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迎
摘 要:基于校企雙職的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是職業院校師資培養的發展趨勢,是職業院校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應該從轉變職業院校師資培養觀念、發揮教師資源優勢等多方面著手,切實構建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機制,進一步提高師資水平。
關鍵詞:職業院校 ? ?校企雙職 ? ?工程型“雙師”素質教師 ? ?師資培養
課 ?題:本文系2019年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教學改革重點項目“職業院校基于校企雙職的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研究”(項目編號20191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山東省社會科學基金委員會職業教育研究項目“新業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雙師素質師資培養研究”(項目編號20SVE107)的研究成果。
職業院校要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師資力量是關鍵。隨著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標準的提高,傳統“雙師”素質師資已不能滿足教學要求,職業院校必須探索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工程型“雙師”素質教師是傳統“雙師”素質教師的升級,他們往往熟知本專業的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及企業管理等,對專業建設和新課程開發能提出建設性的對策。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需要校企共同培養,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師資培養方案。
一、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的問題及困境
(一)師資培養與企業發展脫節,只注重專業技能型師資培養
目前,我國大部分職業院校的師資主要來源于高校畢業生。他們專業理論知識水平較高,但實踐技能水平相對較低。因此,一般職業院校會對新進教師進行實踐技能培養,并制定相關要求。職業院校采取的這些舉措確實促進了教師實踐技能的提高,推動了教學改革。隨著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就一定會引進新技術和先進設備,這必然促使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標準相應提高。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院校,因為注重師資技能的培養,忽視或淡化師資企業崗位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很難培養出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
(二)職業院校師資培養經費投入過少
師資培養經費的投入限制了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的培養。師資培養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在短時間內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對師資培養經費投入不足是影響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規模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職業院校師資培養經費投入不容樂觀,這主要是因為師資培養是隱性投資,在短期內很難顯現成效;而職業院校往往把大量資金投入到硬件建設中,硬件建設是顯性投資,效果明顯,成績顯著。
(三)企業的校企合作意愿不強,參與熱情不高
職業院校與企業目標不同。職業院校的最終目標是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企業追求的是經濟效益。所以,最終目標不一致導致很難平衡校企雙方的利益點和結合點。另外,通過大量資料研究發現,國家相關校企合作政策文件、教師技術服務能力、科研成果轉化率、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因素都會影響企業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有待提高,校企合作熱情有待激發。
二、構建基于校企雙職的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機制
(一)解放師資培養思想,轉變師資培養觀念
絕大部分職業院校的學生畢業后選擇直接就業。為了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和培養學生崗位綜合素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如職業創新能力等。因此,職業院校要轉變傳統的師資培養觀念,加快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為實現“中國智造”培養更多合格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多渠道籌措資金,持續不斷地加大對師資培養的投入
職業院校在硬件建設和師資培養方面要合理分配資金投入,注重實效,徹底摒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急功近利的現象,注重加大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隱性工程的資金投入。職業院校還要制訂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計劃,爭取國家更多政策、財政支持。職業院校要引導教師參與企業的技術項目,鼓勵教師積極從事技術革新、新產品研發,進行橫向課題研究。同時,還要鼓勵教師參與師資培訓工程、再就業服務工程、技能提升工程及農民工培訓工程等項目,提高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的社會服務能力和職業綜合素養。
(三)合理設置教學任務,鼓勵和引導教師參與師資培養
職業院校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教師的教學任務,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工作量。要讓教師從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思考,得到創造性的發展,使其成為一專多能的工程型“雙師”素質教師。
職業院校要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教師參與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通過企業動態發展報告會、企業人才需求報告會和企業調研等形式,引導教師充分認識到培養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對于具備工程型“雙師”素質的教師,學校應適當給予其物質和精神獎勵,以便吸引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中。
三、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的途徑
(一)積極參與政府項目,塑造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
為保證職業院校師資的綜合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每年開展國家級師資培訓和省級師資培訓。職業院校要珍惜政府組織的師資培訓項目,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同時,職業院校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拓寬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培養渠道,充分利用當地政府產學研部門的優惠政策,抓住政策機遇,詳細解讀和充分利用相關政策,打造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隊伍。職業院校要以政府產學研部門為紐帶,積極對接企業,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為建設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隊伍提供條件。
(二)借助校企共同育人渠道,搭建師資培養平臺
校企合作是培養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的前提。職業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機會,搭建師資培養平臺。近年來,職業院校為激發辦學活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聯合企業共同探索出不同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如訂單班、冠名班等人才培養模式。教師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機會,加強與企業的交流,主動承擔企業技術開發和技術革新項目。教師可通過技術項目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逐漸成為工程型“雙師”素質教師。
(三)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鼓勵教師自我培養
職業院校要充分挖掘教師的潛能,發揮廣大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和引導教師自主聯絡企業參與或承擔企業的技術項目。職業院校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對主動承擔企業技術項目取得一定成績的教師,給予相應獎勵,并且學校還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樹典型、立標兵”的方式鼓勵教師努力學習,提高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水平。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要及時了解國家相關政策精神和企業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學校的師資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參與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的培養,擴大與企業合作范圍,并制定科學、合理的師資培養措施,建立立體化的師資培養通道,為又好又快地培養工程型“雙師”素質師資拓展更多的途徑。
參考文獻:
祝玉華.建好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關鍵在教師[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1).
(作者單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