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欣
(懷化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通過在產品設計教學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教師可以更好地講解和運用產品設計,進而幫助產品的設計者發現產品在設計過程及產品后續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能及時解決問題。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化技術,能為產品設計教學工作注入全新的活力。
“碎片化”學習在前幾年就已經被提出來了,同時也伴隨著信息時代的興起,仿真、VR 等不斷出現在人類的生活當中。為了滿足網絡學習或移動學習的需要,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可以說是VR 時代的重要學習資源,所以廣大學習者都會優先選擇虛擬現實技術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教學方法不是簡單的在互聯網上進行學習,實際上它顛覆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間的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轉變為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使課堂回到學習主體,成為學生認知內化的主要渠道。開展虛擬現實技術運用教學時,課堂內外的預習是開展課程教學的基礎。預習要在課堂教學前,在教師的安排下,學生自行選擇學習內容,確定學習進度,確定學習方法本身的初步學習。課外的預習指的是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學生們利用各種課外資源,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獨立、協作或探索性的課外學習。不管是校外的還是課堂上的預習,學生們不僅要記下學習筆記,以便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還要在筆記中記下他們的困惑或意見不同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上向教師進行提問①。
虛擬現實技術運用是一種VR 視頻教學材料。教學工具作為教學和學習的素材,可用于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應根據專門知識編制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包括學習資源的四個部分:VR課件、VR 視頻、VR 練習和 VR 測試,此外,應具備反饋和 VR 評價等功能,形成動態互動教學環境。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VR 技術使得人從被動轉為主動接受事物,人們從定性和定量兩者集成的環境中,通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主動探尋信息,深化概念并進而產生認知上的新意和構想。理想的VR 應該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計算機圖形技術所生成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觸覺、力覺、運動等感知,甚至還包括嗅覺和味覺等。
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特點如下:時間短,切割知識點,教學設計完備,人機交互。教學過程中,VR 型課程資源主要用于實現以下三個目標。
第一,講解知識、概念和原理。例如《產品和設計原理》,這是學習產品設計必須要學習的課程,只有了解了基礎的產品設計知識,了解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才能更好的為后續的學習增添助益。但是由于課程較為偏向概念性,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運用能夠大大節省了教學時間,學生通過收看VR 視頻的講解,對產品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遇到困惑的可以記錄下來,向教師提問。
第二,講解操作示范。例如學習設計就要學習一些設計軟件 :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Auto CAD、Corel DRAW 等軟件,這些設計軟件的操作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學生很容易忘記操作的步驟,由于只操作了一遍,學生容易印象不深,在課后再想操作時就忘記了,這時候運用VR 視頻就能夠反復收看教師的操作步驟。
第三,進行知識與技能應用方法的講解和引導。例如:產品基礎和審美能力的講解,在VR 視頻上教師可以整合各種資源如:插播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進行對比和感受,還可以利用畫中畫的剪輯手法,邊看邊說,大大節省了課堂上的時間。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只要能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就能有效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運用。此類教學的特點是:內容充分利用集中、在短時間內創建簡單的虛擬現實技術運用資源,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利用各種資源,爭取獨立、協作和探索性的學習,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或感興趣的問題②。
虛擬現實技術運用使得教學變得更加多元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怎樣設計虛擬現實技術運用,都需要從VR 課件、VR聯系以及VR 測試出發,這三個方面貫穿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教學始終,只要設計好這三個步驟,也就能夠順利開展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學習中有所收獲。
