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靚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廣東 佛山528231)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也是對藝術工作者的完美闡述,舞蹈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是需要舞者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訓練才能演繹出精彩的舞蹈表演。舞蹈訓練作為提升舞蹈技術的一種形式,不僅是每一個舞者保證自身舞蹈表演或比賽時舞蹈質量的最重要支撐,還是不斷優(yōu)化舞蹈內容的一個過程,不同的舞蹈類型、學習舞蹈時間等的差異也會導致舞蹈訓練方式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舞者需要根據(jù)自身身體條件、舞蹈掌握情況以及時間等制定出適合自身的舞蹈訓練計劃,提升自己舞蹈水平。
本文通過研究訓練特點和訓練基本內容來研究舞蹈訓練和舞蹈表演,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
1.科學性和針對性
科學性是指舞蹈訓練計劃依據(jù)舞者身體條件設置,能夠有效減少舞者在舞蹈訓練的時候受傷,或在訓練受傷之后避免長久不接觸舞蹈身體懶散而進行適當?shù)奈璧赣柧殻会槍π允侵羔槍Σ煌A、不同身體條件以及舞者不同掌握程度,設置不同的訓練計劃,提高舞者舞蹈水平。
2.注重訓練過程中情感的表達
舞蹈訓練不僅僅是針對某個或某些舞蹈動作反復練習,考察舞者的力量與耐力,還需要舞者在訓練過程中注重舞蹈作品中情感的捕捉與表達,將舞蹈訓練不僅作為練習舞蹈技藝的活動,更通過幫助舞者調整自身家庭、愛好以及社會影響等各方面的因素,調整舞者身心,表達出舞蹈所要詮釋的情感。
舞蹈表演是指在舞蹈基本知識、理論的支撐下,接受舞蹈表演方面的訓練,具備從事舞蹈表演的能力,基本任務是能夠以其掌握的舞蹈動作、造型和技巧能力,結合音樂和美術等藝術手段,將作品的思想內容轉換為可視可感的舞蹈形象,舞蹈演員作為舞蹈表演實踐的主體,不僅受作品制約,還需要被動實現(xiàn)編導構思。
舞蹈訓練是指舞者針對自身特點制定出恰當?shù)奈璧赣柧氂媱潱槍ψ陨砦璧副∪觞c及新掌握知識進行訓練,屬于舞蹈教學的范疇,而舞蹈表演作為一種表演舞蹈藝術的過程,屬于舞蹈創(chuàng)作,而在強化素質教育、強調教育面向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今天,舞蹈訓練必須緊緊為舞蹈表演服務,而舞蹈訓練作為舞蹈表演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是舞蹈表演取得較好成果的關鍵。
“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于舞蹈的感悟和詮釋是不同的,他們對于舞蹈作品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展現(xiàn)出來的成功也有所不同,但是舞蹈表演作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性活動,對舞者最基礎的要求是具備良好的舞蹈功底,也就是日復一日的訓練,扎實好舞蹈功底,并通過舞蹈動作、姿態(tài)表現(xiàn)出舞蹈所要營造的意境和形象,充分表達作品情感。
舞蹈表演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舞蹈素養(yǎng),即一定的舞蹈動作、舞蹈技巧、舞蹈編排等,因此在進行舞蹈表演之前需要注重學生舞蹈功底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注重循序漸進,以為學生夯實基礎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主開展舞蹈訓練。一方面夯實學生舞蹈基礎,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和照顧到不同學生的舞蹈基本素養(yǎng),注重基礎的打扎,從規(guī)范動作教學,到舞蹈動作銜接、節(jié)奏教學以及協(xié)調韻律等教學目標的逐步完成,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舞蹈功底;另一方面舞蹈訓練是個長久、辛苦的事情,需要學生長時間堅持訓練,需要學生有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一“精神”需要有強大的內驅來支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支撐“精神”堅持的支柱,教師在開展舞蹈訓練的過程中需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助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興趣探索中強化學習勁頭,提供學習動力,支撐學生堅持訓練、戰(zhàn)勝困難。
舞蹈基本功追隨舞者舞蹈表演的生涯,是一個舞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支撐舞蹈表演技能的核心力量,能夠更好地幫助舞者打開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在舞蹈過程中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完成的動作更加準確、到位,能充分運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表達出舞蹈作品內涵,刻畫塑造出優(yōu)美的、富有性格的舞蹈藝術形象。 但是目前很多舞蹈教師對舞蹈基本功缺乏重視,再加上基本功訓練較為單一和辛苦學生由于基本功不扎實,在舞蹈訓練和表演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還有一些對于舞蹈基本功訓練時間的誤區(qū),很多人認為舞蹈學習越早越好,如果小時候沒有學習舞蹈,等到身體成熟之后即使在進行鍛煉也很難進步,自身也會陷入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其實舞蹈訓練并不是其他年齡段訓練毫無作用,只不過舞蹈有黃金期,過了黃金期訓練效果有所降低。
以上這些問題表面舞蹈教師需要加強對五大基本功的重視,強化學生舞蹈基本功訓練,對舞蹈訓練時期的誤區(qū)及時糾正,宣傳舞蹈基本功對于整個舞蹈表演的意義和作用,幫助舞蹈學習者克服畏難情緒,并注重引導學生理解舞蹈動作,提高自身舞蹈表演的效果。
