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政
(曲阜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山東 日照276826)
二胡的技巧主要分為左手的技巧和右手的技巧, 左手技術主要被稱為指法技巧,而右手技術主要被稱為弓法技巧。左手指法和右手弓法的演奏技巧非常豐富,各有其特點。左手有揉弦、滑音、顫音,泛音、和換把等技能。右手有運弓、運弓、長弓、短弓、換弓、換弦、快弓、連弓、頓弓、顫弓等。
“在二胡演技中,如果說運弓和各種弓法處于主導地位,那么豐富多變的指法技巧,則是使二胡發出各種實際音響的關鍵,是表達樂曲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1]鑒于二胡的左手技法技巧繁多, 本文主要針對左手技法的持琴、滑音、揉弦、顫音進行簡單的介紹。
1.持琴按弦,二胡的琴筒應置于下腹部,肘部不應過高;手腕應稍微抬起,琴桿應放在虎口的處。手指自然彎曲成半指形狀,用指尖觸碰琴弦。左手虎口應該靠近千斤,食指的根與大拇指內測形成平衡的持琴力點。當手指按弦時,所有關節必須自然彎曲,任何一個手指關節都不允許反向彎曲,但過度的正向彎曲也是不科學的。手指按弦時還應重視左手掌關節主動性,如在快速的手指抬按運動中要想演奏的流暢富有彈性,就非常依賴掌指關節運動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2.滑音,有意識地滑動琴弦產生的聲音,從滑動的幅度來看,有大的滑音和小的滑音;從滑動方向看,有上滑和下滑;從滑動的時間前滑音和后滑音;從滑音的一般屬性來看,它們可以分為三大類:裝飾滑音和連接滑接風格性滑音。
3.揉弦,是二胡表演中最具表現力的表演技巧之一,二胡揉弦方法有滾揉、壓揉、滑揉、摳揉等。其中滾揉是二胡演奏中最常用的技巧,而滑揉、壓揉和摳揉一般常運用于特定風格的樂曲中。不同的揉弦技巧各有特色,需要演奏者根據樂曲的不同需求進行選擇和調整,從而為演奏者在音色和表情等方面的發揮提供更為廣泛的可能性和更具個性的聲音。
4.顫音,這是一種特殊的聲音效果,按種類分可分為大二度顫音、小二度顫音、大三度顫音、小三度顫音和純四度顫音。按速度分可分為,快顫和慢顫。在樂曲演奏應用中在樂曲的應用中,需要考慮樂曲的情感內容和旋律速度進行,然后安排需要顫音的音符如(快顫、慢顫,從不顫到顫,慢顫轉快顫、邊揉邊顫、邊滑邊顫、二度顫、三度顫等)。
運弓是演奏樂曲的前提,運弓方法在二胡演奏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掌握扎實的運弓方法用可以使二胡演奏擁有高質量的音色,熟練掌握各種弓法技巧可以豐富樂曲形象并能讓演奏者在不同的氛圍下演奏出適合的音響。演奏者需要重點注意右手運弓, 右手運弓的技法有很多本文主要針對基礎弓法的長弓、短弓以及技術弓法波弓進行簡單介紹。
長弓是常用的一種弓法,是二胡運弓技法的基礎。長弓包括長慢弓、慢弓、長快弓、分弓、連弓、連頓弓。在運弓時要重視做到“直、平、勻、穩、通”這幾個方面。長弓在樂曲中的運用上它既適宜表現飽滿有力、氣勢宏偉的音樂,也擅長表達柔美纏綿之情、婉轉如歌之緒的曲調。
短弓同樣是二胡演奏中常用的弓法它也是二胡運功技法的基礎。短弓包括快弓、跳弓、顫弓這些都是需要用到的弓段很短演奏時快速靈巧,如快弓就是快速短弓,跳弓就是跳動中短弓,顫弓就是極短弓的拉動,所以筆者將其歸類咋在短弓之內。它們都需要注意運弓時的自然放松,在快弓及顫弓時注意手臂與手腕的使用的合理分配均平直的做左右拉奏動作。跳弓演奏時,利用弓毛、弓桿的自然彈力與平穩運弓協調配合, 借助弓毛彈性在運弓中與琴弦接觸并產生一種跳動的發音效果。
波弓作為技術弓法,它來自民間也可以稱之為“頓挫波弓”多用于民間風格濃郁的旋律中, 通過運弓速度的變化及手指對琴弓的壓力變化使運弓產生一個或多個波浪形式聲音效果的演奏方法。
黑格爾在“美學”中反復強調,音樂的內容是情感的表達,只有情感才是音樂必須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領域。“在這個領域,音樂擴展到表達各種特殊的感受。”可以看出,音樂與人的情感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二胡表演是一個主觀的創作過程,表演者必須理性與感性相結合在忠實地再現原創音樂的同時,必須有強烈的參與感和高度的創作熱情。
“音樂情緒反應是個體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具體而言,音樂心理學的情緒反應是指當個體處理音樂情緒狀態時發生的各種生理變化。”[2]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心靈感。例如,在享受或表演音樂的同時跳舞或笑,心跳加速,或眉毛閉鎖,流淚。隨著音樂的情感體驗,個人生理機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例如,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肌肉系統,內外分泌系統等活動也相應發生變化。在音樂活動中,隨著個體的情緒變化,呼吸快或慢,心跳強或弱,肌肉運動或緊張放松。由于個體差異,每個人的音樂情感和身體變化也不同。這些表演中的表情動作與身體內部的一系列生理變化直接相關,它是人們對音樂反應的生理變化的表現,是一種必然的表現。