設計虛擬現實技術運用重點在于設計VR 課件,虛擬現實技術運用教材的框架設計包括VR 觀課程主題、學習目標、學習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層次關系。知識點之間的層次關系源于課程內容的分析,包括知識模塊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水平相鄰關系——課程層次結構之間的垂直進步關系。
其設計目的有兩點:一是在學校前提供指導,介紹這個VR型課程的具體知識點及其排列方式,使學習者能夠高效地觀看VR 型視頻。二是完成學習內容后,通過重新審視VR 觀課程資料,可以更系統地整理學習的知識,并將其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體系,在知識總結中發揮作用。但由于在虛擬現實技術運用中缺少教材,所以VR 課件就充當了教材的作用,主要是闡述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課程的結構設置以及每一個VR 課件之間的聯系,以供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
為了提高視覺效果,激發學習者的興趣,促進學習動機,制作中應考慮四個因素。
一是圖像和文本。因為通常使用文字和圖片比單純依靠文字學習更容易理解,而且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
第二是字符數。正確地調整標題和文字使學習者具有視覺美感。字數應適度簡潔,突出要點。
第三是動態與靜態的結合,利用軟件自身的功能設計開關和動畫效果,給學習者帶來空間感和動態感。
第四是背景音樂,應該根據VR 課堂音樂的主題來選擇,在觀看時沒有違和感。一般來說,可以選擇沒有歌詞的純音樂或鋼琴音樂,為學習者營造了愉快放松的學習氛圍③。
VR 課件的制作最常見的是PPT,動畫,腳本。在開始制作之前,要了解到每一個制作工具的作用,PPT 負責VR 課的畫面感,內容生動。在制作PPT 時,就要盡量使PPT 頁面美觀,也要考慮頁面整體的邏輯性。建議可以重點設計,封面,開篇,目錄和內容頁。動畫,負責VR 課內容的過渡,在PPT 頁面轉換中設置動畫,插入視頻,添加動圖等,都能幫助VR 課內容更波瀾起伏,來抓人眼球。腳本是VR 課的劇本,將PPT 和動畫串聯起來,讓VR 課更好的展開。可以將腳本按照PPT 頁面分頁記錄,便于在錄制過程中分頁面呈現④。
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教學方法更為開放了,所以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應該整合各種資源,豐富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審美,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目前,網上VR 型視頻主要在課堂上進行視頻錄制。這種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由于視頻的畫面有限,把教師主體放大時,就不容易看到板書的內容,看到了板書內容又很難注意到教師的講課。由于大多是現場錄制,所以字幕也沒有,學生在收看VR 視頻時十分耗費精力,多媒體技術沒有被充分利用來把VR 視頻變成類似電影和電視的形式。缺乏激發學習者興趣的元素,使VR 視頻無法為學生提供簡單、愉快和高效的學習內容。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注意VR 視頻演示形式的設計。
以產品色彩的課程為例,首先就是準備階段,要確定名稱、準備素材以及選擇工具,最開始需要明確VR 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在這5-10 分鐘內,作為教師通過什么樣的內容和素材向大家講授什么內容?當內容明確后,就要為自己的VR 課取個吸引眼球的名字,拿取標題來說,比較能吸引大家眼球的標題通常符合以下兩點:有用或者有趣,有用意味著在標題里就把學習課程的好處直截了當說出來,例如:“產品設計的學習”,“色彩的魅力”等;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把標題取得更有意思,讓學生有把課程點開的沖動。作為一個10 分鐘的VR 課,結構可以設置一些:使用案例來觸及學生的內心;利用一些具有劇情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身體會產品設計的方法;通過對話,解決一個難題等。
目前,很多虛擬現實技術軟件的語言專業性比較強,部分教師和學生在使用虛擬現實技術軟件時,往往會存在通用性、易用性等方面不足的問題。許多虛擬現實軟件的開發費用較高,這對教學工作產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鑒于這種情況,相關技術人員要在技術層面革新虛擬現實技術,加大技術支持的力度。一個優秀的虛擬現實教學應用軟件不僅要具備優秀的創意理念,而且要保證后續的技術支持、開發費用以及在展現效果方面符合相關標準。
綜上所述,文章給出了設計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VR 課件、VR 視頻以及VR 測試的具體方法,拋棄傳統古板單一的視頻形式,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實現視頻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收看,VR 測試內容創新,能夠更加客觀的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推進了產品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也最大化的發揮出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作用。
注釋:
①李宜然.產品設計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方法探析[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12):83-84.
②鄧蓮英. 基于產品設計教學角度下的民間工藝美術的教學價值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39.
③李雯雯.“互聯網+”背景下的產品設計教學應用實踐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20(03):137-138.
④侯可新.談高職產品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03):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