理論指導實踐,對實踐有能動的反作用,因此在舞蹈表演教學中首先應當注重舞蹈表演理論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領悟舞蹈內涵和精髓,對學生以后的舞蹈學習和表演作用頗多,在具體的舞蹈理論教學過程中將舞蹈理論知識與人們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加強舞蹈理論的系統(tǒng)性和實踐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舞蹈理論,更快的融入舞蹈實踐。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個性化的表達,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上臺表演,尊重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理解和改進舞蹈,讓學生以獨立個體的身份為舞蹈注入自身情感,展線自身獨特的“個性”,提高學生舞蹈表演水平。
舞蹈的表演不僅是一系列肢體動作的拼湊和組合,還是舞者交流情感的過程,舞蹈表演由于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對舞者表演能力的要求和演員不同,需要舞者通過肢體動作表達感情,傳遞作品內涵,因此需要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加強對舞蹈表演的重視,把握舞蹈細節(jié),技巧性的處理舞蹈表演細節(jié),讓細節(jié)作為整個舞蹈的點睛之筆,適當鼓勵和引導學生感悟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并嘗試將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注入到舞蹈表演過程中,展現(xiàn)出更加真切和自然的舞臺效果。
舞蹈藝術最高境界是實現(xiàn)肢體動作和心靈的契合,通過舞者的肢體表演讓觀眾感受到舞者在表演過程中的充沛情感和心理變化,因此舞者表演過程中每一個動作、呼吸和想象都對舞蹈藝術呈現(xiàn)效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學生舞蹈基礎訓練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借助于氣息、想象等特殊訓練,加強學生動作、呼吸和思想的傳達,提升學生的表演興趣和訓練參與度,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認識舞蹈藝術。一方面舞蹈表演者的氣息對于舞蹈來說就相當于人的性格對于人,決定了舞蹈的風格走向,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除了規(guī)范每一個舞蹈動作、加強情感的融合等,還需要幫助學生進行氣息訓練,讓學生氣息跟隨舞蹈而動,展現(xiàn)出更好效果的舞蹈作品,通過氣息的變化傳達出舞者最真摯的情感和對舞蹈最貼切的感悟,引起觀眾的共鳴;另一方面想象作為一種意境,通過自身對舞蹈作品的想象,演繹出相關肢體動作,引導舞者身體、思緒和細節(jié)完美契合,并通過演繹出想象的內容引起觀眾的共鳴,呈現(xiàn)出較好的舞臺效果。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藝術的根源也是生活,是因為生活給予了創(chuàng)造者經歷,而無論何種形式的藝術,如果脫離了基本的生活,則會空洞乏味,舞蹈作為一種藝術,也是來源于生活,舞蹈動作也來源于生活的某個姿態(tài),因此在實際的舞蹈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明白生活對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具體的實施可以通過幫助學生樹立具體的觀察對象、教授學生觀察的方式和形式、讓學生講出自身觀察的感悟并逐步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采用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從生活原相中將舞蹈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對舞蹈的理解,使得舞者的表演更加充實,效果更好。
舞蹈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作為舞蹈表演過程中展現(xiàn)舞蹈內涵的關鍵點,對舞蹈表演作用頗大,因此在舞蹈訓練過程中,舞蹈教師一方面通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想象和感知舞蹈,嘗試用具體的舞蹈動作表現(xiàn)舞蹈,將所想所感融入到舞蹈表演中,完美彰顯舞蹈的獨特美感;另一方面利用音樂為舞者營造一個氛圍,輔助舞者想象舞蹈所要傳達的含義,將自身融入舞蹈中,從而完美的向觀眾傳遞舞蹈內涵。
舞蹈是一個多變的藝術,不同的人會呈現(xiàn)出不同效果的舞蹈,對從事與藝術相關人員的要求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來更好地表達藝術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藝術訓練過程中應當從一些簡單、簡短而又經典的藝術品觀賞開始,在觀賞過程中輔助教師的講解與引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在這些基礎上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融入舞蹈中,使舞蹈在表達編劇所要傳遞含義的同時表達出自己對舞蹈的感觸和想法。
本文從舞蹈訓練特點、舞蹈表演內涵和目標等出發(fā),研究舞蹈訓練和舞蹈表演之間的關系和舞蹈訓練應當具備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原則,針對目前舞蹈訓練現(xiàn)狀和舞蹈訓練及舞蹈表演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和所需具備的基本素質,提出舞蹈表演技藝的提升和好的舞蹈效果需要大量基礎性訓練做依托,通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觀賞能力、很和對舞蹈感知和想象能力等提出相應的舞蹈訓練及舞蹈表演策略,以望達到較好的舞蹈表演效果,提升我國舞蹈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