二胡的表演離不開“感情”這個詞,它來自哪里,如何把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基本技能是情感表現的關鍵
表演技巧是用來表達情感的工具,只有熟練地掌握表達情感的技能,才能夠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熟練掌握左手的指法技巧與右手的弓法技巧,如左手指法的按弦、揉弦、滑音、換把、顫音、泛音、保留指、彈撥。右手的弓法長弓,短弓,慢弓,快弓,開弓,連續弓,投擲弓,跳弓,搖晃弓,墊弓,撞弓,雙音弓和各種弓的混合使用等。其次,掌握各個調式自然音階、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各種琶音音等。最后,可以準確地掌握各種節拍,節奏,和速度變化。不管模式的變化多么復雜,節奏和節奏是如何交錯變化的,能做到“緩慢但不粗心,快速但不匆忙,快速,有序。”
2.豐富個人藝術修養
表演者的個人成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積累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造詣,挖掘作品的精髓,理解各地區的民族風格,不是一蹴而就的。
“各種藝術形式之間存在著有機聯系,對各種藝術形式具有一定的興趣,有助于提高意識。”[3]藝術成就的深度決定了表演的水平。雖然識字不可觸摸,但它反映在表演表演中。藝術具有認知價值,能深刻理解現實社會生活,反映社會歷史的優秀藝術作品。提高藝術修養有助于充分欣賞藝術作品,作品的詮釋除了表現在作品風格上的主題,以及音樂的運行,演奏者自身的體驗和感受都是不可或缺的。長期以來,它培養了個人藝術修養的各個方面,以最好的方式表達了情感,表演了音樂,使他的處理方法更符合他的作品,更能夠激情打動人們。
3.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
首先,強化對音樂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從時代背景、生活方式和音樂風格特征的音樂背景入手,認識到作者要在注入音樂中表達情感。其次,對于作品的速度分析,從樂譜的方面來說,音樂節奏的跳動,情緒標志決定了音樂的整體速度,也就是說,它可以反映音樂的全部情感內容;
其次,通過對作品內容的分析,深入理解作品的表現力和對作品創作背景和風格的深刻理解,是更好地發揮作品內涵的重要途徑。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之外,還有豐富的生活經歷理解自己,創造自己的創作個性,發揮自己的藝術處理。豐富的想象力,在藝術作品中,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情感決不會失去聯系。同樣在二胡表演中,想象力是表達情感的源泉。當演奏不同主題的不同作品時,演奏者應該用自己的想象力充分融入作品,生動地展現自己的情感和人物。
“感情”對于音樂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并不是音樂的全部條件。技能是情緒表達奠定的階梯。如果沒有出色的演奏技巧,你不能很好地使用它們,更不用說藝術表演了。因此,完美的發音是充分表現藝術的先決條件。在二胡演奏作品中,“悲傷,喜悅”的情感應該如何表達以及如何處理音色的變化,結合例,解釋不同作品中不同情緒的表達方式:“嗨”是一種快樂而愉快的情緒,它發出歡快和輕快的聲音。“一般來說,這種情感運動呈現出向上跳躍的形式。”[4]它的旋律清晰,速度快樂。
例如,20 世紀60 年代創作的顧武祥和孟津津的《山村變了樣子》以優美的旋律和歡快的心情,生動地展現了收獲豐收的新一代農民趕來運送公糧充滿喜悅和歡樂和熱情, 歡樂的場面。“憤怒”是充滿憤慨的情緒。這是你心中憤怒的表達。它發出粗糙和苛刻的聲音,一般來說,這種情緒運動呈現出突然向上突發或擴展至四周的運動形式。它的旋律是爆炸性的,它的強度非常強。例如,作曲家吳厚源以“江姐”為題材的“紅梅贊”主題曲等歌曲為材料,組成二胡協奏曲《紅牌隨想曲》的第三部分,憤怒地對抗敵人。“悲傷”是一種深沉,荒涼的情緒,一種悲傷和哭泣的表情,它是一種淚水般的聲音。一般來說,這種情緒運動的趨勢基本上呈現出下沉運動及其旋律。比較悲哀和緩慢,例如,黃海淮先生的二胡獨奏《江河水》,是一場留戀和流淚悲傷的歌。
在二胡的學習和表演中,熟練的掌握最基本的演奏技巧后,此時掌握樂曲的情感就成了關鍵。如果一個二胡演奏者,他只根據樂譜進行演繹,哪怕演奏技巧再好確像行“尸走肉”一樣只有軀殼而缺少了靈魂。就大多數二胡學習者和表演者認為音樂表演中的情感表現是一種朦朧的存在。其實,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待這類問題。有時候一些作品也會給我們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因為音樂使用圖像來反映社交生活。所以表達作品時,有必要正確運用形象思維來把握音樂的內涵,這是二胡表演的最高境界。只有在音樂表演中正確使用音樂的情感,才可以完美呈現樂曲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