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輝瓊
(北海市銀海區秉舜玉雕工作室,廣西 北海536000)
傳統工藝美術作為我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文化與歷史傳承等方面發揮出了非常好的效果。玉雕作為傳統工藝美術的一部分,其也是我國文化的精髓之一;玉雕珍品的產生,與創作者審美觀念、靈感悟性、文化修養的發展均有密切關聯。雕刻玉石所獲得的玉器,具有非常強的裝飾效果,也是我國含有非常深厚后的文化底蘊,帶有強烈藝術成就,具有經濟附加價值的工藝美術品,在經濟、文化和政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所以,針對玉雕文化與工藝美術的發展展開綜合性的分析與研究,能夠使其獲得更大程度的提升,為我國玉雕文化的實際建設提供更強大的動力。
在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玉器具有比較強烈的代表性,其中含有非常豐富的含義,與其相關的美好詞匯也非常多。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其具有的文化內涵也更加豐富。在以往發展的過程中,其主要是作為一種工具而出現。因為其材質緊密,所以早在八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利用玉器。而在封建社會之中,其成為了代表儒家文化的禮器。外表設計上獲得了不同的發展,玉石在文化方面逐漸象征著高尚①。秦漢之后,玉器逐漸進入到民間,在精神文化角度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變化,出現了非常豐富多彩的造型,用來表達吉祥的含義。而唐宋開始,在玉雕之中結合了繪畫與雕塑等,使其朝向寫意山水等方面發展。在清代達到了發展高峰。玉雕藝術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上千年的歷史,不同時期都具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其能夠代表我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軌跡,不同的玉雕作品能夠真實地體現出當時的歷史與藝術。
玉雕本身材料具有較高的價值,除此之外,其作品也帶有比較強的藝術價值,合理設計玉雕的整體造型、紋樣、浮雕畫面能夠為玉料增添雍容華貴或雄渾典雅的神韻。在玉雕藝術不斷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發展體系,而在這些體系之中,擁有較大的差異,所以不能對其優缺點作出評判,而是需要從具體的風格方面展開分析。在這些流派中可以通過技法的比較,判斷其具體價值,因為作品是否形象主要取決于制作者的技法水平,擁有鮮明的作品,能夠進一步提升玉雕的價值。除了技術和材料等方面的影響,其傳承的意義和思想也會影響其實際價值。在創作之中,不僅玉雕作品本身的玉質、玉光、玉色均會對其成品水平產生影響,玉雕作品的內蘊文化也是創作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
對于創作者來講,作品的內涵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傳統文化和精神世界。傳統文化在創作中主要遵循傳統精神內涵,而當代社會的精神內涵正隨著時代精神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創作者在實際進行創作、表達精神需求的過程中,重新解讀了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合現代藝術內涵,合理凸顯玉雕作品中的文化價值,從而使其成為一種不斷發展、繁盛的藝術種類。
玉雕和藝術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玉雕屬于一種中華傳統雕刻品種,經過反復的實際練習才能夠實現藝術化的表達;而藝術則是將玉雕提高到文化的角度,通過審美與創新,在玉雕作品中凸體現其獨特的精神內涵。在經過長時間的累積之后,玉雕匠人才能夠獲得非常精美的玉雕作品。玉雕本身不僅是技藝的一種,其也屬于藝術門類之一。因為玉本身帶有內斂的特點,如果雕刻人員本身并沒有比較高的藝術修養,則獲得的玉雕作品也并不能獲得比較好的效果②。玉本身帶有一定的文化特點,所以不僅要傳承,還需要更好的實現創新,在不斷創新發展之中,獲得長久的發展。
工藝美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分支,其帶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內涵,特別是玉石雕刻方面,其中蘊含了非常豐厚的經濟價值與藝術品味。創作者在雕刻過程中積極融入當下的時代精神,賦予了玉雕吉祥、美好的內涵。玉雕作為一種長時間傳承的藝術種類,融合了鮮明的民族特點,自古時的神玉、德玉,至今日的佩玉、賞玉,各種玉類均體現了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藝術作品往往具有獨特性以及鮮明的藝術價值,玉雕深刻的內涵使其在中華民族的審美發展中堅定了自己的地位。所有的玉雕作品中都能夠展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在實際發展中順應了人的審美發展,帶有非常強的民族性,是一種在審美之下獲得鮮明價值體現的物品。
