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麥
(河南省泌陽縣文化館,河南 泌陽463700)
少兒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廣大家長要把握好時機,培養他們的舞蹈興趣和技能,借此幫助他們塑造更加優美的形體結構,塑造更加合理的審美觀念。不過目前少兒舞蹈教育培訓機構較多,資質各異,導致部分少兒很難在舞蹈學習中快速實現突破。今后要在加大對這些訓練機構審核力度的同時,倡導他們適當融入群眾文化舞蹈,借此優化少兒的訓練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主性。
少兒舞蹈教育培訓班的數量正飛速增長,為了引導少兒塑造合理的審美標準和優美的形體,各位家長要謹慎做出選擇[1]。與此同時,相關管理人員要督促這些培訓班嚴守少兒舞蹈教育的規范標準,深切關注少兒身心的變化,把握好對他們的動作訓練力度。少兒普遍擁有強烈的獵奇心理和一定程度的模仿能力,在舞蹈學習方面有很大的塑造空間,在實際教育培訓中,應該學會靈活加入一些童話內容,演繹一些鮮活生動的動物形象或是科幻角色,創設豐富的故事情境,從而引領少兒仔細觀摩,盡量還原教師講授的舞蹈動作。歸納來講,就是要在相對簡單的舞蹈動作設計中加入一整套或是一部分故事表演,在迎合少兒的童真特性之余,避免和他們的思想產生分歧。
究其本質,舞蹈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的藝術,而群眾文化舞蹈則有更深刻的影響意義,可以賦予少兒舞蹈教育更多的啟發,幫助他們適時地收集整合舞蹈素材,使設計出的舞蹈動作、內容等更加貼合生活實際,所以說,各個少兒舞蹈教育培訓機構必須要做到充分熟悉和靈活應用群眾文化舞蹈。具體方法就是預先觀察少兒的游戲參與情況和日常行為表現,避免將成人的思想強加給他們之余,基于少兒的真實性、獵奇性特征等來安排教育培訓。此外,少兒舞蹈和成人舞蹈相比有著共同點,即將人體作為核心工具,透過肢體語言來傳達豐富的思想情感,整個過程屬于動態化的藝術表現。不過也有不同點,就是少兒舞蹈的動律更為愉悅明朗,能夠深刻反映出少兒群體的童心和童趣,更能夠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挖掘出更多的真善美,展現較強的親和力。
少兒舞蹈教育培訓,對于少兒群體的智力培養、道德完善、意志強化、身體素質提升等大有裨益,值得引起廣大家長重視。
基于群眾文化舞蹈的少兒舞蹈教育培訓,可以充分適應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征,滿足他們感性認識的需要。其主張借助一系列舞蹈動作演練、節奏呈現、娛樂活動組織等,增強少兒的模仿意識和能力,并由此持續加深對外界事物的了解。客觀來講,舞蹈這類動作語言具有無聲性,需要少兒結合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層次的心靈感悟才能感受到其特殊的內涵,同時基于這些感性認識來促進他們開發創造性的思路。基于此,在實際教學培訓中,教師最好不要單純地示范某一種或是組合式的技巧,而是要同時給予學生適當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創新創造,借此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這樣一來,才能夠讓每個少兒跳出屬于自己的舞蹈風格,使他們由原來的平面形象及時轉化成立體形象,帶動聯想、想象能力深層次的發揮之外,更促進了少兒智力的培養。
舞蹈藝術還具備整體性特征,特別是少兒舞蹈,需要學生在平常排練或是正式演出時,時刻維持隊形和動作的整齊劃一狀態,借此呈現出整體的美感效果。一旦說任何一個少兒態度不嚴謹、動作不協調,便會破壞整體的畫面美感。而在平常教育中多訓練少兒們的步調,則能夠幫助他們養成自覺自律的意識,在學會和他人密切合作和交流的同時,時刻注意維持自身動作的協調性和舞蹈整體的美觀效果。
此外,少兒舞蹈培訓還能夠培育孩子活潑的性格、堅韌的毅力。目前我國許多少兒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平常受到長輩們的過分關愛,處于公眾場合時多會過于害羞或是任性妄為。舞蹈是十分注重和人交際的藝術,實際教育培訓期間,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舞蹈的外向特征,來動員少兒群體進行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展現,讓他們在多次的訓練、演出之后,消除以往膽小、內向的心理狀況,并在后續表演活動中持續拓寬視野和思維,形成更強的自信心和更為活潑的個性。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少兒們要在舞蹈表演中有所突破和成就,就必須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和體驗前所未有的艱辛,這對于他們的意志品質來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所以說,特別是那些平常過于嬌弱羞澀的孩子,更加有必要接受少兒舞蹈培訓,借此磨練他們的毅力和性格。
