒創新思維體系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第二,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幫助幼兒愉悅身心。當幼兒進行閱讀時,其往往會被書中簡短的文字以及生動的插圖所吸引,陷入一種自由的想象之中,可能會幻想自己是書中的主人公,正在經歷書中人物經歷的事情,看到書中人物看到的景象,進而放松身心,產生愉悅的心情。
(四)有利于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幼兒所處的年齡階段存在較多的局限,不能直接參與社會性活動。但是,幼兒所處的社會環境要求幼兒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性,從而有利于幼兒融入社會。在進行早期閱讀時,書中的故事、語言以及兒歌等內容往往都會涉及人與人之家的交往,從而幫助幼兒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滿足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同時,早期讀物中有關社會性的內容往往都是通過故事的形式來展現,可以促進幼兒對于這方面知識的理解。
二、當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面臨的問題
(一)幼兒早期的定性較弱
幼兒所處的年齡階段往往不能長期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件事情,給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帶來不小的挑戰,幼兒往往不會閱讀自己不感興趣的書本,即使對某一書本的內容感興趣,也是三分鐘熱度,不到幾分鐘就開始浮躁。
(二)幼兒難以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良好的閱讀效果需要依靠合理的閱讀方式,但是對于幼兒來說,其掌握的閱讀方式并不充分,沒有基本的閱讀規律和方法,不能真正掌握書本的內容。幼兒需要仔細觀察書本中的文字以及插圖等部分,從而進行有效關聯,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三)教師及家長對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缺乏重視
對于幼兒來說,其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并不具備自我學習的意識,需要通過家長以及教師的有效引導來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從教師方面來看,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有些教師不能充分意識到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忽視了對于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從家長方面來看,這種培養意識的欠缺更為嚴重,一方面不少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即使部分家長意識到這種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是將其歸于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責任,認為自身并不具備這種教育的責任。教師與家長在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意識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提高對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意識[1]。
(四)電子網絡對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負面影響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變化,這也影響到幼兒的閱讀方式。受到家長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少幼兒會通過電子網絡進行書籍的閱讀,從而減少了對于傳統紙質書籍的接觸機會。在幼兒園中,多媒體以及電腦的普及,又進一步減少幼兒接觸紙質書籍的機會,從而不利于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通過這種電子網絡進行閱讀,不僅會影響幼兒的視力,還會影響幼兒的閱讀心理。通過這種媒介方式,不少傳統書籍的閱讀甚至從文字變成了視頻,讓幼兒過度關注趣味性,忽視了用腦思考,難以提高幼兒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幼兒良好閱讀方式的培養[2]。
三、關于培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策略探討
(一)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忽視隱性課程,環境就是一種隱性課程。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不僅有利于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還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能力。為了更好地發揮環境對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積極作用,需要注意幾個方面。一要注意環境的美化,環境得到美化,幼兒身處該環境中就更容易產生愉悅的心情,從而以更加主動積極的心態進行學習。二要注重環境的兒童化,要注意環境的營造需要符合幼兒的審美需求,從而更加貼近幼兒,讓其對環境產生親切感。三要注重環境的教育化,通過開設“快樂讀書區”等板塊來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讓幼兒對書產生好感,從而自覺主動進行書籍的閱讀。
(二)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
單單讓幼兒進行閱讀,長此以往,幼兒對于閱讀的積極性會有所下降。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對于閱讀的興趣,可以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豐富的閱讀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閱讀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幼兒獲得更加多元化的閱讀經驗,從而有助于閱讀經驗的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在開展閱讀活動時,不僅需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還需要創新活動形式。首先,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進行思考,從而找到幼兒感興趣的點,融入閱讀活動中去,從而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活動參與度。其次,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閱讀經驗以及知識水平來設置活動的難度,在活動過程中還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最后,要結合幼兒的個人經驗,將閱讀的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相聯系,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質,從而規范幼兒的行為[3]。
(三)遵循閱讀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離不開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幼兒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隨著教學的深入,幼兒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讓幼兒明白基本的閱讀要求以及原則,并且自覺遵守這種閱讀的基本要求以及原則。第一,養成正確的看書姿勢,正確的看書姿勢不僅有利于學生身體的發育,還可以保護學生的視力。第二,要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不少幼兒在進行閱讀時存在翻書聲音過大的不良問題,這是一種閱讀的不良習慣,不僅不利于良好讀書氛圍的營造,還會損害紙質書籍。第三,遵守取書放書的規則,圖書館或者閱讀室的書籍擺放都是基于一定類別和順序的,幼兒在進行取書還書時需要明確基本的取書放書規則,不僅可以幫助幼兒了解一定的圖書管理知識,還規范了幼兒的行為規范,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第四,明確基本的圖書修補方法,在進行閱讀時可能會遇到損壞的書籍或者自己不小心對于圖書造成損害,因此需要幫助幼兒明確基本的圖書修補方法,從而形成對于圖書的珍視,培養與書籍的情感[4]。
(四)注重家庭教育,提高幼兒的閱讀效果
對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育,家庭教育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部分。只有雙方都重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且積極進行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幼兒的閱讀效果,真正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積極倡導親子閱讀是注重家庭教育的表現,也是提高幼兒閱讀效果的有效方式。進行親子閱讀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一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讀書觀念。在選擇圖書時,不僅要注重書本的教育功能,還要尊重幼兒的意愿需求,從而滿足幼兒個性發展的需求。二要幫助幼兒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家長可以帶領幼兒去圖書館等讀書氛圍濃厚的地方進行閱讀,有條件的家庭開始在家中開辟一個書房,讓幼兒時時刻刻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三要合理選擇閱讀的時間,需要每天給幼兒固定閱讀的時間,從而幫助幼兒養成閱讀習慣。四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方式,閱讀方式類型多樣,在選擇過程中可以進行變換,例如,幼兒自主閱讀、父母陪伴閱讀等。
在如今的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包括家長和教師缺乏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意識、幼兒自身能力較低以及信息網絡的發展等。教師要重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育中的問題,認真做好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育。
參考文獻:
[1]閆彩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4):208.
[2]欒小花.幼兒閱讀能力培養淺探[J].新課程,2015(4):134.
[3]錢亞萍.幼兒閱讀能力培養微探[J].成才之路,2014(32):27.
[4]呂敏.主題背景下中班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13(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