一般情況下,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能夠為藝術提供基礎,其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了整個時代。時代本身包括多個方面,除了物質和精神等方面,還有政治、經濟等方面。時代在實際發展中要想不斷向前,如果沒有堅固的基礎,就成為虛幻,無法實現長久存在。所以無論是在哪一社會之中,要使玉雕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從時代的角度出發,了解環境的實際情況,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將其作為市場中的重要基礎。
早在新石器時期,玉器已成功更新自身價值,從生產工具轉型為具有鮮明社會功能的物品;人類步入文明時期后,玉器則淡化了自身宗教內涵,逐漸強化自身禮儀、倫理性內容,成為“德”的載體。玉器的變化與當代的時代意義有密切關聯,而時代意義能夠劃分為多個方面,例如文化、科技和哲學等,都可以作為創作基礎。帶有時代性的玉雕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實際發展,而且還可以作為未來傳承的重要特色。在創造現代玉雕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借此實現精神共鳴,而這也使玉雕藝術在時代文化基礎上獲得更好發展的基礎。
藝術指通過圖像體現出現實但是相較于現實更加典型,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藝術方面包括雕塑、文學和建筑等方面,所有的藝術形式和表現等方面都帶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不同藝術類型在審美上帶有非常明顯的相似性。此外,觀察中華傳統文化發展歷程可見,無論是傳統書畫或各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其風格均偏向于寫意;而進入現代后,西方文化的涌入為中華文化帶來了新的活力,各種藝術的內涵逐漸強化了寫實風格,藝術作品普遍向真實且精美的風格上靠攏,玉雕藝術也跟隨時代潮流而更新了自身的藝術表現形式。玉雕藝術最重要的就是造型、色彩和構圖等;在玉雕藝術之中,無論是哪種類型,都需要對其形式美有更高的重視程度,使其能夠滿足藝術審美要求,較受歡迎的花鳥玉雕、生肖玉雕均是形式美的體現。在玉雕藝術中,不同類型的展現形式,能都能夠發揮出不同的效果,形成的玉雕在審美方面也都具有自身的特點。通過總結不同藝術特點,并結合具體的表現形式,利用社會中的新鮮事物去傳達傳統概念,能夠使其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文化實際上就是文明的基礎,其能夠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動力,從精神文明的角度出發,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借助不同方面信息的有效結合,是人在長時間進行物質創造過程中獲得的,而且有效實現了歷史與社會的結合。玉雕作品本身從文化的角度出發,也就是在玉雕作品中留下藝術痕跡,體現出現階段社會的實際特點,而在未來其能夠成為歷史代表③。若玉雕的藝術內涵失去了現有或傳統文化的支撐,則難以合理體現祝福的寓意。
從現階段的玉雕作品角度出發,其中帶有非常多不同的內涵,例如文化觀念、歷史發展和人文地理等,都可以將其作為藝術的發展方向。通過將現代文化放在玉雕藝術之中,能夠使其成為一種新型的文化發展方式,更好地實現繼承與傳承。在玉雕藝術創作之中,需要融合文化思想,將不同類型的文化作品融合其中使其形成與眾不同的形式。而在當代玉雕發展過程中,要想使其擁有更強的活力,使其在更大范圍內獲得更好的效果。而玉雕藝術要想獲得更好地發展,就需要從社會特征角度出發,重視當代文化,借鑒西方文化中對于美好祝愿的體現方式,將玫瑰、丘比特之箭等圖形語言融入到玉雕作品中,使其不僅擁有創新理念,還能夠更好的實現全球化發展。
玉雕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傳承了非常久的技術文化,在不同朝代中的玉器能夠體現出人們的思想與風格。從我國歷史的角度來講,很少有其他文化能夠與玉雕文化一樣陪伴我國發展如此之久的實踐,從帝王象征到儒家文化的支柱,再到目前玉雕文化的廣泛發展,其已經成為我國歷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分支之一。在時代建設的過程中,玉雕文化也在不斷發展與進步,并且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了非常有效的創新,所以在本次研究工作之中,從這一角度出發,針對其實際情況展開了綜合性的分析,借此使其能夠獲得了更大的提升,為我國的實際發展與建設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注釋:
①王寧.珠三角地區傳統工藝美術行業現狀及成因研究——以“三雕一彩一繡”為例[J].裝飾,2020(02):100-103.
②梁文思.借鑒中國花鳥畫教學方式提升玉雕工藝美術創作課程的創新性——評《花鳥畫教學》[J].高教探索,2020(01):2.
③胡振江.河南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透視與創新開發策略[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9(0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