舞蹈這門藝術注重動作的科學性和協調性,主張維持表演者的動態造型美感,孩子們接受群眾文化舞蹈的少兒舞蹈的培訓,將更加有助于鍛煉他們身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帶動他們骨骼的健康發育,強化個體的消化功能和身體素質等等[2]。如部分少兒存在端肩、駝背等不好的習慣,在對他們進行舞蹈培訓教育時,教師要注意時不時地提示和糾正他們的體態,畢竟舞蹈藝術對儀表、舉止等有著嚴格的要求。此外,這樣舞蹈教育還可以令少兒們養成自信樂觀的心態,保證日后待人接物時表現得更加大方得體,展現出更加活潑健康、美好動人的氣質形象,為他們認同中國文化藝術、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等提供保障。
隨著少兒舞蹈培訓機構的增加,市場競爭趨勢愈演愈烈,也引發了各式各樣的問題。
隨著群眾文化持續發展,少兒舞蹈培訓機構擁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實際運營時卻也引發了不同的問題,最為顯著的莫過于機構教育資質不一現象,部分培訓機構甚至還遺留著教育設施不完善、教師素質不達標等嚴重問題,到頭來只會令舞蹈教育培訓的實效大打折扣。如部分私家舞蹈培訓班資質和條件不達標,卻提供較大的優惠力度,無法提供給少兒們足夠專業的教育培訓和安全保障。
如一些少兒舞蹈培訓班的教學內容普遍以歌頌形式為主,這和少兒的實際生活狀態有著較大的差距,帶有濃厚的成人教育思想和情感特征,無形之中會影響到少兒舞蹈技能和心理素質的完善。尤其是在少兒舞蹈動作編排方面,因為很少涉及到少兒的實際生活,導致他們理解、記憶、重現時顯得過于被動無助。希望日后進行舞蹈動作編排時,可以多從少兒的角度考慮指導他們更好地學好舞蹈。
許多少兒舞蹈培訓班都存在著教學內容、形式單一的弊端,很難集中少兒們的注意力,無法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激情,特別是經過機械式灌輸之后,會更加挫傷少兒的積極性。今后當大力推廣使用多媒體等新興技術來進行生動演示,方便少兒們直觀、完整地把握各個舞蹈的文化內涵,從而激發出更強的興趣動力去鉆研、練習,進而提升舞蹈學習的效率。
首先,各個地方政府應該及時加大對少兒舞蹈培訓教學的關注度和重視度,及時樹立起健全嚴謹的監管體系,對各個輔導班進行適當地約束管控。如設置專門的法律制度,再配合輿論監督等渠道來優化管理方式,督促少兒輔導班在平常教學中嚴格自律,想方設法提升教學水平。再就是適當增加對這些培訓機構的經費支持,使其有能力及時更新其硬軟件設施,優化教學環境,如發現再有檢驗不達標的培訓機構,則立即予以取締,避免產生任何消極影響。
其次,針對少兒舞蹈培訓教師提出詳細的規范要求,特別是在技術和資質方面,要保證檢驗合格后再持證上崗。還有就是定期安排這些教師接受更專業、更深層次的實踐鍛煉,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結合教育界研究結果分析,針對少兒群體沿用游戲化的教學輔導方式,更有利于調動他們深層次的鉆研動力,使他們在演繹不同情節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少兒舞蹈同樣如此,培訓教師有必要在舞蹈動作編排時加入一些游戲元素,引導少兒在游戲中熟悉舞蹈內容和表現技巧。少兒群體普遍有著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經常會不自覺地扭動身體、模仿各類動作,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正由于這樣,便為少兒舞蹈教學提供了便利。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在靈活借鑒群眾文化舞蹈特征的基礎上,配合合理的游戲形式來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舞蹈天賦,諸如多篩選一些現實生活中廣受群眾好評的音樂,令少兒瞬間產生熟悉感。如《我的身體》、《愛我你就抱抱我》等,教師要預先考慮好要加入何種游戲元素,又要使用什么樣的素材等等,在這些背景音樂的引導下,教會少兒領會群眾文化舞蹈的內涵和價值觀,準確記憶和重現對應的舞蹈動作,展現出舞蹈整體的美感和自然效果。
少兒群體普遍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除了設置生動的感知情境和組織有趣的游戲活動之外,還應該適當為學生講解一系列的舞蹈技巧。歸根結底,我國的群眾文化舞蹈形式多元,擁有深厚的探索價值[3]。在對少兒進行舞蹈教學時,教師理當適量地加入一些本地群眾文化舞蹈的特色元素,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講授更多重要的舞蹈知識和表現技巧,借此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效果,進一步憑借本地民歌和地方特色風俗來展現超凡的舞姿。
綜上所述,少兒舞蹈教育屬于群眾文化舞蹈中的基礎。希望日后各個舞蹈培訓班都可以嚴格遵守上級的管理體制,在不斷更新培訓內容和形式的同時,大力融合群眾文化舞蹈、現實生活、藝術表現等元素,再配合游戲化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前來主動學習。長此以往,營造出和諧愉悅的舞蹈教學氛圍,持續改善少兒的舞蹈學習水平,使他們形成合理的審美標準、塑造優美的體形、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